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英
摘 要 議論文主體段落不具議論文文體特征的問題,可以借助支架式教學理論解決:利用經典段落范例,給學生提供主體段落框架支架;利用思維支架,句式支架等落實好框架中各部分的撰寫,解決好論證過程中事與理的關系問題。
關鍵詞 議論文文體;主體段落;支架式教學
學生議論文寫作文體不明的問題,實則是主體段落議論表達方式明顯不夠的問題。增加議論表達方式的篇幅,可破解文體不明的困局。具體方法可從兩方面入手,第一,借助經典段落,歸納常見主體段落框架;第二,借助思維支架,句式支架,范例支架解決好事與理的關系問題。
一、主體段落框架
主體段落框架,是議論文的靈魂,是閱卷老師判斷文體是否鮮明的重要依據。但對不少學生來說,尤其是初學議論文的學生,卻在主體段落的安排上,存在諸多相同的問題。諸如,分論點不明確,純粹材料堆砌;毫無重點地鋪敘事例,敘議比例嚴重失調。基于這種現狀,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也不斷嘗試跟學生解釋敘議比例的問題,但純粹的陳述性知識,并不符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這一原理。基于這種現狀,可嘗試引入了支架式教學的相關理論。“支架教學中的‘支架根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域確定,通過支架讓學生智力水平從一個階段進入到另一個更高的階段”[1]。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支架式教學的具體應用形式有“范例支架,問題支架,建議支架,工具支架,圖表支架”[2]。
根據支架式教學理論,關于主體段落的框架問題,可給學生提供一些經典的主體段落范例支架,讓學生在范例支架中揣摩該主體段落的構成。
①觀本質者,出奇制勝,艱難亦英雄。②絕處逢生,透視本質敗勢轉,叱咤風云,拳王臺上當稱英雄。③我國拳手武僧一龍,面對屢屢落敗,沒有被對方表面的英雄光環和囂張氣焰所嚇倒,不甘沉淪,細心挖掘失敗本質,看到了對方強大力量下盲打的本質弱點,于是訓練自己的抗擊打能力。④決賽上,他將身體裸露在外,不加任何防御,使對手在連擊十三拳之后無名指骨折,三拳輝煌地結束了比賽。⑤從此聲名鵲起,逆襲世界拳王。⑥倘若武僧一龍不能從實質上分析問題,尋找原因,便很難有他的逆襲之路,也便無“中華第一武僧”在世了。——2018年全國卷Ⅱ滿分作文《浮塵不拂,真珠難露》
該語段共235個字,由七句話構成,分別是,論點句①,闡釋句②,事例概括句③④⑤,以及事例分析句⑥。據此,我們可以歸納出一般議論文主體段的段落構成路徑,即“觀點句+闡釋句+事例概括句+分析句”。當然也可根據具體的情境,對各部分加以局部調整,比如上述語段,我們可以把闡釋句②去掉,在分析句后,再回扣觀點,構成總分總的結構形式,即“觀點句+事例概括句+分析句+觀點回扣句”的段落構成樣式。
二、段落內部各部分
如果說主體段落的框架是骨,那么框架中每一部分的構成則是血和肉,只有“骨”沒有“血”的主體段落,充其量是只“紙老虎”。要讓學生寫出的議論文本成為一只真正的“老虎”,絕對不能忽視對“血”和“肉”的培育。
1.觀點句
主體段落觀點句在議論文文本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單獨的一個觀點句是一段話的總結概括,各個主體段落的觀點句總和,又一定是要為文章標題的主題服務的。但在具體的寫作當中,學生各主體段落的設置,卻存在著“論點設置不正確”的重大問題。
“論點設置不正確”的問題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即“主體段落觀點句與標題割裂”,“各主體段落觀點句間缺乏邏輯”。“主體段落觀點與標題割裂”,從而導致整篇文章缺乏一個統一的主題,直接導致了文章主題不明的問題。“各主體段落觀點句間邏輯缺乏”,導致文章結構混亂不堪。
