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昌俊
【摘要】新課改理念下,初高中數學教學銜接尤為重要,是保證高中生數學學習效果的有效措施。但是實踐中一些教師對這一教學不夠重視,只注重講解基礎知識和技巧,這使得很多學生進入高中后無法適應更高層次的學習要求。因此,初高中數學教師需要注重銜接教學,基于核心素養根據初高中兩個階段的數學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學生差異進行教學,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銜接。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高中;數學;教學銜接
引言
初中生進入高中學習后,由于課程難度不同,會發現在高中學習數學并不像在初中學習數學那么容易。高中數學知識是乏味和無趣的,這導致許多學生出現不同程度的成績下降。因此,迫切需要高中數學教師有效鏈接初中和高中數學知識,減少學生的不適感,使學生盡快提高高中數學水平,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一、滲透數學思維和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發展是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自主學習能力是關鍵,包括積極反思、主動學習等。基于核心素養的理念,教師要堅持教書育人的教學原則,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讓學生獲得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獲得知識的能力。這樣,學生進入高中學習后,在面對更多抽象、難度系數更高的數學知識時,就能夠充分展示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主動獲取新知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有效運用數學思維和方法,能夠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提高新的動力。教師可以將實踐中的數學思維和方法融入教學中,提高學生適應高中數學學習的能力。例如,在教授“一元二次方程”時,教師可以運用數字和形狀相結合的思想,讓學生在分析這類問題時,用圖形直觀的表達不同變量之間的關系,從而有效解決這個問題[1]。
二、系統學習初高中數學教材
基于核心素養的初高中數學教學銜接,教師要對初高中數學教材進行系統的研究。首先,教材是數學知識和教學內容的主要載體。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引入,初中數學教材的復雜程度有所降低,但這可能會導致學生數學基礎知識不扎實,無法打下堅實的基礎。高中教材是以模塊化結構進行教學,一些高中數學教師對初中數學教材不熟悉,無法知悉學生的數學基礎。其次,初中階段的數學教材內容比較少,題型比較簡單,課堂課時比較充足。教師有充足的時間講解相關知識,學生也可以有針對性地復習鞏固。但是,在高中階段,學生會遇到很多難吸收的新知識。學生在課堂上發現難以消化的內容時,往往不能繼續跟隨教師進行學習,造成學習的卡殼,從而導致學習困難。比如二次函數、二次不等式、二次方程的關系,初中就不需要分析根和系數的關系,這類題也僅限于常規的、不太復雜的應用題,但到了高中,這些知識點就成了重要的內容。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數學教師必須真正落實在銜接初高中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維方法的講解,處理好初中與高中的教學關系問題。
三、加強教學過程的銜接
1.復習式導入
學生在初中掌握的數學知識,可以為他們在高中學習數學知識、尋找新舊知識的聯系、圍繞新課程進行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師可以進行復習式導入,以激發學生思維,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研究二次函數、二次方程和不等式時,可以從類比函數的角度看線性方程和不等式的解題方法;學習單調的函數時,可以從初中的一次函數、二次函數、反比例函數為基礎,從特殊到一般規律的講解,幫助學生掌握一般函數的單調性;在指數學習中,可以從初中的平方根和立方根開始,逐步擴大所有實數的指數范圍,為以后學習指數函數打下基礎。
2.通過問題情境導入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學習來自思考,思考來自問題。在數學教學中,學生的學習創造力源于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問題是探索性學習的起點。這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中科學智能地創建問題,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思考解決問題時保持高度精神集中。通過問題情境導入教學,使學生能夠積極探索問題,提高課堂情境導入的有效性,以便學生可以通過關注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新知識。數學課本只是幫助學生學習的拐杖,要加上豐富而充滿活力的現實生活,需要教師的視野離開學校去尋找,發現和積累豐富的知識。例如,在數列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自主合作學習,提出等比數列與等差數列的性質有什么不同等問題,給與學生足夠的學習時間,使學生對等比數列、等差數列等有個基礎的認識,進而結合教師的講解,有效提高學習效率[2]。
四、通過實踐活動開展教學,創新數學教學模式
高中數學課堂要生動有趣,鼓勵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其中高中數學更注重學生的實踐,學生可以通過實踐活動獲得很多知識和經驗,但是傳統的教學常常限制學生的活動,填鴨式的教學降低了學生參與的熱情。因此適當地使用高中數學實踐活動開展教學可以為學生的積極思考創造一個充滿挑戰的環境,并為學生提供符合知識標準的多種學習途徑,從而促進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發展。例如,在統計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收集班級同學的身高、體重等信息,進行數據統計并分析,通過隨機抽樣、用樣本估計總體等知識,進行自主合作學習,提高學生對統計知識的認識,提升學習效率[3]。
結論
綜上所述,教師要針對初高中數學學習的不同,對學生進行高效的教學,幫助學生完成初高中數學學習的銜接,提升學生數學學習水平。在基于核心素養的初高中數學教學銜接中,教師要積極采取滲透數學思維和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系統學習初高中數學教材、加強教學過程的銜接、通過實踐活動開展教學,創新數學教學模式等策略,有效提升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
【參考文獻】
[1]潘柳斌.新課標下高中數學教學應如何搞好初高中數學知識的銜接[J].中學課程資源,2020(05):45-46+72.
[2]曹存然.初高中數學銜接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成才之路,2020(10):134-135.
[3]王大有.初高中數學教學的區別與銜接方法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0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