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萍
摘要::數學是培養人思維能力發展的主要課程。在小學教學當中,數學課程也有著重要的學習地位。提高數學的教學質量,也是數學教育工作者一直所要注重的。在小學中高年級的數學課也成為了新時代新課改下的重中之重。只有教師提高了數學教學質量、深化教學模式、創新教學觀念,才能夠將小學高中年級數學達到預期效果。本篇文章就由作者帶領大家探析在小學數學中高年級教學中提升的效率以及策略有哪些?
關鍵詞:小學數學;中高年級;教學效率;提升策略
前言:跟隨我國教育事業不斷的進步改革,社會對小學數學教育起到了十分的重視。數學課程是一本富有極強的邏輯性、知識密度過大的學科。這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在此,學生不僅僅要掌握小學數學的理論知識,還要掌握學習方式、要有自己的數學理解思維能力、有極強的思考邏輯以及思維空間的想象力。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學生的實際情況,注意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解決。而后,利用有效的教學策略提高教學質量。
一、小學數學中高年級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校園內的課堂中,一節課的時間非常有限。而中高年級的數學還較為難一些。教師又希望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所有的教學內容。而在這教學中,有很多數學教育者抓不到課本內容的重點和難點。不僅如此,還在教學軟件中增添了很多雜亂無章的內容,讓學生們根本分不清老師要講述的主要內容是什么?使他們的數學學習質量直線下滑。再有一點,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有大部分教師還沒適應新課改的要求,還沒有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沒有創新意識。在教學中依然用傳統的、枯燥的、單一化的教學觀念向學生傳授知識,這樣不僅影響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還忽略了學生在班級中的主體地位和個體的認知能力。這就是在小學數學中高年級教學中存在的幾個問題。
二、針對小學數學中高年級教學的提升策略
(一)激發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提高小學中高年級的數學學習質量,教師要注意教學方式。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教師可以適當的在課堂上增加數學小活動,以此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在教學中把學習當成一種興趣。例如,在學習數學百分比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一節飲料比拼小課堂。在課前把自己喜歡的飲料帶到學校來。因為每一瓶飲料上都有著百分比,這些百分比都帶有著不同的成分,教師可以以這個小課堂做為一個前引,激發學生對后面學習內容的興趣。此后,可以拿班級中學生作為教學內容,在班級中,女生有多少名?男生有多少名?怎么按百分比計算,男女各占班級的百分之幾?經過學生們自己的統計和調查,會發現班級中男女同學各占百分比多少,為了讓學生們更加直接清楚地觀察到百分比的多少,教師就可以進一步地引導學生繪畫折扇統計圖、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等等進行描繪,將百分比與圖形相結合,更好地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以此,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二)創設問題性課堂情境
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中,一直都保持著教師為主講者,學生為聽講者,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將教師的教學精力消耗的過快,還讓學生成為了被動學習者,丟失了自主學習、自主思考的能力,反而養成了依賴教師的習慣。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地更新教學觀點,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預期。在小學中高數學課堂中,學生們要學習的理論知識有許多,教師如果一味的向學生灌輸知識,學生會失去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師生交流、互動的方式進行教學。例如,創造一些與教學內容有關系的問題,營造課堂氛圍,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小學中高數學課本中,有一課程是學習各種形狀的面積以及周長等,這個課程對于邏輯思維并不靈敏的同學來講是一個難題,教師可以通過實物在學生面前展示,以實物提出幾個問題,例如,學習長方形的面積和周長時,教師可以利用長方形的紙或者長方形的物體進行教學,拿出一張紙,讓學生們說出這張紙的,長和寬分別是哪邊,要想得知這張紙的周長和面積應該怎么做,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慢慢總結出計算公式,以這種互動提問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不但能提高教學質量,也加深了學生對所學概念的印象,一舉兩得。
提升教師能力,嚴格要求學生
在教學中,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首先要注意的一點就是教師要做到自身的升華,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跟隨新時代的腳步,走在新教學方式的最前沿,以自身做為學生的學習榜樣,提高教學質量。在小學數學中,低年級的數學知識和中高年的數學知識相比較簡單。數學課程本身就是枯燥無味的,教師要在課堂上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及時創新教學方法,以免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越來越淡。在這階段學校可以組織教師在校園內開展一些教學交流會,通過會上的溝通,得出新的教學方式。或者是讓教師外出學習,去旁聽課、與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相學習等等一些方式,升華自己。從而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結論:綜上所訴,在小學數學教學思維中,中高年級的數學相對低年級的數學較難一點。這就需要教師要引導學生從不一樣的角度看待問題,要懂得創新、轉變教學觀念。同時,教師要抓住數學的核心素養,建設興趣課堂,從而去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無形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獨立思考能力、掌握學習數學的好技巧,以此,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全方面地提升小學中高年級數學的教學質量,加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體驗,而后,慢慢喜歡上數學,慢慢在學習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魏國章.探究小學數學中高年級教學效率提升策略[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8(06):25-28.
[2]沈陸全.提高農村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教學效率策略的分析[J].新課程(小學),2018(06):139.
[3]項寧.提升小學美術教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藝術科技,2017,30(1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