姜玉平
摘要:近年來關于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培養的呼聲逐漸浮出水面,也被大家接受。優質、有效的作業設計,既是鞏固和反饋教學效果的有力手段,也是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一種有效途徑。基于此,本文章對新課程下初中數學優化作業的設計與實施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人員參考。
關鍵詞:新課程;初中數學;作業;設計優化;實施
引言
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最基本形式。目前,學生的課后作業存在“繁”“重”“難”的現象。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教育部指導精神,切實減輕中學生課業負擔,作為數學教師的我在這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
一、初中數學作業設計的現狀分析
就現階段實際初中數學教學情況來看,相關教師在作業設計環節仍存在較多問題以及不足之處有待于進一步完善。其中較突出的問題是,個別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并未提起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視。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作業布置缺少靈活性,內容與形式過于死板,并未體現交叉布置的節奏性,極易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二是布置方式過于傳統,主要體現在作業布置量多,內容單一重復,并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只會一味增加學生負擔;三是作業并未對課上學習內容進行充分拓展,僅是對課堂內容的機械性鞏固;四是并未提起對分層設計作業的重視,作業難易度設計不合理,未充分考慮學生實際學習情況以及層次性,導致學生作業完成效果差強人意。長此以往,一方面學生會產生厭煩情緒,另一方面教師也會疲于應對,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師生對于作業設計的厭煩感。
二、新課程下初中數學作業的優化設計與實施
(一)作業的布置以培養學生獨立學習能力為導向
首先需要考慮的便是逐漸解放家長的問題。即家長的角色需要發生轉變,從原來的輔導者或者家庭教師的角色轉變為學生學習的陪伴者,甚至可以時共同前進的“戰友”。其次,教師在作業的具體設計上,也最好講究作業題目的典型性和難度的層次性和梯度性,從而確保每一位同學都能在具體的作業書寫過程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第三,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找準自己的初中數學學習過程中的客觀位置,如果有必要,教師和學生可以一起制定學習計劃,借助作業的力量幫助學生力爭上游。第四,學生自律性的培養也非常重要。前文已經提及,查漏補缺是作業書寫目的之一,在具體的作業書寫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嘗試以作業的問題的解決為導向,幫助學生體驗書寫作業帶來的成就感和獲得感,并為后續的繼續好好數學奠定積極的情緒基礎。
(二)設計個性化作業
作為數學學科,因其抽象程度強,如果鞏固作業不恰當合理,學習的效果勢必會大打折扣,所以家庭作業的布置也必不可少,可家庭作業怎么布置?作業量怎么確定?也一直是困擾教師的難題。結合現代學生心理特點及家庭情況,對于初中生,采用個性化作業方式收效較好。這里的個性化不是任憑學生在海量的題里選,而是指要合理利用好課本和配發的教學資源。教師在集體備課時要商討把課本及相關資源上的題進行分類,至少分A(困難)、B(稍難)、C(容易)三類,學有余力的孩子在完成B、C的基礎上向A類發起挑戰,能做到哪一步就做到哪一步,而且教師需特別強調不能在一道實在做不出來的題上用時超過10分鐘,這樣既有利于其他科目時間的分配,也不影響學生的休息。對班級內中等上下的學生只要求其完成B、C兩類題即可,對學困生能做完容易題就值得表揚。可能有的班還有幾個特別的“困難戶”,就算再簡單的題都不會靈活變通的,就讓其把課本當天剛學的例題或定理法則推導再疏導一遍。
(三)設計多樣化作業
因為很多學生感性思維能力大于理性思維能力,所以初中階段的學習科目在教材的編寫和設計上往往也相對比較簡單,以便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好地吸收和理解課本知識。由此可見,初中階段的主要教學目標是幫助學生養成學習習慣,培養學生對于知識的探索興趣,對于初中數學來說也同樣如此。形式多樣的家庭作業內容可以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同時,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和數學知識中所蘊含的豐富內容,也會讓學生帶著探索的興趣,帶著熱情完成作業。所以,教師在設計家庭作業的時候,應該針對學生的差異性,選擇豐富多樣的作業形式。
(四)設計開放性作業
數學作業不能只根據一節課的知識進行設計,要適當地將作業中的內容前一點,讓學生對作業產生疑惑,能夠使學生感覺到這節課作業有一點的超標,從而誘導學生可以主動進行新的數學知識的學習,為下節課的教學提高一些基礎,利用學生的自主學習來提高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教學質量。作業的設計需要具有開放性的特點,不能一直以一種形式而不進行創新,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時學習狀態進行作業設計的改變,引導學生可以自主進行數學知識的預習,來提高學生在下節課的學習中提高自己的學習質量。
(五)靈活作業批改方式
對于簡單的課堂口頭作業,可以在課堂上隨堂批改,采用集體討論的方式,這樣既節省學生的作業時間,又能趁熱打鐵地鞏固所學知識。對于課后預留的作業可以采用小組成員互相批改的方式進行。例如,四個人一個小組,每個小組設置一個小組長,上課之前教師公布作業答案,小組之間的四個人相互批改,然后把錯題情況向老師或者小組長匯報。在批改的過程中,批改的同學對被批改同學出現的錯誤,會多加注意,加深印象,以后避免自己犯同樣的錯誤。
結束語
初中階段是學生是興趣培養和方法養成的關鍵階段。所以教師在布置家庭作業的時候,也要以興趣培養和方法養成為主要教學目標。師在設計初中數學的作業時,要將課堂需要講授的數學知識進行分析,找到數學知識中的重難點給學生進行作業的布置,從而可以提高學生在課堂學習的學習效率。結合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要求,按照學生發展的差異性特點,采用多元化的家庭作業設計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課堂上的知識點,進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數學綜合素養,提升初中數學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褚麗勤.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數學作業方式多元化的研究[J].考試周刊,2020(A4):57-58.
[2]李志高.初中數學作業設計及評價策略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0(49):98-99.
[3]蔣雅斌.淺談初中教學作業設計的優化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1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