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瑞霞
【摘要】“悅活課堂”是廣州市南沙區金洲小學踐行“悅澤教育”理念下著力打造的課堂文化,它注重營造愉悅的課堂氛圍,強調教師靈活實施課堂教學、學生靈活學習和運用知識。“悅思”“活用”不單是表層的學習體驗,更是內在的喜悅。“悅活”課堂詮釋了用生命做教育的理念,是一節集觀感、情趣、動力、深度為一體的課堂。“悅活”課堂的前提是有效課堂,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活學活用知識,并且心靈可以得到詩意地棲居。本文以小學一年級數學《找規律》教學為例,從悅趣導入、悅納學生、躍動思維、悅心創造和悅動評價這五個方面探討如何打造小學數學“悅活”課堂。
【關鍵詞】小學數學;悅趣導入;悅納學生;躍動思維;悅心創造;悅動評價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須改進教學理念,重視學生精神層面的培養,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產生求知欲,這對以后的學習起到重要作用。“悅活課堂”正是注重精神層面,追求由內而外的喜悅,強調學生主體地位,從關注教法轉向關注學法,讓學生活學活用知識,以生命做教育的理念,煥發生命活力。
小學低學段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尚為薄弱,教師應正確把握數學教育特點,充分發揮引導作用,為學生創建一個啟迪思維,集觀感、情趣、動力和深度為一體的數學課堂。下面以《找規律》為例,從數學學科角度闡釋“悅活”課堂的打造。
一、悅趣導入
根據皮亞杰認知發展理論,一年級學生處于前運算階段,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天性愛玩,想象力豐富、好奇心較強。教師應當結合學生自身特點,采用直觀教具,設計趣味性活動,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玩中學,學中悟,真正讓課堂“活”起來。
有趣的故事引入能吸引學生注意,使他們更愿意參與到活動中來,因此,筆者設計了偵探破案找真王冠闖關的游戲貫穿整節課。給出有規律的和打亂的兩串數字密碼,引導學生觀察發現有規律的數字好記,沒有規律的數字不好記,進而引入課題。
重復出現是規律排列的特點,學生通過對寶石排列的形容展現其原有認知,在此基礎上,能用準確的數學語言表達規律就是本課要鍛煉學生的思維訓練點之一。規律的概念表述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還是比較難,多給予學生思考表達的機會,這既是對學生原有認知的了解,又是方法的展示,還為學生帶來視覺沖擊。學生容易用“一紅一藍”“紅藍紅藍”表示,教師及時肯定后規范其表述:“我們說話要完整,一顆紅寶石一顆藍寶石。”并結合板書圈出一組,配合手勢比劃,多元表征。
“悅活”課堂強調學生主體地位,注重課堂的互動和活躍,教學靈活,學生思考自由有序,學習方法與知識運用靈活。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學生自發探索知識,教師根據其年齡特點和生理特征,引導學生通過規律排列的特點復原重復單元,再抽象總結出一顆紅寶石一顆藍寶石為一組就是一個重復單元。由具象感知轉化到語言表達,提煉出規律的特點就是固定的一組元素不斷重復出現。
二、悅納學生
“悅活”課堂基于學生是獨特個體的前提,注重教師和學生雙向互動,構建友好師生關系,從情感和知識方面滿足學生需求,拉近彼此距離。教師悅納學生的不同,看到他們的閃光點,學生喜歡教師,積極表現,在課堂上放得開,真心感到輕松有趣,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由于學生在幼兒階段未接受過”找規律”這部分知識的啟蒙教育,所以在進行規律的語言描述時可能會顯得有些吃力。“簡單的圖形和顏色排列規律”可能容易發現,但語言的描述需要不斷地練習。“悅活課堂”容許有的學生領悟能力差,可以多組織有趣的活動:比如,探索有規律的音樂律動,小組合作創造規律等,給予“提趣生”更多的耐心與愛心,讓學生意識到教師平等對待每個人,增加學生的參與意識。
三、躍動思維
