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敬坤
【摘要】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應該遵循學生的認知和特點,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習激情,增強學生的動手操作實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核心化學素養。
【關鍵詞】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創新方法
初中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學科。但傳統的化學教學僅僅停留在演示或者講解為主的層面上,無法讓學生親身參與實驗教學,更無法激發學生參與實驗教學的激情和興趣,對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更是無從談起。進入新時代后如何改進和創新初中化學實驗,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教師需要研究的課題。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新就時代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進行以下探索研究。
一、更新教學理念
新時代的初中化學教學需要教師更新教學理念,利用化學實驗教學來增強學生的動手操作實踐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能力。
1、不能沿襲傳統化學實驗教學。傳統的化學實驗課堂教師只是簡單地介紹實驗的做法或者演示教學,讓學生一臉懵懂不知所云,根本激發不了興趣和學習激情,為此教師要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
2、以學生為主體教學。要結合學生的認知,引導學生參與實驗教學。在教學金屬化學性質這節課時,我們教師不要就金屬的屬性談金屬的屬性,而是要結合學生的學識基礎和認知規則,引導學生參與實驗教學,讓學生對酸與各種金屬相互反應的狀況情形產生疑問,激發學生產生探究酸與金屬產生化學反應的興趣,從而讓學生產生自主學習探究的激情。
3、讓學生參與化學實驗教學全過程。參與化學實驗就是讓學生親身體驗化學教學和探究學習,能夠了解實驗教學的功能和應用能力,進而提高學生化學學習的效率與動手能力。四是化學實驗要結合現實生活進行教學。結合學生熟知的生活進行教學,便于學生理解和反作用于生活,讓學生意識到化學實驗教學是為了更好地為人民的生活帶來便利。曾幾何時網絡上有“分辨面條質量”可以利用燃燒的方式進行鑒定:“如果對所買到的面條有異議,可以把面條點燃,然后聞是否有刺鼻的氣味,如果有就說明添加劑過多,就不是好面條,就與吃塑料制品差不多”。對于這種網絡語言的傳播,使得學生和家長都人心惶惶。對此筆者就覺得給學生一個公正的說法,便在講解燃燒這節課時,演示了燃燒淀粉和蛋白質試驗,讓學生明白了事實,面條能夠燃燒不足以說明其安全性存在問題”。這樣的實驗教學不但解答了社會問題,而且讓學生能夠學習到化學知識,提升了化學素養。
二、創新實驗教學方法
新時代的初中化學實驗創新教學要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要創新化學實驗教學。
1、趣味性教學。新時代的初中學生都有好奇心理,只要是有興趣的是都去主動探索研究。為此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要抓住初中生這種“獵奇”的心理特點,興趣引導,吸引學生的“眼球”,在學生心情愉悅,思維活躍的境況下學到化學知識,讓學生在趣味實驗教學活動中獲得新知。在初中化學開課時,筆者沒有大講特講化學學科的重要性和學生必須學好的原因,而是在課前制作了課件,用多媒體寫出了:“歡迎走進化學世界”的標語。隨后筆者拿出了一張A3白紙,讓學生反正面看了個遍(確實是一張白紙),隨后用一個小噴霧器往紙上噴水,一會功夫多媒體顯示器上的標語出現在白紙上,學生立刻“炸了鍋”,睜大眼睛,有些學生甚至有些激動的站了起來。筆者告訴學生,這就是化學,這就是我們共產黨的地下黨傳遞情報的一種方式,我故意賣了個關子,學生可等不及了,探究的情緒也來了,于是筆者告訴學生,課前老師在A3紙上用玻璃棒蘸取無色的酚酞(化學試劑)寫下了“歡迎走進化學世界”,然后把紙上的字晾干,這樣就看不出老師曾經在紙上寫過字;到了課堂上后,老師使用的是稀氨水噴灑在A3紙上,紙上就出現了“歡迎走進化學世界”紅色大字,這是酚酞和氨水反應的結果,這會在以后的學習中學習到相關知識。這樣的化學“亮相”,足以讓學生的心里得到震撼,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會激發學生積極主動探究化學知識的意識。
2、優質性教學。實施微型實驗減少污染。近年來,習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環保理念已經深入人心,人民的環保意識得到加強。實施微型實驗教學盡量不對環境造成污染也是對此環保理念的響應和落實。所以在化學實驗有環境污染時也要采取封閉措施,實驗完成后及時對產生的有害物質進行回收處理,讓學生從化學實驗中得到啟示,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在教學實驗課《燃燒條件》這節課時,筆者明確告知學生磷燃燒后生成五氧化二磷會污染空氣,不能沿襲傳統的實驗教學方法,要對該實驗進行改進確保不會污染環境。先是把少量的紅磷和白磷分別放入兩小試管內,并在試管的口部套上小氣球,隨后把它們一起放到裝有熱水的燒杯里,一會功夫就可觀察到試管中的白磷燃燒后有白煙(收集到氣球里,盡可能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紅磷沒有燃燒,這就說明紅磷的燃點要高于白磷的燃點。
3、有效性教學。在教學《木炭還原氧化銅》的這個化學實驗時,為解決無法使木炭和氧化銅充分接觸,以及在反應過程中無法持續保證高溫、化學反應效果不明顯的問題,筆者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為的是更好的體驗實驗效果。在多媒體大的顯示器上進行了實驗過程的展示播放:先是實驗人員把干燥的木炭和氧化銅,然后將其裝入玻璃導管中,并把兩小團棉花塞入玻璃導管,然后給酒精燈上持續加熱,一會功夫紅色光亮的銅粒就生成了。這樣的教學改變了因條件不到位達不到實驗預期效果的目的,也讓學生從頭到尾的看清楚了實驗的整個過程和效果,實現了有效教學的目的。
總之,進入新時代后,初中化學實驗教學需要改進與創新,這就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更新教學理念,,創新實驗教學辦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進而提升學生的化學素養。
參考文獻:
[1]史秉哲.初中化學演示實驗教學策略研究――應用綠色化學觀改進初中化學中分子運動演示實[J].中國農村教育,2018(04):42-43.
[2]化劍梅.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方法現狀及改進方法探究[J].學周刊,2018(03):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