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化學思維能力的提升,需經長期有效的思維鍛煉,才能形成良好的化學學習思維,而在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過程中,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也是核心素養培養的一個重要內容,因而教師應該基于核心素養的角度,探究學生化學思維能力提升的策略,從而引導學生有效學習化學,提升化學思維能力。
關鍵詞:初中化學;核心素養;思維能力;方法
在當下素質教育推行的背景環境里,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十分重要與關鍵,只有讓學生自身形成良好的學科核心素養,才能具備能力去獨立學習與探究學科知識。而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過程中,教師會運用到很多有效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學習思維,其中的學生思維能力鍛煉屬于化學核心素養培養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學生學習初中化學應該必備的思維品質。那么文章將基于核心素養角度,從化學課堂互動、生活情境探究、實踐經驗總結、合作比賽交流等方面,談一談提升學生初中化學思維的方法。
一、 構建師生互動課堂氛圍,以激活學生的主動學習思維
對初中生化學思維的有效鍛煉,并使之思維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就必須給予學生適當的學習空間與時間,使其可以針對化學課程知識展開學習互動,這樣才能有效調動起學生的化學學習思維,從而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化學思維能力。其中,初中化學課堂環境影響到學生化學思維的形成,良好的課堂環境能夠讓學生放松心情,充分融入化學課堂。因此,教師既要給予學生適當的學習空間與時間,也要注意化學課堂學習氛圍的營造,如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化學課程知識內容,抽取部分課堂時間開展師生互動,以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學習想法,又或者是學習問題,而教師則可以根據學生提出的學習問題,給予適當的教學提示與幫助,并利用師生互動的機會,激活學生的化學思維,讓學生真正了解化學這門學科,以此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化學學科素養。
以初中化學教學中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知識點為例,在引導學生了解和記憶相關概念時,教師可以針對“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展開互動,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再根據學生所說內容給予適當的指導和評價。其中,在組織師生互動的時候,為了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多動腦筋、敢于創新學習思維,教師可以圍繞“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內容給予學生提示,如這兩個變化中是否都發生了物質形態的變化,是否生成了其他的物質,哪個變化還伴有發光、放熱、變色等現象,從而一步步激活學生的化學學習思維,進而促使學生敢于思考、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通過引導學生的大腦思維,能夠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思維意識,從而實現初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
二、 以情境連接化學與生活,從而實現核心素養下的學生思維鍛煉
化學課本中存在非常多的概念及性質,而學生死記硬背這些概念與性質,將無法真正理解和掌握這些內容,且會降低學習的效率和質量。其中,在熟悉的環境里,引導學生探究化學知識,既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實現化學知識與學生實際生活的相互連接,從而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代入感和融入感,這對提升學生的化學思維能力、增強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都起到積極的影響作用。比如,在化學核心素養中,“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是初中生必須具備的一項化學核心素養,而引導學生在熟悉的生活環境里探究化學知識,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化學知識的實際生活應用價值,從而促使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感,進而以良好的化學核心素養來展開更為深入的化學知識探究。那么以情境連接化學與生活,可以先從實際的化學教學內容出發,選擇和利用與知識有關的生活情境,并在情境中融入一些社會熱點、科學文化知識等,使得教學情境具有“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的核心素養教育意義。其次,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與生活情境有關的圖片、視頻等內容,從而創設出生動形象教學情境,讓學生能夠跟隨情境進行思考,進而從中鍛煉學生的化學學習思維。
以初中化學教學中的“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這一課時內容為例,教師可以選擇和利用不同的生活情境,基于“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核心素養角度,讓學生感受化學的發展對當代社會發展的意義,促使學生意識到化學學習的重要性,以此來引發學生的思考,鍛煉學生的化學思維能力。其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一段水變“牛奶”、“牛奶”變水的有趣生活現象,從而讓學生感受到化學神奇,進而引發學生的思考熱情。然后,教師可以繼續引入相關的生活情境,如引入人類取火、生活中的防火滅火、從空氣中提純氧氣等生活中的化學現象。通過適當的生活情境引入,讓學生可以深刻明白化學與生活之間的關系,以及化學在生活中的作用,從而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感,進而使得學生可以主動去探究生活中的化學知識,并對化學現象展開有效的思考與探究,最終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化學思維能力。
三、 重視化學實驗的組織與安排,以強化學生的化學思考能力
在初中化學核心素養中,“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是”是其中一項重要的核心素養內容,而且也是學生學好化學知識、提升化學思維能力應該具備的核心素養。其中,教師可以圍繞化學教學內容,設計一個化學實驗主題,并運用化學實驗的教學手段,將學生逐漸帶入新的化學學習內容之中,并讓學生深刻感受化學知識的本質,以此從中強化學生的化學思維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轉變傳統的應試教學思維,充分了解和掌握化學課程內容、重點探究的問題,以此為基礎來確定化學實驗探究的內容。然后,引導學生展開化學實驗主題的探究,從而讓學生就某個化學實驗問題展開具體的實驗操作、分析和討論,進而促使學生借助實驗找到化學問題的答案,最終鍛煉學生的探究與創新意識,并提升學生的化學思考能力。
以初中化學活動課中的“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內容為例,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化學實驗環節,引導學生探究蠟燭燃燒的過程及其發生的化學、物理變化。其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生活取材,如蠟燭、火柴、白紙等,并利用實驗室中的玻璃導管、燒杯進行有關的化學實驗。然后,讓學生自己利用實驗器材及原料展開化學實驗。同時,在探究實驗過程中,教師給予學生適當的時間,讓學生與學生之間展開互相的探討。比如,讓學生思考與分析以下內容:
1. 蠟燭燃燒發生了哪些變化?
