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摘要:漢字,作為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歷史文明的見證者,承載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作為文化的傳承者,漢字在中國發展史上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隨著國家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我國對文化自信的發展越來越重視,漢字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步入新時代,語文課程改革更是著重提出了對學生進行寫字教學,將是貫穿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任務,尤其是在小學低段的語文教學中。本文主要立足于興趣教學,討論小學語文寫字教學的方法。
關鍵詞:興趣;小學語文;寫作教學
前言
就目前的小學語文寫字教學現狀來看,寫字是學生們感受最為痛苦的一項內容。傳統時期機械化的生字抄寫被延續至今,不可否認抄寫能夠讓學生記憶漢字的形和意,但是這種漢字的教學方式不僅效率低,而且會嚴重影響學生對漢字理解和后續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在新時期教學教育觀念不斷變化著的二十一世紀,趣味化的教學方式逐漸成為了最受歡迎的小學階段教學模式,并在實踐的過程中逐漸展示出其自身具備的優勢。
一、小學語文寫字教學的現狀
1.1老師對寫字教學的重視度不夠
寫字教學作為小學階段最基礎而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占有不可忽視的地位。然而,現實語文教學過程中,許多老師卻忽視了它的重要性,并沒有把它當作一項重要的基本功來對學生進行訓練。他們將“教”與“練”分離,課堂上用了大量的時間進行生字分析,而幾乎沒有時間讓學生們練習。學生們不在課堂上,在老師的監管之下進行寫字,回家之后則只把寫字練習當作一項任務敷衍了事,其結果往往是姿勢不正確、書寫不規范,以至于書寫情況根本達不到寫字教學的要求標準。
1.2學生對寫字訓練的參與度不高
在進行寫字教學的時候,老師沒有立足于學生的成長特點,通過與學生發展和需求相匹配的方式來調動學生的興趣,從而讓學生們喪失了對寫字練習的積極性[1]。在教學中,老師沒有結合學生的興趣點,而是采取過往傳統且死板的教學模式,不僅讓寫字教學的內容單一,而且讓寫字教學的形式枯燥,導致在教學時師生之間很難進行有效的溝通。學生在這一階段正好處于最活潑的階段,老師引導的不慎,不僅會讓學生失去寫字的熱情,而且久而久之會讓學生對寫字產生畏懼的心理。
二、興趣引導在小學語文寫字教學中的策略
趣味化漢字訓練的教學過程,不僅能夠讓學生們提高對寫字教學參與的積極性,而且還能讓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逐漸增強對中華文化的情感認同,讓學生以積極而主動的精神面貌從學會寫字,逐漸轉變為愛上寫字。
2.1構建趣味環境,吸引激發學生興趣
小學低段學生由于正處于身體心理發展的重要基礎階段,精神旺盛,對周圍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從而精力無法長時間的集中在一件事物上,很容易被周圍的事物吸引注意力[2]。因此,在這一時期,老師想要有效的對學生進行寫字訓練,首先就需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養成專心做一件事情的良好習慣。比如,由于漢字屬于表意文字,大多數都是形聲字。因此,老師可以設定一個生活空間,像是超市、動物園、運動會等,從與學生息息相關的生活出發,開展識字活動。這樣不僅將學習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推動他們去觀察生活、搜集資料,在一定程度上也鍛煉了他們的觀察能力,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再比如,小學低段的學生大都對故事感興趣。老師可以通過說文解字的方式,通過講述不同漢字背后的故事、漢字這樣結構的含義,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在激發他們興趣的同時,也拓展了他們的知識面。
2.2趣味口訣教學,培養學生學習習慣
