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蕾
【摘要】區域活動是幼兒教育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它是主題游戲課程的延伸部分,也是深受幼兒非常喜歡的一種自我學習、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完善的活動,它有著相對寬松的活動氣氛,靈活多樣的活動形式,它是將幼兒的學習與生活融為一體的游戲形式,對于培養幼兒的主動性、獨立性、創造性,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應為幼兒提供各種與主題游戲相融合的操作材料,那么,為了去除小學化傾向,作為教師的我們,如何才能在去小學化傾向的同時有效的開展區域活動呢? 我從這幾個方面去做:
【關鍵詞】材料、興趣、探索、自主
一、區域活動常規要求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庇捎趨^域活動是以幼兒自主活動為主,而幼兒年齡小,學習的興趣濃厚、求知欲較高,且各方面能力都極為有限,如沒有切實可行的活動常規來約束,任幼兒想怎么樣就怎么樣,那么活動肯定是沒有成效的,且對幼兒的身心健康也是不利的。因此活動開始時要求老師一定要做好區域規則,包括進區的人數限制以及區域活動后期的整理要用圖文結合的形式呈現在區域環境中,也是對孩子安全的進行區域活動有了一定的保障,另外針對幼兒對區域活動固定游戲的現象,我們定出了相應的規則。
二、合理創設區域及區域材料投放
對于大班幼兒孩子的語言發展和社會交往能力已經了明顯的提高,普通的區域創設已經成固始化了,不能滿足孩子的需求和興趣,所以在大班的區域創設中應添加社會性及生活性元素多一些的活動區域,比如:銀行、寵物店、燒烤店等等,孩子的生活經驗一節那個很豐富,他們對角色的扮演求知欲特別的強,所以老師應該結合班級孩子年齡特點以及孩子的興趣出發,設計有特色區域的環境,讓孩子能夠全面發展,孩子從這些特色的區域中獲取更多的知識和經驗。其次,孩子的區域活動的效果如何,與老師在環境中的創設以及是否根據本月的主題進行環境的創設和材料投放,而且投放的要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化以及興趣來進行,材料要具有、層次性、適宜性和教育性,材料要能為幼兒提供更多的知識面,滿足幼兒發展的需要,讓孩子在環境中愉快并主動地操作游戲。老師也要及時觀察幼兒的興趣及活動的時效性及時的對材料進行更新和調整,特別是低結構材料。如有的老師在益智區了投放了用紙作成的數與物的對應,孩子操作的時效性不強,操作卡容易破碎,而且紙張顏色和形狀不感興趣,最后老師改成孩子感興趣的小汽車或者芭比公主的數物拼圖游戲,孩子很感興趣,操作性強,老師也要根據孩子的能力進行調整,為孩子提供更多的選擇余地,使每一個孩子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獲得發展。
三、教師適時的參與指導
老師要從整體上了解全班幼兒不同的學習興趣、不同的發展水平、不同的學習方法和活動中幼兒的情緒、表現等。教師要對幼兒的興趣與需要以及表現,做出及時的的反映,給予孩子及時的知道和幫助,對孩子在區域活動中的表現要進行仔細的觀察和記錄,針對孩子在游戲中遇到的問題反復去思考,后期如何去改進,運用了什么措施,同時還能檢驗教師預先投放的材料和制定的計劃是否符合班級幼兒的認知發展水平。對能力特別強或特別弱的幼兒,應留意他們活動的中的需求、目標和困難,在適當的時候及時介入,幫助幼兒完成區域活動中的任務,使幼兒在活動區的游戲中探索與認識周圍世界,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學會與人交往、合作,調節與表現自己的情緒。并在活動中獲取自信。其次,在幼兒活動中,教師要關注幼兒,了解幼兒已有的經驗是什么,觀察幼兒對什么感興趣,考慮教師應在哪方面給予幫助和支持,特別是幼兒在活動時,教師不能急于去評價幼兒的對于錯,不要過多的干涉孩子的參與,要學會觀察等待,觀察幼兒在游戲中的行為表現,言談舉止,先觀察再指導或多與處理好游戲中主客體關系,給幼兒自由選擇與自己決定的權利,適時介入到孩子的活動當中。
四、注重活動的評價
在每次的區域活動中,老師及時地給予評價,是提升孩子經驗的重要環節。在評價的過程中,老師的角色應該是引導者、支持者和參與者。要充分調動幼兒的思維和智慧,對幼兒的討論和交流起到引領、支持、整理的作用,能有效引發積極的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如:“你今天的作品真不錯;你今天在區域角色分配中做的很不錯,真是老師的小助手”等等, “今天你的想法真不錯,等會兒小朋友肯定都會向你學習的,” 在集體評價中,除了讓幼兒展現各自的作品與個性外,更多的則是分享成功的快樂,讓孩子主動的找出存在的問題,開放性地展開討論,讓幼兒發現問題、探討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幼兒繼續在活動中探索的欲望,自然生成出他們自己的活動內容、方式方法。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還要繼續探索區域活動的創新,為幼兒提供更加豐富的區域活動材料,來促進幼兒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新性,體驗動手的收獲,力求讓每項活動成為幼兒發展的鍥機,讓每一個區域活動成為幼兒游戲的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