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明
【摘要】我國基礎教育最近幾年發展非常迅速,為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貢獻了非常大的力量。作為一種圖形思維工具,思維導圖是小學數學教師常用的教學工具,這主要是由于它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及思維特征,有人也稱其為心智導圖。將思維導圖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可使學生具備較強的思維邏輯性,更加透徹地理解數學知識。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充分運用思維導圖,將理論知識結合實踐,使思維導圖特性得到充分發揮,進而形成清晰具體的知識脈絡,幫助學生提高數學綜合素養。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生數學素養;發展策略
引言
教育事業是我國整體經濟建設快速發展之基礎,是我國各行業不斷進步之能動力,最近幾年發展非常迅速。思維導圖主要是圍繞一個關鍵詞組,向外發散出一個或多個關節知識點,而每一個關節知識點亦可以作為新的關鍵詞組,繼續向外發散出多個關節點,使原本復雜的知識脈絡變得清晰、直觀,因此受到學生的普遍認可與青睞。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教師運用思維導圖開展教學活動對培養學生數學素養與數學應用能力,將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1小學數學教學中思維導圖使用的優勢分析
1.適合學生思維發散的特點,小學生思維發散,跳躍性較大,擁有較為廣闊的想象空間,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通過不同的圖形、文字、顏色等繪制思維導圖。學生在掌握思維導圖的繪制要領后,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習慣設計符合自己認知規律的思維導圖,思維導圖的繪制過程也是學生進行創造的過程,每個學生的思維特點不同,繪制出的思維導圖也各不相同。學生在與他人的思維導圖進行對比分析后,頭腦中還會迸發出更多新奇的想法,對思維導圖的再創作具有一定的指引作用。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使用思維導圖,符合學生的思維發散特點,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的思維發展特點決定了他們對親身經歷的事物和直觀、形象的事物具有較深刻的印象。小學數學雖然與生活聯系密切,但有些內容過于抽象,如果教師按照傳統教學方法進行講授則不利于小學生學習和掌握。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使用思維導圖,通過讓學生親手繪制顏色、形狀各異的圖形,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授課和復習時設計并合理使用思維導圖,一方面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感興趣;另一方面也能讓學生通過條理清晰、內容連貫的知識關系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有助于學生實現知識的內化,建立自身的知識體系。
2思維導圖助力小學生數學素養發展的策略
2.1在課程學習中,引導學生合理引用思維導圖
學生只有具備數學理解能力,才會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深刻理解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如果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將很難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進而無法取得理想的數學學習效果。有學生對數學完全不感興趣,甚至產生了放棄數學學習的想法。對于這種情況,教師應結合生活中的具體情境來組織教學活動,觀察、思考情境中的各要素。思維導圖最大的特點就是可視化,通常以各種形式呈現,比如圓圈圖、樹型圖以及氣泡圖,還包括雙氣泡圖、流程圖以及橋圖,此外還有括號圖和多層流程圖,這些都是直觀圖形,很容易讓學生集中思想。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能夠產生探究數學知識的興趣,同時思維導圖還能使數學難度得以降低,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例如,教師在講解“圖形”過程中,應緊緊圍繞“圖形”來開展教學活動,結合教學的具體要求,將學生分成4個小組。教師可要求一組和二組的學生運用所學的“三角形”知識,繪制相應的思維導圖。三組和四組的同學根據“多邊形”知識點,以此繪制思維導圖。學生通過構建思維導圖,不僅完成了具體任務,而且找到了數學探究的樂趣。同時,學生在動手過程中,能夠根據表象思考知識的本質,這樣就能對數學知識進行掌握,以便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2.2借助思維導圖,延伸知識脈絡