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這里的細節,包括學生對字的認識把控,以及寫字時的手勢筆位。很多學生在學習寫字的時候,由于不細心,會將一個字看成另外一個字或者因為對字的含義理解得不夠深入,導致學生會練習之后產生同音不同字的結果。這樣長久下去會讓學生形成固定思維,很難糾正過來。因此,老師需要在課堂的教學中,重視對細節的把控,幫助學生養成細心認真的良好習慣。比如,外形上特別相似的“已”和“己”,一個表示過去,一個是對別人稱本身,學生很容易將兩個字在寫法上混淆。這時候老師可以通過編口訣的方式,幫助學生進行區分:“自己大開口,已經半露頭”。這樣,不僅符合小學生的學習思維和學習習慣,而且能幫助學生很好的區分兩個字的寫法。同時,在鍛煉學生細心觀察字形字義的時候,老師還要著重糾正學生的不良寫字習慣。比如身體是否坐直,眼睛是否平視,握筆姿勢是否端正等,這些不僅會對學生書寫的情況產生影響,不良的寫字習慣還會對學生的勢力、脊椎發育產生影響。
2.3巧妙分解漢字,幫助學生深入理解
小學語文老師在進行寫字訓練的時候,如果能夠將漢字的各個組成部分與學生已經學習過的知識和字詞相結合,則可以有效的通過拆解法和聯想記憶來幫助學生理解漢字的真正內涵,加強漢字在學生腦海中的印象,從而讓他們更快更高效的學會漢字的書寫和使用[3]。比如,在小學二年級的寫字課上,教學“夫”字的時候,老師可以首先給學生們展示“夫”的各種書法作品,然后在黑板上進行示范。一邊示范一邊給學生們進行漢字的拆解:“夫”可以看作一個大人的“大”上面加了一個“一”,古時候的人在成年之后,就成為了“大”人,他們為了顯示自己已經成年了,就需要用“一”根木棍來講自己的頭發扎起來,這種行為成為“束冠”。而需要束冠的一般都是男子,所以“夫”往往指的就是男性。在教學“信”的時候,老師可以這樣解釋:“信”是一個人在說話,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要做講真話的好孩子,所以我們要對自己說出的話負責,要講真話、講實話。所以“信”又有誠實守信的含義。老師通過這樣擬人化的引導學生對漢字進行拆解和分析,能夠講教材中的漢字賦予生命力,讓學生能夠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漢字的學習和練習。老師在講解完例字之后,可以即時的布置一些當堂練習,讓學生們進行漢字的拆解,然后對遇到問題的學生加以指導。對于字寫得好,且理解和分析都準確的學生,老師可以將其進行班級展示,并給予相應的獎勵。
2.4課后實踐活動,鞏固加強書寫練習
想要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寫字水平,僅僅依靠語文課堂上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由于學生在學校學習的時間時有限的,同時在這有限的時間里,學生還要學習好幾門功課,練習寫字的時間更是不夠充足。因此,學生們需要有課外寫字的練習時間,作為課堂練習的延伸鞏固。比如,老師可以在課后舉辦“聽音寫字”的比賽,通過讓學生分組的方式,由老師對兩組學生同時進行讀音解意,讓學生們根據老師讀出來的字音和解釋的字的含義進行寫字比賽,其中正確率最高的一組每位成員獲得一朵小紅花,同時組內寫得最多、寫得最好的學生可以再額外獲得一朵小紅花;失敗組內寫得最多、正確率最高的學生也可以獲得一朵小紅花。通過設置這種競賽類的活動,不僅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好勝心和斗志,鍛煉學生寫字速度和寫字水平,同時也在比賽的過程中鞏固并加強了對他們寫字和識字認字方面的練習。
三、結論
寫字教學,在小學語文第一階段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雖然如今寫字教學在新課程改革中被重點標注了它的重要性,但在實際教學的中仍舊存在許多問題。因此,小學語文老師們應該保持不斷的學習,學習新興的教學方式,與學生多互動都交流,掌握低段學生的心理狀態和學習情況,從興趣出發,根據他們的學習進程結合教學內容制定適宜的教學方法。這樣不僅有利于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鍛煉他們的寫字水平,同時還能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他們在提高書寫之余獲得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梅英.生字教學妙趣多——一年級寫字教學的幾點策略[J].試題與研究,2021(20):85-86.
[2]王冠雯. 多媒體環境下小學語文教學板書運用現狀及策略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21.
[3]魏倩枝.小學低年級寫字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J].山西青年,2021(11):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