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雨昕
【摘要】兒童的戲劇教育是一種體驗式的教育,這與課程游戲化的理念相符,都是讓幼兒在實踐游戲化的活動中接受與認知一些新問題與新事物,增強幼兒的認知能力與創新精神,激發幼兒探索學習的欲望與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如何依托戲劇活動來綜合提升幼兒多方面的能力,本文以大班劇場活動“夢幻西游”為例,對大班幼兒戲劇活動的創新形式進行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課程游戲化 ?幼兒戲劇活動 ?創新形式
【正文】
戲劇是幼兒把握外部世界、認識自我的主要途徑之一,也是幼兒學習的方式之一。隨著戲劇課程的推廣與實踐,教師們逐漸掌握了開展戲劇主題活動的常規流程,但這樣也容易讓教師對組織戲劇活動形成一種慣性的思維。固化了的形式不利于幼兒在參與戲劇活動的過程中獲得新的經驗,得到多方面能力的提升。多樣化的、創新的戲劇活動組織形式是值得我們去思考和探索的。
一、劇場活動的來源
1. 以幼兒的興趣與需要為出發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生活中,幼兒的很多行為都源于自身的興趣,作為教師我們該具備專業敏感性,善于捕捉幼兒感興趣的點來生成適宜的活動。本次的劇場活動就來源于班級幼兒課間的一次對話,小男孩A周末跟爸爸媽媽看了話劇演出,津津樂道地跟小伙伴們分享。其他小朋友聽后表現出了莫大的興趣,也想體驗一番劇場演出的魅力,于是我們一不做二不休,立即給孩子們介紹了一場話劇演出背后的一系列故事。小女孩B說“真酷!我們也能像他們一樣嗎?把西游記的故事演給別的班的小朋友看。”
《西游記》是當時班級正在進行的戲劇主題,孩子們的這一提議給了我們新的啟發,結合孩子們的興趣和生活經驗,給予孩子們一次劇場活動的體驗,較之原來的戲劇表演活動孩子們從中可以收獲更多,教師在過程中也可以得到鍛煉、積累經驗。于是我們的劇場活動計劃便提上了日程。
2. 實地考察,制定方案
劇場活動對場地、設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不適合在班級開展。為了鍛煉孩子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將這個問題拋給了幼兒,幼兒C提出幼兒園一樓有一個圓屋劇場,該提議得到了其他幼兒的一致通過。經過對圓屋劇場的實地考察,孩子們還提出了一系列改造方案,涉及到劇場的座位號要設計排列,劇場的大門要裝飾等。教師對幼兒的想法給予及時的支持,把更多的權利轉讓給幼兒,幼兒成為活動的主人,在過程中出主意、想辦法,思考問題的角度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獲得了提升。
二、劇場活動涵蓋的多元內容
1. 以小組為單位設計劇本,明確分工
一場話劇包含的劇目過多過少都不適宜,幼兒團討、投票選出了四幕劇作為我們《夢幻西游》演出的劇目,分別是《龍宮借寶》、《三借芭蕉扇》、《高老莊娶親》和《真假美猴王》。選定劇目后幼兒便自選分組,根據故事情節設計劇本、商量統籌組內人員的分工、所需要的道具等,一一記錄在劇組工作簿中。
2. 分組場外彩排、按序演出
圓屋劇場外有一片寬敞的室內場地,我們的彩排就在這里進行,演出前各組利用道具間內的材料進行場景的搭建,每一次彩排前每個小劇組的導演都會組織組員們先進行一次團討,大家結合上一次的表演情況提出意見并討論調整,再帶著修改意見進行彩排。一次次不斷地磨合、修改,孩子們的演出也越來越有進步。每小組會根據組內的排練進度去劇場門口的登記處進行當天演出預約,劇場內的小工作人員會根據大家的預約情況來安排進場順序并及時催場,以保證劇場內劇目的有序性
3. 設計排列劇場座位號
來到劇場的觀眾要憑號入座,因此排列座位號必不可少。劇場的座位席呈階梯狀分布,且越靠近舞臺越寬,越后排越窄,孩子們觀察后提出第一排的座位數最多,越往后排座位數越少。橫向間借助建筑積木來測量,一根長單元積木的長度剛好可以容納一人,大家合作測量記錄,確定了每排的座位數。我們引導孩子怎樣可以避免觀眾進場時發生擁擠,有孩子提出從劇場的左右兩扇門分別進,這時候我們就給孩子介紹了一些影劇院的門票分單雙號的作用,這樣可以進行有效分流。于是排列座位號又多了一項考驗,孩子們在排列的時候要區分出座號的單雙數,我們提示孩子打破常規的排列思維,把1號放在正中間,孩子們反應得很快,馬上發現了將1號放在中間后其余座位號逐漸往兩邊排開的方法。最終決定了以七彩的顏色區分7排,由第一排開始向后每排遞減兩座的單雙號排列方案。
4. 演出后的自評、互評
每場劇目演出后,劇場內的小小影評人都會對表演進行打分和點評,肯定該劇組演出中的亮點并提出還需要調整、努力的地方。劇組回到彩排場地后也會圍坐一起討論今天現場的演出情況,進行自評,并根據存在的問題來想辦法進行調整,確定接下來在演出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地方。
三、幼兒在劇場活動中得到的發展
1. 幼兒的社會性得到了發展
《指南》中提出“幼兒的社會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潛移默化地發展起來的。”[1]在劇場活動中就涉及到很多需要孩子們分工合作、解決問題的地方,例如演出場景的搭建,我們給孩子提供了很多低結構的材料替代現成的道具,孩子們需要用這些材料合作搭建演出需要的背景、道具等,在此過程中能夠體會到合作的重要性,學會分工合作。以及在明確組內分工、小組互相點評時,幼兒學會了傾聽和虛心接受同伴的意見,或在與同伴看法不同時,敢于堅持自己的意見并說明理由。幼兒越發的自信獨立、善于合作,通過互相間的配合不斷地進步。
2. 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得到了發展
在夢幻西游劇場活動中,幼兒參與了一系列豐富有趣的活動:演出劇目時,幼兒通過肢體表現和聲音塑造來呈現自己喜歡的西游人物,有的孩子還會即興冒出一兩人引人捧腹的臺詞;布置場景時,孩子們會根據劇情為表演選擇和搭配適宜的道具、布景;設計道具、入場券時,孩子們大膽創想,使用多種工具、材料以及不同的表現手法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創造機會和條件,支持孩子們進行設計、制作、表演,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動手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
3. 幼兒得到了多領域的融合性發展
看似是戲劇活動的劇場活動中也蘊含了多領域的內容,排列劇場座位號的活動鍛煉了幼兒的數數、排序能力;用紙箱、布料搭建場景鍛煉了幼兒用幾何形體進行創意拼搭的能力,促進了幼兒對空間方位的感知。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不斷發展,在自薦演出喜歡的角色時、在介紹自己的設計圖時都能大方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在夢幻西游劇場活動中,孩子們得到了多領域的融合性發展。
我們的戲劇活動始終堅持課程游戲化的理念“自由、自主、愉悅、創造”,讓孩子做學習的主人,去發現他們所感興趣的,去支持他們想要做的,給孩子們更多的發展、更多的挑戰、更多的驚喜、更多的收獲。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