針對“主體段落觀點句與標題割裂”的問題,在具體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從范例出發,找出各主體段落觀點句間與標題存在的內部聯系。諸如2018年甘肅高考滿分作文《時代在新,我們在行》,這篇文章中,三個主體段落的分論點分別是:“更新自我,活在當下。適應時代,勇于創新。時代在行,我們同行。”通過比較,不難發現各主體段落觀點句與標題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三個不同的分論點,都蘊涵了標題《時代在新,我們在行》的同義語素。可見,同義或近義語素復現法,可有效解決“主體段落觀點句與標題割裂”這個問題。在具體操作時,首先需要圈出標題關鍵詞,然后在擬寫各主體段落觀點句時,再將標題關鍵詞本身,或將標題關鍵詞的同義或近義語素融入各觀點句中。
針對“各主體段落觀點間邏輯的問題”,教師依然可以根據經典范例,給學生提供一些分論點的邏輯關系支架,諸如并列結構。根據不同的邏輯關系,又可以從范例支架出發,提供擬寫角度的思維支架。比如,并列結構,可以從“關鍵詞含義闡釋”的角度擬寫,新課標2017年高考滿分作文《文人的傲骨》中,主體段落的觀點,“傲視百花是一種獨善其身的高潔品性”,“傲視死亡是一種殺身成仁的民族大義”和“傲視群雄是一種兼濟天下的絕對自信”,就是從“關鍵詞含義闡釋”的角度擬寫的并列邏輯的觀點群。也可從“關鍵詞分解”的角度,擬寫主體段落的觀點,諸如2017年全國卷滿分作文——《中國——一部世紀的交響樂》,當中主體段落的觀點分別是:當今的中國,是科技的中國;當今的中國,是文化的中國;當今的中國,是法制的中國。這兩個角度擬寫的觀點句句式支架:……是……。還可從“關鍵詞原因剖析”的角度,擬寫主體段落的觀點,諸如2015年北京卷優秀作文——《深入靈魂的熱愛》,當中主體段落的論點分別是:我想,古人愛竹子,和我一樣,不但因為她長得美,還因為她有骨氣;竹子還有“虛心重節”的品質,讓我敬佩;竹子姿態萬千,令人著迷;骨氣奇高,氣節堅貞,令人敬佩;但她還有一個更讓人有感應的品質,那就是“一枝一葉總關情。為了更好地體現各論點間的邏輯關系,我們還可就原因分析角度擬寫的分論點,提煉出如下的句式支架:之所以……不僅是因為……;之所以……還因為……;之所以……更是因為……。此外,還可以從“做法”的角度擬寫主體段落的分論點,諸如2017高考北京滿分作文《紐帶作用,在于運用》中主體段落的分論點:充分發揮紐帶的作用,首先在于科學確立其目標;充分發揮紐帶的作用,應該加強彼此之間的溝通。為了能夠更加直觀地體現我們的邏輯性,我們也可在觀點句中加入“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等邏輯詞,并抽象出如下句式支架:……;首先要……;……其次要……;……最后要……。
2.事例句
事例句簡單地說就是對所選事情的概述,它是除觀點句外的又一個重要部分,事例句的成功與否,是能否吸引閱卷老師的關鍵鑰匙。
在具體的寫作練習中,事例句,常常存在如下問題,第一,所選事例本身不夠典型,不夠新穎,不夠普遍。第二,有了符合要求的事例,但不知道怎么將事例壓縮,敘事篇幅夠長,削弱了文段的議論效果。第三,事例與觀點之間關聯不大,事例與觀點兩張皮。
針對學生所選事例不夠典型,不夠新穎,不夠典范的問題,教師在平時的大作文練習中,可以根據不同的主題,選取不同的素材,每次作文訓練,給學生發放4個符合該主題的事例素材,給學生提供相應的素材支架;在每周議論文主體段落的撰寫練習中,教師可以對《感動中國人物》中的視頻,根據主題分類。在一節40分鐘左右的主體段落撰寫課中,讓學生先利用15分鐘左右的時間看視頻,并記錄素材。為稍后的主體段落撰寫,做素材準備工作。
針對事例壓縮詳略不得當的問題,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般的事例壓縮思維支架,即事例壓縮應該保留的關鍵要素,諸如人物、事件(原因,經過,結果)。而事例與觀點兩張皮的問題,解決方法就是,圈出觀點關鍵詞,觀點關鍵詞如果是一個關鍵詞,圍繞該關鍵詞確定壓縮事例中所側重的要素,并在事例中采用關鍵詞同義或近義語素標記的方法,復現。諸如2018年高考全國卷Ⅰ滿分作文《見證十八年輝煌壯麗——寫給2035年十八歲的你們》。
