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晶 國秀瑾 楊加亮



摘要:近年來,能源經濟專業興起,然而,能源經濟人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以江蘇大學京江學院為例,分析能源經濟專業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問卷,了解培養效果以及學生對專業能力素養的需求,對能源經濟專業的培養模式提出改進建議。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 能源經濟 培養模式 能力素養
國內的能源經濟專業起步較晚,截止2021年,全國只有16個本科高校開設了能源經濟專業[1]。應用型高校設立能源經濟專業,不能僅僅參考模仿研究型大學能源經濟的培養模式,還應該考慮地方經濟發展對能源經濟專業人才的需求,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提升人才培養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契合度[2]。
一、能源經濟專業培養模式現狀分析
(一)專業課程設置
京江學院能源經濟專業課程為39課時,占比23.08%,實踐環節為36課時,占比21.30%。整體來看,大二的課時任務較少,第四學期僅有14個學分的課程,大三的學習任務最重,第五學期理論課程有25個學時。
根據培養目標中的畢業要求,結合培養方案中的課程設計,歸納出四個方向的具體課程,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能源企業經營與管理和能源金融市場這兩個方向是培養重點,不僅學分較多,安排的課程較為全面,而且必修課、選修課和實踐課層次分明。
(二)存在的問題
1.學時分配不合理
大三的課程較多,而學生大三學習壓力較大,精力分散。大二的學生,學習積極性強,時間充足,是參與比賽和科研項目的黃金時期,但是專業課程主要從第五學期開始,導致學生掌握專業知識較晚,因此雖然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較高,但是能力明顯不足。
2.部分課程安排不合理
能源政策與法規和能源產業發展這兩個方面的課程學分較少,均只有7個學分。此外,大部分實踐課程的教學時間都在理論課程之前,導致學生在實踐課程中對理論知識掌握不足,實踐課程效果大打折扣。
3.實踐課程教學效果較差
實踐課程大多安排在期末考試之后,且考核要求較低,學生對實踐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部分實踐課程實際教學成果較差,據調查,大部分學生認為實習內容單一又枯燥,實習過后學生并未對能源企業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導致許多學生對實習產生質疑。
二、問卷調查及結果分析
(一)問卷設計
針對學生能力素養培養存在的困境,設計了問卷進行調查,主要以網絡形式進行發放,僅針對京江學院能源經濟專業19-21屆畢業生,共收回有效問卷87份。問卷調查主要包括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第二部分:畢業生對專業的看法。
第三部分:能源經濟專業人才培養需要具備的技能,本部分以李克特五分量表的形式展現,按照1-5分對選項進行打分,1分為最不需要,5分為最需要。
(二)問卷結果分析
1.基本信息
共收回87份有效問卷,其中19屆37人,20屆21人,21屆25人,占19-21屆總畢業人數的46.28%。根據圖2可知,87名畢業生中,有13人是碩士在讀,有23人處于待業狀態,另外51人本科畢業后處于就業,由此可見,京江學院能源經濟專業目前的就業情況不容樂觀。
根據表2可知,學生認為能源經濟專業目前的社會認可度較低,均值只有1.72分,就業的困難程度較高,均值達到4.17分。學生的就業情況與能源經濟專業關聯度較小,得分僅1.65分,且學生認為能源經濟專業對他們工作并未產生較大的幫助,可見現行的培養模式對學生就業幫助較小,培養效果不明顯。
2.能源經濟專業人才培養需要具備的技能
結合社會對能源經濟人才的需求、學校的培養方案以及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偏好,將能源經濟專業人才的素質總結為五個方面,進一步對五個能力素養進行分析,得分普遍較高,均大于3.5,具體得分如表3所示。
三、對策與建議
(一)優化課程安排
針對不同的培養目標,制定完善的培養路徑,避免出現課程內容大量重復現象。適當提前部分專業課的時間,及早讓學生了解專業知識,有助于學生在大二的黃金時間參與科研立項、節能減排等,將理論知識轉換為實際運用,提高學習效果。
(二)提高實踐課程重視程度
豐富實踐課程的形式,一方面組織學生參觀能源企業,讓學生對能源企業的生產和管理有初步的認識和了解,另一方面,與企業建立合作關系,設立教學實踐基地,積極引導學生走向社會,讓學生真正了解社會對能源經濟人才的需求方向,為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制定正確的方向。
(三)完善課程設置
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社會對能源經濟人才的需求,增強理論課程的技能性,開設諸如《經濟分析及其Python應用》等課程,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數據處理和模型構建、分析的能力,也可以將理論知識進行實踐,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參考文獻
[1]齊雁,刁璟璐.“能源經濟”發展前景預期及能源經濟專業人才培養規格分析[J].經濟研究參考,2016(56):44-50.
[2]楊捷.本科能源經濟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探索[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8(10):17-18+24.
作者簡介:趙晶,(1993.10-),女,江蘇泰州,江蘇大學京江學院,教師,碩士
基金項目:江蘇大學京江學院2020發展研究課題“應用型本科能源經濟專業技能型人才內涵式發展模式研究”(項目號:2020JGYB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