2. 蠟燭燃燒時,其火焰會有什么顏色?
3. 為什么點燃燭芯就能引燃蠟燭?
……
通過設計以上思考問題,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并且借助現有的實驗器材展開實驗問題的探討,以此來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核心素養。此外,在實驗過程中,學生可以自主自由地展開實驗與探究,不僅提升了化學課堂教學的氣氛,還能讓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實驗之中,促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化學學習的快樂。因此,在核心素養培養過程中,教師想要有效提升學生的化學思維能力,仍然離不開適當的化學實驗探索。
四、 引導學生合作學習,以鼓勵學生探索與思考化學問題
教師將合作學習應用于初中化學教學之中,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也讓學生在組與組的相互較量之中,實現自我化學思維能力的提升,并且養成良好的實踐探索核心素養。其中,教師可以先根據每位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將學生按照以優帶差的方式組合在一起。然后,通過設置有效的合作競賽問題,鼓勵學生以組的形式展開合作比賽,以引導學生互相分配各自承擔的研究任務,從而讓學生有序地探究化學知識,進而發揮學生集體學習的力量,最終共同攻克化學的難點和重點問題。其次,引導學生做好相關的合作學習筆記,將化學研究的重點知識、問題記錄下來,從而方便學生后期的學習和瀏覽。此外,要求學生以組的形式進行合作匯報,同時組與組之間展開比賽,從而評出優秀的合作小組,而教師根據表現較為良好的一組,給予他們一定的獎勵,以鼓勵學生進一步探索化學知識。
以初中化學教學中的“固體藥品的取用”“液體藥品的取用”等化學課題教學為例,為了有效鍛煉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使其敢于在組內表達自己的學習意見,敢于對化學知識展開思考,教師可以讓學生組合為一組,并以組的形式展開課題知識的實驗探究。這時教師還應重視學生的分組,盡可能將優秀的學生與學困生組合在一起,從而利用以優帶差的方式來實現學生彼此之間的合作。然后,組織學生們以組的形式展開合作競賽,看哪個小組可以率先總結出“固體藥品的取用”“液體藥品的取用”的方法,并按照實驗預測、實驗現象、實驗結論的順序來記錄化學實驗,從而鼓勵學生之間展開有效的合作互動,進而深入探究化學知識。最后,根據相關的化學實驗課題,讓學生圍繞課題展開學習匯報,并從中評比出表現較為良好的一組,以給予相關的評價與鼓勵,從而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習熱情,進而激發出學生的化學思維能力。
五、 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有必要注意學生思維能力的形成與提升,只有學生具備良好的化學思維能力,才能更好地學習與探究化學知識,并由此形成良好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因此,教師可以從化學課堂互動、生活情境探究、實踐經驗總結、合作比賽交流等方面,對學生實施有效的思維能力與核心素養培養。
參考文獻:
[1]王耿.基于初中化學核心素養的教學策略研究[J].科技資訊,2020,18(15):165-167.
[2]黎德鴻.新時代背景下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J].教學教育研究,2018,24(35):76.
[3]朱國定.從核心素養培養角度看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邏輯起點[J].化學教與學,2017,32(11):32-33.
[4]陳碧珍.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J].課程教育研究,2019,26(14):189.
[5]孫力.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化學實驗教學探討[J].成才之路,2019,20(11):32.
[6]姚寶云.如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教育觀察,2019,8(34):621.
[7]王冬梅.學科核心素養導向下的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策略[J].新課程,2018,15(28):80.
作者簡介:陳惠瓊,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