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瑩
摘要:本文通過“工學交替、產教融合”,通過校企合作,與企業建立合作關系,讓學生的“工”和“學”輪換交替進行,在工作中將工學交替教學模式引入食品專業《現場品控實務》課程的教學實踐中,每個階段的要求和目標不同,使現場品控課程內容貫穿學習始終,最終形成校企互惠、共同發展的機制,實現學生具備較強動手能力和分析、解決與現場品控相關問題的能力的目標。
關鍵詞:工學交替、校企合作、人才培養
一、引言
經濟的發展,食品生產工業化程度越來越高,生產規模越來越大,給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目標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以就業為目標。為了能培育出更具適應社會需要的食品行業人才,我校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在人才培養模式上深化產教融合作出了創新和改革,實施校企合作的“工學交替、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經多年實踐和探索,不斷融入多門專業核心課程、不斷研究修正不足,較長時間的參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使畢業生能夠較好地適應社會的需要,上手快,適應性強。實踐證明學生通過“工學交替、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綜合能力迅速提升,企業回饋優良。
二、“工學交替、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
“工學交替、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是指在人才培養全過程中,以培養學生的全面職業化素質、技術應用能力和就業競爭力為主線,充分利用學校和企業兩種不同的教育環境和教育資源,通過學校和企業的雙向互動和長期合作,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工學交替,就是課堂學習和生產崗位實踐交替進行,既是校企雙方深度合作的具體體現,也是產教融合的表現。它是一種教學模式,學生的工作會作為學校專業培養一部分,在此模式下培養的畢業生不但學習了專業知識與技能,而且學習了企業優秀文化,學會了做人和做事,對于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及培養學生團隊協作能力及崗位適應能力就業能力都是有利的且縮短了學校培育人才與企業需求的距離。
三、《現場品控實務》課程實踐“工學交替、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全過程
《現場品控實務》課程是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在我院食品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定在大二開設,是學生接觸專業的開始,也是學生對專業感性認識的開始,組織和實施好該課程的理論與實踐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專業的認識與理解,無論是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還是工作都有積極意義。現場品控實務課程可以說是食品衛生與安全控制、食品質量管理、食品品質評定、食品檢驗與檢測等多門課程的一個綜合性專業課程,也可是說是這些課程的理論知識轉化為技能輸出的一門課程,因此,這門課程的學習如果能夠在做中學、學中做,對加速知識的轉化必將起到促進作用。隨著工學交替在教學中的應用,給我專業的課程教學啟迪了思路,將工學交替引入食品專業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是產教融合、工學交替教學模式的深化和具體化。
1、課程體系的調整
工學交替可以說是學生走向職場的前奏, 通過校企合作,我院建立起食品專業專家指導委員會,進行行業調研,通過崗位能力分析,結合食品行業發展的特點,圍繞高職院校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突出職業能力構建課程體系,不斷修訂和完善人才培養方案,為了滿足食品檢測、食品安全生產、食品銷售等職業需要,以食品安全防控能力和食品品質檢測能力培養為核心,以勝任崗位工作為目標,圍繞食品營養與檢測崗位核心技能和職業素質的培養,在企業各主要工作崗位之間進行工學交替、輪換教學,按照崗位技術規范進行現場指導教學,使學生熟悉食品企業內部各崗位的工作要求,學習專業知識,掌握崗位職業技能力,提高職業素質,實現教學環境與工作崗位緊密結合,形成校企合作“工學交替、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
2、具體教學安排如下:
第一、二學期,在校完成通識能力課程、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第一期由教師帶領學生到當地合作企業進行參觀實習,同時學生也可以自主利用寒暑假時間去企業參加實訓。主要目的是完成學生職業的基本素質的培養,為學生進行崗位輪動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第二學期,學生進入我校與企業合作建設的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特華得門店,在進行門店工作崗位中進行見習實習的同時實現專業基礎課程的現場學習,使學生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結合所學專業,提高職業能力,養成職業習慣,提升職業素養。
第三、第四學期,由學生及企業雙向選擇,安排學生進入企業內部進行為期一年的工學交替,輪崗實習,理論學習內容學生通過校內教師網絡課程及企業資深師傅共同傳授,完成專業核心能力課程學習及專項技能訓練,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在企業生產各主要崗位間進行“崗位輪動”式教學,有機的將課上的理論學習、基本訓練與在企業的實際工作經歷結合起來。理論教學就能以應用為目的,并以促進和加強實踐技能的培養、訓練為重點,注重與實踐課之間的相互融合、相互滲透和相互交叉。
第五學期,歸校繼續進行專業核心課程學習,根據為期一年的輪崗實習,學生能夠更有目的性的去學習及選擇今后的前進方向。
第六學期,學生可根據就業意向和協議,直接進入企業進行頂崗實習,將畢業實習與就業結合起來,從而完成高素質技能型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
四、結語
綜上所述,無論是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課程還是其他專業課程,通過工學交替都可以實現校內資源與校外資源的有機結合,為學生的校內學習與校外實踐構建良好的內外部環境。在校內,學生可以充分利用學校內的教育資源,努力學習扎實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在校外,學生可在企業實際崗位工作,獲得一定的工作經驗,從而促進學生各方面素質與能力的綜合提升且未來目標更明確,未來我們將逐步健全和完善高職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把這種模式融入到更多專業課程及更多專業中,從而培養更多社會亟需人才。
參考文獻
[1]賈文藝,尹蕾.高職院校工學交替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中國市場》,2016(28):214
[2]胡應占.高職院校校企雙主體工學交替人才培養的實踐與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2(36):23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