十八年,我們見證了我們國家的文化自信。世界五大洲,黑白黃棕色,到處都可以看到我們黃皮膚黑眼睛黑頭發的同胞們綻放的迷人笑容,我們的湘菜徽菜饅頭餃子也進入了西方國家的千家萬戶……
該語段中觀點關鍵詞是文化自信,選取的事件有“湘菜徽菜饅頭”,在壓縮時側重點都緊緊圍繞著觀點關鍵詞的“文化自信”,并且分別以“進入西方千家萬戶”,諸如此類同義或近義詞,復現觀點關鍵詞。如果觀點關鍵詞是2個及以上,理清各關鍵詞間的關系,根據關鍵詞和關鍵詞呈現的關系確定壓縮事例的側重要素,并在事例中采用關鍵詞同義或近義語素標記的方法,復現。諸如2018年全國卷Ⅱ滿分作文《浮塵不拂,真珠難露》,觀點句“觀本質者,出奇制勝,艱難亦英雄”,關鍵詞分別是“觀本質”,“艱難”和“英雄”,“英雄”是事例要素中“人物結局”,“艱難”是指事件過程中遇到的重重困難,而“觀本質”則是事件經過中人物的具體做法,壓縮的事例要素應同時具備上述三個特征,并在事例中用同義或近義語素復現的方法進行標記,事例句中的③,“屢屢落敗”就是觀點句“艱難”的近義語素復現,事例句中的“挖掘失敗本質”,“看到了本質弱點”則是“觀本質”的近義復現,事例句④和⑤中的“輝煌地結束比賽”和“聲名鵲起”以及“逆襲世界拳王”,都是觀點關鍵詞“英雄”的近義語素復現。事例句③④⑤采用觀點關鍵詞近義語素復現的方法,讓觀點與例子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3.分析句
分析句是連接事與理的關鍵句,也是增加議論厚度與深度,明晰議論文文體的關鍵句。分析句的有無,分析句的好壞,直觀體現了一個學生語文思維能力的強弱。
既然分析句是解決事與理關系的關鍵句,在議論文中承載著如此重大的責任,那么怎樣在技術層面從形式上解決因分析句寫不好寫不透而削弱的文體性呢?
在具體的教學中,我們可以教給學生一些分析的方法,諸如,因果法,假設法等。根據觀點關鍵詞所體現的分析重點,就事例要素中的人物,事件原因,事件經過,事件結果進行或正向或反向的假設。就事件中的結果溯因,就事件經過中的行為表現推演結果。如2018年全國卷Ⅱ滿分作文《浮塵不拂,真珠難露》中的分析句⑥:倘若武僧一龍不能從實質上分析問題,尋找原因,便很難有他的逆襲之路,也便無“中華第一武僧”在世了。根據觀點關鍵詞“觀其本質”和“艱難亦英雄”,作者運用假設分析法對事例要素中“事件經過”的具體行為進行反向假設。此外,除范例中單一的分析方法運用外,還可將單一的假設法連用,構成排比,或者假設因果等多種方法疊用,突出論述的層次性與多樣性。
作為觀點句與事例句之間的闡釋句,我們則可提供部分句式支架,諸如,“所謂的……說的是……回扣觀點句依然需要采用同義語素或近義語素復現的方法,將觀點關鍵詞重現于句式支架“難道……嗎?”中。
議論文文體鮮明的關鍵,在于主體段的段落框架,框架內觀點句的設置,事例句的壓縮,分析句的分析等。作文訓練,我們既要開展整篇訓練,又要開展微型寫作訓練,分別就觀點句設置,事例積累,事例句壓縮,分析句的分析等,有針對性地教學。通過微型寫作教學讓“教學目標單純化,教學內容微型化,教學支持即時化”[3],讓議論文文體明晰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真正落地。
————————
參考文獻
[1]林豐芬.維果茨基和皮亞杰的理論在支架式教學中的應用[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S1):227-228.
[2]高艷.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支架式教學模式探討[J].當代教育科學,2012(19):62-63.
[3]鄧彤,裴海安.從宏大到微型:寫作教學范式的重大轉型[J].語文教學通訊,2018(16):4-8.
[作者通聯:廣東中山市東升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