“學以思為貴”,思維能力的培養在學習中有重要作用。在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也應善于發現學生閃光點,開發挖掘學生潛能。教師敢放手,學生勤思考,邏輯思維能力得到鍛煉,對事物認識的能力越強,自制、自學和自立能力越強,這對學生終身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學生勤思考能給教師積極的反饋,推動教學開展。“悅活”課堂著力于活躍學生思維,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本節課設計練習可從讓文字、數字、形狀、顏色、方向的變化等多個角度展示規律,從直觀到抽象,難度逐漸加深;亦可設計易錯題供學生判斷糾錯,激勵學生思考,豐富他們的思維空間,強化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有些排列只是看起來像,只要沒有重復出現就不是有規律的排列。
根據該課教學實際,啟發思維應從以下兩方面著手:一、語言訓練中發散學生思維,低年級的學生模仿能力較強,從思維能力到語言表達,再變成書面文字是個困難的過程。引導學生觀察、發現,模仿前面寶石排列規律的表述;二、讓學生找尋規律,并根據規律接著往下畫,這個過程鍛煉學生的思維。
四、悅心創造
學生是發展中的人,要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他們。他們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我們需要學會去欣賞。學生可以通過說一說規律,探討怎么去設計燈籠,創造規律,可以通過涂顏色,觀察生活中的規律,也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創造的規律進行擺一擺或者擺造型。悅活課堂要求學生可以在課堂中自主想象、大膽創造、大膽表達。
五、悅動評價
評價方式應該是多樣化的,可以教師學生互評和生生互評相結合。評價方式多元,學生越受鼓舞,大膽表達自己看法,這對于教師改進教學,提高課堂效率能產生積極影響。
當學生勇敢舉手回答問題時,教師給予肯定,學生的自信心就會增強,此后也會樂于繼續回答問題;但當學生的意見無法被教師接納,也不可直接否定,極端的方式會使學生排斥回答問題。正面稱贊學生的回答行為,肯定其自信、堅持的品質,這也是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潤物細無聲的教育。
以《找規律》為例,讓學生去評價其他小朋友創造的規律,可以驚喜地發現學生有自己的想法,他們會說“這個涂色真好看,看起來很整潔”“這個不可以得100分”等,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從內心深處到實際行動感受學習主體性。學生受到鼓舞才會繼續前行,教師對于學生的態度評價是幫助學生積極思考的關鍵。
六、悅美欣賞
數學具有至高無上的美,體現在數、形、線、思想、精神和生命體驗方方面面。數學的美亦是詩意的,以《找規律》為例,學習后給予學生更多機會表達收獲。自然界條紋魚、斑馬、晝夜交替現象、季節更替現象、建筑有規律的設計、生活中常見的條紋衫等都可以看到規律的美,讓我們陶醉在規律的變換與內蘊的文化氣息中。
本節課,學生可通過圖形、色彩表達規律之美;通過動作、節奏展現律動之美;通過音樂、聲音感受韻律之美;通過實物組合創造裝飾之美。既能牢記本課規律的特點,又能用準確的數學語言表達出自己設計規律的思路,不局限于一種圖示化的表達,也有利于美育的培養。在“悅活”課堂中,學生真切感受到規律的作用,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與數學同行,與美好同在。“悅活課堂”是一段詩意的生命之旅,給予學生更多機會,潤澤學子心靈,樂中學、學中樂,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蔣明玉.探究規律之美 感悟數形結合——“找規律”教學設計與說明[J].江西教育,2021(17):31-34.
[2]董杰玲.滲透數學思想 培養學生能力——以一年級“找規律”的教學為例[J].小學教學參考,2021(14):56-57.
[3]余國紅.一年級“探索規律”的教學實踐[J].小學數學教育,2020(20):28-29.
[4]狄建霞.創設問題情境 激活課堂氛圍——一年級《找規律》第一課時教學設計與反思[C].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2019(五),2019.
責任編輯? 楊?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