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先斌
摘要:通用技術課程標準強調,通用技術課程蘊含豐富的育人價值,應避免單一、機械的技能學習,著力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促進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的提升。本文通過對通用技術課程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探究,總結了在通用技術課程中實施德育教育的經驗,發現了通用技術課程中德育教育的途徑,建立了通用技術課程中德育教育和滲透的有效模式,探索出通用技術課程中實施德育教育的途徑和方法,積累了通用技術課程中的德育教育素材和內容。
關鍵詞:核心素養;通用技術課程;德育教育
一、背景及意義
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學生通過學科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通用技術學科核心素養包括技術意識、工程思維、創新設計、圖樣表達和物化能力。
今天,技術已經成為影響個人生活和社會發展的巨大力量,甚至可以說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接觸各種各樣的技術問題。因此,技術學習領域的設置,核心素養目標的確立,實現了普通高中課程結構的歷史性跨越和勞動教育技術發展的歷史性突破,對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型人才,對學生的終身發展和民族復興都有重大的意義。
在技術課程中,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培養學生的技術素養,還包括在社會生活、思想道德規范等各方面的一種導向。通用技術是一門新興學科,它具有很好的現實作用,我們正好可以利用它的這個優勢,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把德育教育靈活而無形的滲透進去,真正做到“傳道”與“授業”相結合。
通用技術課程內容中有許多德育教育的素材,通用技術課程的教學環境中存在大量與德育教育相關的地方,通用技術教學實踐過程中可以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實施德育教育。通用技術教師在備課、上課和拓展練習過程中對學生實施有效的德育教育,在通用技術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始終貫徹德育教育,準確把握各個環節,就能更有效的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根據近年的努力和探索,我們有了一定的收獲。
二、建立通用技術課程中德育教育和滲透的有效模式
首先,認真研讀課標,找準課程培養目標。通用技術課程不是培養專業技術人才,主要是要培養并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學生的技術意識、工程思維、創新設計、圖樣表達和物化能力。其次,深挖教材案例,找出德育滲透目標。第三,案例選取精當,引起學生思考與共鳴。在案例的選取時應盡量做到精當,應該與學生的認知相協調,或者是學生比較熟悉的案例。第四,巧妙設置問題進行引導,逐步達到滲透目的。
三、探索出通用技術課程中實施德育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通過研究,我們發現,在通用技術教學中進行德育的滲透,首先是要注重教師的影響,教師不僅僅是“解惑”者,更是“傳道”者。因此要轉變教師角色,注重以身示范。我們教師,加強學習,注重個人道德修養,提高個人道德素質,在各方面給學生起到模范帶頭作用,也就是應當辛勤耕耘,以身立教,把社會道德素質要求內化成學生的自我要求。用我們無私的精神和高尚的道德品質為學生做表率,通過潛移默化的教育教學活動,去影響學生的思想和品質。
其次,在通用技術課中進行德育教育,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第一是循序漸進,在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認知形成規律,由淺入深,又低到高,反反復復,多次循環,持久以恒,經過一定數量的積累才可能在學生身上引起質的變化,促使他們在思想上、意識上產生飛躍。第二是適時把握機會,巧妙進行德育滲透。很多時候,在案例分析的時候,學生的討論結果,往往讓人出乎意料,這時候就需要教師進行正面引導,適當、適時地進行德育滲透。例如在講到?技術的價值?一課時,引入的案例是神舟系列飛船,中國飛天第一人――楊利偉。眾所周知,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非常巨大,它促進了社會生產的發展,豐富了文化的內容,改變了社會生活的方式,是推動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的主要動力之一。航天技術是一個國家現代技術綜合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神舟系列飛船的研制成功反映了我國綜合實力的強大,作為中國人理應感到自豪。同時,
我們也感受到了壓力,祖國的未來要靠我們去建設,我們不能遜色于前輩們。就這樣自然而然地在課堂教學中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
只要按照以上的模式進行操作,即教師以身示范,在課堂上循序漸進,把握好課堂上的時機,利用好就能較好的完成通用技術課堂中德育的滲透。
四、積累了通用技術課程中的德育教育素材和內容
(一)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1.技術發展的歷史結合我國古代四大發明,可以激勵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過課本事例,結合當前形勢講解技術領域為祖國爭光的先進個人和事跡,這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很好的時機。
3.通過農業栽培技術的講解,機器人技術的講解,我們可以穿插講到我國世界領先的雜交水稻技術和機器人技術等;或者可以介紹目前電子技術、汽車制造等領域的技術標準、知識產權等國內國際的形勢,了解我國在這些領域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并轉化為學習的動力。
(二)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科研精神和創新意識
1.在教學內容中適宜地介紹科研過程、科學工作者的創業歷程,以激勵學生熱愛科學、勇于探索,不輕言放棄,從而對學生進行科學品德教育。如介紹20世紀80年代,中國科學家在簡陋條件下如何刻苦攻關,不懈探索,最終研制成功漢字激光照排技術,使我們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培養學生求真、求新、不畏艱辛的品質和意志。
2.介紹現在科學家們正在進行仿生機器人、智能機器人等的研究,希望能制造出跟人類一樣,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機器人,寄希望于同學們努力,將來有更大的突破。通過這類有意識地熏陶,培養學生嚴謹、善于動腦、勇于探索和勇攀高峰的科學品質。
3.通過國內機床等加工制造技術的講解,學生了解到中國加工工藝落后,高端制造業處處受制于人,從而激發學生為我國高端制造和加工突破而努力學習的決心和信心。
參考文獻:
[1] 胡德厚.德育學原理[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
[2] 張爾海.淺談新課程理念下高中《通用技術》課程的德育滲透[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08年18期
[3] 檀傳寶. 學校道德教育原理[M ].北京: 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