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勇芳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展,核心素養成為教學的主要目標,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基于核心素養,對教學進行優化創新,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為此,教師要將讀寫結合,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挖掘教材內容,創新教學形式;拓展課外內容,豐富寫作素材,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讀寫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讀寫能力
在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語文教學環境也發生了變化,教師要加強對學生讀寫能力培養的重視,談及有效的策略,提高教學質量。本文將簡要闡述培養小學低年級讀寫能力的作用,分析核心素養下小學低年級語文讀寫教學現狀,并提出讀寫能力培養的實踐策略。
一、培養小學低年級讀寫能力的作用
(一)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語文是小學教育的基礎,隨著新課程改革發展,越來越強調高效教學,然而,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許多教師仍舊按照傳統的閱讀、分析、總結方式進行教學,直接將知識灌輸給學生,這種教學方式雖然能夠讓學生快速了解課文內容,但缺乏自主認知,不能將知識靈活運用[1]。因此,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不但能夠深入理解文章內容,還能夠靈活運動素材,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有利于語文高效課堂的創建。
(二)提高學生核心素養
低年級學生的語文水平普遍較低,在課程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教師必須創新教學理念,改善教學條件,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習能力[2]。新課改提出了核心素養教學目標,而閱讀與作文作為語文的重要部分,是教學的重中之重,正所謂讀寫不分家,教師要將閱讀與寫作相結合,以讀促寫,創新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讀寫訓練,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
二、核心素養下小學低年級語文讀寫教學現狀
(一)重閱讀輕寫作
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以固定的方式教學,按照自身的經驗向學生灌輸知識,重閱讀輕寫作,導致學生的讀寫能力難以提升[3]。同時,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逐漸顯現,新舊教學模式相互沖突,而教師受傳統觀念的影響,難以改變教學模式,不利于讀寫結合模式的推廣。
(二)學生缺乏讀寫興趣
低年級小學生的思維處于發展初級階段,理解能力有限,對事物的認知較為淺顯,在語文學習中,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不足,缺乏閱讀興趣。同時,小學生性格活潑好動,而單一、陳舊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對閱讀與寫作的興趣大大降低。在語文學習中,學生缺乏主動性,往往將學習當做教師布置的任務,被動接受知識,學習的方式以背誦抄寫為主,由于記憶能力有限,對知識的遺忘速度較快,常常出現今天學、明天忘的情況,導致學生的語文能力較差,不但無法提升讀寫能力,還會阻礙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三、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低年級讀寫能力培養策略
(一)讀寫結合,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閱讀與寫作兩者之間是相互促進的,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改變陳舊的教學思想,將閱讀與寫作相結合,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此,教師要深度剖析教學內容,分析讀寫模式在教學中的應用方式,將閱讀與寫作有機結合,調整教學方法。如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改善教學基礎,將教學內容進行拓展、整合、延伸,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培養核心素養。同時,教師要注重興趣的培養,從興趣、習慣等方便著手,正確引導學生,讓學生意識到閱讀與寫作的重要性,增強讀寫興趣[4]。教師要開展豐富的教學活動,如講故事比賽、朗讀比賽、寫作比賽等,提高語文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感受語文學習的樂趣,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讀寫能力和表達能力,感受語言的魅力,從而對讀寫產生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促進語文素養的提升。
(二)挖掘教材內容,創新教學形式
在核心素養背景下,教師要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將閱讀與寫作融為一體,挖掘教材中閱讀與寫作內容,以教材為藍本開展讀寫教學,創新教學形式,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促進語文素養的提升。教材是經過精心挑選的內容,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在課程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探究教材中知識點。例如,在《坐井觀天》的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閱讀課文,在閱讀中了解課文內容,分析文章的語言特點,并展開想象,思考青蛙在跳出井后,會發生什么事情,對課文進行續寫。模仿是寫作的基礎,寫作本身是從模仿到創作的過程,由于低年級學生能力有限,可以先模仿課文進行寫作,將讀寫相結合[5]。此外,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先用一個詞語組成句子,再將句子擴寫,組成一段話,連詞成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循序漸進指導學生,通過這種方式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和語文思維,改善學習狀態,為學生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拓展課外內容,豐富寫作素材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拓展課外內容,推薦學生閱讀,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引導學生閱讀《十萬個為什么》、《安徒生童話》等富有童趣的書籍,在閱讀中學習知識,積累寫作素材,并鼓勵學生嘗試寫作,重視學生的作品。如當學生閱讀完一個故事、一篇文章后,引導學生寫下自身的感想,嘗試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身的想法,教師要學生的作品中發現閃光點,多鼓勵和表揚學生,肯定學生的優點,增強學習自信,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促進讀寫能力的提升,從而實現核心素養教學目標。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發展規律,將閱讀與寫作相結合,有序開展教學活動,提高教學的藝術,讓學生想學、樂學,主動去讀、去寫,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促進語文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劉俊麗. 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語文低年級讀寫能力培養策略探析[J]. 考試周刊, 2020(84).
[2]車明凱, 李春舫. 基于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小學語文"悅作業"實踐研究[J]. 中國校外教育, 2019, 664(08):88-89.
[3]崔艷. 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語文能力培養策略探究[J]. 新課程(小學版), 2019, 000(012):147.
[4]張愛潔. 基于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探討[J]. 卷宗, 2019, 009(004):169.
[5]王麗莎. 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設計研究. 淮北師范大學,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