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探索事物、學習知識都離不開學生的好奇心、探究欲。興趣是學生學習及生活中的導師。學習的動力必須有興趣做堅實的后盾,顯而易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對提高學習成績及素養都有所幫助。本文旨在對中學地理教學發展進行研究,以注重創設激發學生的興趣氛圍,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地理;效率;興趣;合作;學習
引言
在高中地理教育的背景下,怎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當前教師關注的重要問題。多元化教學,巧妙地運用合作,為學生學習地理知識提供良好的環境,本著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為目的。以下是根據高中地理教師實踐經驗所做的介紹。
一、教學中聯系生活素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教授學生學習知識,不僅是單一的掌握理論知識,而且要在生活中得到實踐應用,生活更是學生的良師益友。傳統的教學理念及模式不符合新時期課程改革教學需求,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式,"填鴨式"學習,帶給學生的是壓力和枯燥?;诖爽F狀,教師在時間、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帶領學生走出教室,進入日常生活中,探索生活中的知識,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例如,要求學生觀察留意天氣預報,并且設置問題,要求學生記錄在本子上某些地區的天氣現象等,這一活動不僅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學習到很多地區的知識。例如,到圖書館閱讀報紙和刊物,還可以不時開展一些活動,如地理競賽、時事報道和新聞競賽,以及對自然知識的了解程度,以促進高中教育地理課堂的發展,教師首先要讓學生了解地理在高中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內容,并在必要時利用他們的能力轉變思維,從而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師還可以拍攝周圍的自然區域,教學生用自己的眼睛看到的有趣的地理故事,據信可以激發學生對高中地理的興趣。
二、巧用合作學習,激發高中學生地理學習興趣
在地理方面,一些教師受到以考試成績為重點的教育的影響。在教學中,教師通常是在"高高在上"的講臺上,教授學生地理知識,很少與學生互動。這一現象必須及時更正,教師與學生應該建立良好的"朋友關系"。在此基礎上,地理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引入地理教育,選擇合適的教學素材,引導學生在小組中積極探索欲望,激發學生地理學習的內在動力,進而提高高等教育中地理教育的效率。例如教師通過開展"傳統工業區"教學活動,幫助學生了解傳統工業區的作用急內涵。從發展的角度理解傳統工業區的轉型,適應世界發展趨勢,了解其衰落的原因及廣泛的處理方式,課初按照"群內異質、群間同質"的原則,教師必須了解學生學習能力及特性,進而合理的分劃小組學習,提出學習問題,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積極談論問題及策略。如問題1:"傳統工業區的概念是什么?"問題2:"什么是傳統的工業區?"問題3:"工業區的區域優勢、衰落原因和政治措施是什么?"提出問題后,學生們在小組中迅速而積極地討論,他們相互學習,很快就完成了指定的任務。
三、轉變角色,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控制"教學過程的傳統教學的始終是教師,而學生是課堂上教師的聽眾,接受知識的容器。知識的獲取是教師強加的單向傳遞,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新時期課程教學為導向。在新課程改革理念下,教師應創設課堂,強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應得到充分發揮,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發展學生興趣素養,積極性的提升為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此外,教師還應充當學生學習的服務提供者,提供學生學習機會。調動學生學習動機,突出學生為課堂的主體,創設學習氛圍,維系師生良好的關系,讓學生愛上課堂,愛上學習,課堂討論可以讓學生在小組中探索問題和討論某些知識。
四、采用多媒體技術,激發高中學生地理學習興趣
在傳統的中學地理教育中,教師通常采用的教學方法是用黑板和教材"填鴨式"的傳授學生知識,讓學生學會聽、記、寫[1]。這樣既使學生厭倦了地理,又降低了學生對地理的興趣,要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首先要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育的積極性、提高地理教育的效率上著手。例如在以西北地區為例,荒漠化防治課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在一體機上播放關于荒漠的圖片及視頻,豐富學生視野,了解荒漠化防治的重要性,掌握荒漠化勘探以及防治的措施等。通過對中國西北地區的方位、氣候、植被景觀等因素的分析,訓練學生歸納分析能力。不急于解釋中學生所學知識,用幻燈片向學生介紹本課程準備的與“中國西北荒漠化”相關的課程。讓學生在看課程時想到"黃沙中的絲綢之路",這樣學生在讀完課程后可以提出問題。很快,課程開始了,學生們有了不同的意見,教師及時調整課堂氣氛,選擇一個學生來表達他們對課程的看法。這種教學設計不僅使學生能夠從總體趨勢中了解該地區河流的走向,還使他們能夠理解為什么該地區的河流通常平行分布,且過程較短,有一定的語言能力和組織課堂的能力。此外,教師應該有廣泛的知識面,并不斷學習新的教學方式,教育是一門藝術,需要多樣化[2]。
結語
綜上所述,在現代教育形式下,教師應該樹立新的教學觀念,運用多元化教學方式,在實踐教學中轉變師生角色,維系好師生關系,合理運用現代教學方法,注重教育的運用,調動學習興趣為提高高中地理教學質量做奠定。
參考文獻
[1]武智濤,張曉靜.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應用VR技術的實踐與思考——以《中外著名旅游景觀欣賞》一課為例[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1(16):44-46.
[2]李春紅,楊利娜.基于地理核心素養的情境教學設計——以"生態保護與國家安全"為例[J].地理教學,2021(16):24-26+8.
襄陽市田家炳中學 熊方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