學習數學能夠活躍學生的大腦思維,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空間想象能力、歸納概括能力以及分析判斷能力,而思維導圖特有的發散式構架特點,將數學學科中的重要知識點分解細化成多個具體的知識脈絡,不僅把一個難于理解的數學問題變得簡單化與清晰化,同時也覆蓋了與該知識點息息相關的所有分支體系。學生通過思維導圖能夠快速判斷出哪一個關鍵詞組屬于重點知識,哪一項分支內容屬于難點知識,進而將關注焦點集中在這些重點知識與難點知識上面,這對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將大有幫助。因此,教師在教學課堂上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將所學的知識點繪制成一個宏觀的思維導圖架構,然后創設一個問題情境,搭建一個和諧的師生互動平臺。例如在學到“三角形”的知識點時,教師首先將三角形的思維導圖呈現在學生面前。在畫面中,三角形為核心層,由此延伸出三角形的定義、三角形的性質以及三角形的分類。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的刪減功能,將這三個關節點延伸出的知識脈絡清除,然后選擇學生代表分別回答三角形的定義、性質以及分類。學生回答完畢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的還原功能,展現出以三角形為關鍵詞組的完整的思維導圖,并與學生的答案相對照,找出學生的遺漏點。掌握三角形核心知識點對學好幾何知識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所以學生在創設思維導圖時,可以將三角形的每一個關節點轉化為相對應的具體圖形,使學生能夠清晰直觀地了解到每一個不同類型三角形之間的關系,以便在后續學習更加復雜的幾何知識時,能節省大量的時間。通過這種方法,學生能夠緊緊跟隨教師的教學節奏,熟練掌握與三角形相關聯的知識點,對三角形知識留下深刻的印象。由此可見,思維導圖這種延展式、發散式的知識架構,已經成為小學數學課堂必不可少的輔助教學工具,也成為提高學生思維拓展能力的堅實保障。
2.3數學問題解答中應用思維導圖
數學問題是激活學生數學思考,考查學生數學知識掌握情況的重要方式,為了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問題解答能力,促進學生數學知識應用能力的提升,在學生數學問題解答中應用思維導圖,能夠將抽象的數學問題直觀化,直觀的數學圖形有利于學生準確解答。在數學問題解答中,學生首先要準確分析題干內容,從中明確變量關系,將變量關系和涉及的數學知識,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直觀展示。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有待提升,但學生的形象思維較好,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這一特點,將抽象的數學問題轉變為形象的思維導圖,這樣學生對不同變量間的關系可以清晰掌握,從而準確寫出解題步驟,有效提高了學習效率。
2.4使用思維導圖展示生成過程,凸顯數學教學的思維性
學生對思維導圖的繪制過程實際上可以充分體現學生的數學思維生成過程,通過思維導圖,掌握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如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學習結束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與之前學過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等知識點相聯系,運用不同顏色、形狀、文字和圖形繪制出有關于長方形和正方形知識的思維導圖,通過教師給出的主題,各小組學生圍繞主題展開討論與思考,將之前學過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周長計算方法、計算公式、周長的單位、運用周長計算所能解決的問題,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計算公式、面積單位、運用面積計算能夠解決的問題等相關知識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展示出來。各組學生繪制的思維導圖可能所涵蓋的知識并不全面,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互相借鑒、互相啟發,逐步完善自己的思維導圖,通過思維導圖的繪制和完善完整地展示了數學知識的生成過程,幫助學生清晰地梳理出數學思維的生成過程。
2.5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為了促進學生思維靈活性的不斷提高,學生必須要準確把握每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構成全面的數學知識框架。有特別多的小學生認為,學習數學是非常困難的。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也發現,單獨講解一個知識點的時候,學生掌握的都很好,但是在進行解題鞏固環節卻出現很多的錯誤。經研究發現,其主要原因就是學生沒有把每個知識點串聯起來,不能發現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因此不能綜合運用知識點解決相關題目。借助于思維導圖把所有的知識點連接起來,從而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識,解決問題。例如,在計算圓柱體積的時候,教師應該首先讓學生自己審題,找出題目中的等量關系,根據題目中的等量關系思考怎樣繪制出相應的思維導圖,這樣一來學生解題的正確率就大大提高,并且可以更好地解決日常數學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最后,教師還應該在此基礎上總結這一題型的特點與解題方法,等到學生再次遇到此類問題的時候就可以輕而易舉的做對,對于提高解題效率是非常有幫助的。
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將思維導圖巧妙地運用到數學教學中,學生將具備橫向思維,且其縱向思維也能得到提升。當然,教師需引導學生主動發現、提出問題,善于思考問題并具備問題解決能力,這樣才能提高運算能力,形成空間幾何觀,增強其應用意識,培養其創新能力,進而具備良好的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蔡愛蓮.淺談運用思維導圖提升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J].新課程:綜合版,2018(10):33.
[2]毛密娟.思維導圖:指向學生數學素養發展的有效路徑[J].小學教學參考,2018(2):58-59.
[3]孫平.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才智,2018(3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