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正瓊
摘 要:在現如今信息時代的高速運轉之下,教育教學也在不斷的改革,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立足于趣味教學,以此來提高課堂效率。學好語文可以很好地適應社會,同時也可以為其他學科打基礎,所以說學好語文很重要。現如今的教育都是依據學生的興趣開展的,但是調查發現還有部分教師的教學模式受傳統教學的影響,課堂教學內容枯燥乏味,形式單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標準的實施,對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提出了更高的教學標準要求。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建議提出,要在信息技術的課堂上營造有助于學生自主思考創新的學習環境。針對這一點,要從問題的根源出發,要讓學生親自在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處理信息、開發交流的過程中,培養信息意識。同時教師要利用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兼顧并且鼓勵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從而打造高效的信息技術課堂。然而,目前的信息技術課堂還不能滿足新課改提出的這些要求和標準,新的教材教學資源挖掘較淺、利用廣度較窄等諸多問題問題使得當下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構建存在一些困難。這些問題不利于高效課堂的構建。而針對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亟待解決的一些問題,本文就這些問題對如何進行小學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構建進行了探討。
一、分析學生,理解學生
信息技術已經成為小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工具和必備技能。然而,大多數學生一開始并沒有意識到他們對信息技術“神秘知識”的興奮感覺,學生對學習非常感興趣,但是在信息技術課上聊天、玩游戲、看電影,卻成為了他們愿意上信息技術課的理由。但隨著信息技術課的深入,信息課也需要記憶,有時很枯燥,因此大多數小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很差,他們需要從思想和行為上重塑自己,找到自己學習的目標和方向。這需要時間和老師的無私努力,教師應從新課標教學理念出發,深入研究學生的特點,總結學生的需求,以學生的學習狀態轉好為目的出發改革教學過程。例如,在教學“小小設計師”一課期間,教師一方面組織學生對“選定”工具進行圖片的制作技能進行練習,另一方面教師結合學生自主學習機制,在學生合作練習、競賽練習期間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以及傾聽學生難以解決的問題。這樣,教師一方面對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實情掌握的更加詳細,另一方面對學生的課堂學習狀態了解的更為真切,同時教師在設計新的教學活動時可以添加更多的活躍因素,從而讓學生的學習狀態更為積極,學習潛能得到具體表現,讓學生真正成為高效信息課堂的主人。
二、培養小學生個性化差異,建立高效課堂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每一名學生在學習基礎、思維能力以及學習能力方面都是不同的,老師有必要掌握學生之間的個性化差異,以此對小學生開展分層次教學,引導不同學生共同學習進步。這就需要老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深入了解每名學生,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學習動力、知識基礎以及思維能力等各個方面的實際情況,針對不同小學生展開個性化課堂教學,對于一部分對學習缺乏興趣的小學生,老師在進行課堂授課時要著重引導他們產生學習興趣,對于一部分基礎沒打好的小學生,在設置教學目標的時候,需重視引導學生學習基礎知識,注重他們的學習過程,并非過度關注他們的學習成果。以此促進他們更好地掌握小學信息技術的基礎知識。在保證具備良好的基礎知識上,再引導學生進一步深化學習知識內容。對于始終充滿學習興趣并且基礎扎實的同學,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應對他們提出新的更高的學習要求,引導這部分學生不但學習高階層的信息技術知識,進而持續提升學生自身信息技術水平。所以,為實現小學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構建,老師必須以辯證的角度看待同學之間存在的個性化差異,以提升同學們的學習水平為教學目標,理清每名同學身上存在的各種不足,從而保證高效的課堂教學質量。
三、家校一體,創造信息技術學習環境
環境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思維。家長和學校要達成一致目標,培養小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對小學生進行電腦技術的啟蒙教育。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校應率先做出表率更新電腦設施設備,引進優秀專業的教師。在學校舉辦電腦技術比賽和信息技術的知識競賽,鼓勵全體學生參與。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充分尊重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愛好,幫助學生找到優秀專業的輔導教師,家長還可以將學生送到培養學生信息技術的專業機構,周六日的空閑時期可以全家去科技館參觀,嘗試VR技術,身臨其境地感受科技的神奇。家校一體合力打造信息技術的學習環境。
四、課后進行有效評價、總結
信息技術教師在進行課堂總結教學時,除了常規的課堂中的小結外,還可以通過整體的課堂評價對課程的具體內容,以及信息技術特點進行總結,使教學內容得到升華,從而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通過教師的總結,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對于課程的情感態度以及學生價值觀,保證學生處于健康發展狀態。不僅如此,對課程中的不足進行及時的反思以及總結,可以為日后教學做鋪墊,進行改進。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布置適當的作業,對作業的內容進行全方面的總結以及評價,以此讓學生及時發現自己學習中的不足。在評價過程中,學生可以進行相互評價,以此促進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認識到他人的長處,相互彌補,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構建并不是通過一篇論文可以論述清楚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可以以本篇論文為參照,以“有則用之,無則加勉”的態度,進行本文的內容的閱讀。與此同時,教師在發表論文的過程中,如出現不足之處,希望廣大同仁提供借鑒。更為重要的是,教師在開展信息技術的授課過程中,應真正落實“釘釘子精神”,從具體的課堂教學實際著力,從具體的教學方法入手,從具體的教學理念切入,真正打造屬于學生的信息技術授課模式,調動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熱情,促進小學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成功構建。
參考文獻:
[1]何開順.小學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啟迪與智慧(中),2020(12):72.
[2]邴大勇.探究實現小學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11):169-170.
[3]劉銳,李婭娟.小學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落地與實施探索[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8(20):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