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
摘要:新時期中等職業學校由于自身特點,班級學生的管理方面存在著現實困難。而學生自我管理在班級管理中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在國務院提出“職教二十條”的背景下,通過教師角色的轉換、學生自我管理意識的培養、明確學生自我管理的目標以及班集體的自我管理機制的創建使學生逐步學會自我管理,讓他們成為班級管理的真正主人。
關鍵詞:職教二十條;中職學校;中職學生;自我管理
一、新時期職業教育改革背景
國務院發布《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下稱“職教二十條”),把奮力辦好新時代職業教育的決策部署細化為若干具體行動,提出了七個方面二十項政策舉措。“職教二十條”提出,到2022年,職業院校教學條件基本達標,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向應用型轉變,建設50所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和150個骨干專業(群)。“職教二十條”是對職業教育的一次重大考驗,中等職業學校的職業教育改革必須在黨和政府領導下,統一指揮、統一部署、統一行動;由于中職學校自身組織的特點,中等職業學校的職業教育改革還有一定特殊性、復雜性,種種情況交織,讓中職學校的治理能力經歷著全方位考驗。因此,班級學生自我管理在班級管理中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
二、新時期中等職業學校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
班級管理是學校管理的最基層組織,因此,職業教育改革背景下的班級管理成為落實“職教二十條”的重要保障。然而,由于中職學校生源的特點,中職學生知識文化薄弱、自我約束能力差、行為習慣差等等,教師的班級管理已經在原來的基礎上更嚴峻。所以,學生自我管理創建,在老師監督和引導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給學生創造更多展現自我、鍛煉自己的平臺、有意識地組織學生參與班級事務管理中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注重培養學生自覺、自主的意識,使學生逐步學會自我管理,讓他們成為班級管理的真正主人。
三、新時期提高中等職業學校班級學生自我管理的措施
落實“職教二十條”是學校工作中重中之重,在認真落實、執行上一級文件精神的同時,提高學生班級自我管理是十分重要的,我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措施來提高班級學生自我管理。
(一)教師角色的轉換
教師必須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助性指導的原則,自我管理并不是教師放手不管,而是在教師的監督和引導下,在教師充分尊重學生自主性前提下,引導學生班干部去管理自己。同時教師是協調者,去協調班干部與學生之間的矛盾關系,以確保良好的課堂秩序。
(二)學生自我管理意識的培養
自我管理能力是學生在自我教育活動中形成、發展和表現的,激發學生自我管理的動機,保護學生自我管理的愿望,培養學生自我管理的意識是非常重要的,為了培養和提高他們的自我管理意識,在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要對學生進行學習和生活的獨立性教育,因為中職學生依賴性很強,行為習慣差等自身特點,致使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失去了培養獨立性的機會。
2.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他人和班級的關系。學生的自我管理并不只是管理自己,而要對自己、他人和集體全面負責。也就是要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克服個人主義,使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植根于集體之中。
因此,要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條件,如利用電子白板、班會、黑板報、宣傳欄、晨會等向學生正面宣傳,引導學生觀察、體驗社會生活,追求高尚情操、不斷提高自我管理的意識。
(三)明確學生自我管理的目標
學生自我管理目標明確與否直接影響管理工作的效果,是制定學校管理目標的重要依據和出發點。鑒于目前中職學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實際剖析,學生自我管理工作的目標應該是:端正教育思想、加速管理改革實現學生管理的科學化。為培養和造就能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能獨立思考,有獻身精神,有開拓創新精神,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中職學生,創造最優化的成才環境和成才條件。
(四)學生自我管理機制的創建
在中職班級管理中都存在一批自我管理意識很強的學生,也存在一些缺乏合作意識、自我管理能力較差的學生,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主要是他們的意識和行為還沒能達到統一。因此,引導全體學生經過思考、討論、交流、總結、發現自身和班級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力求建立健全班級管理機制。
1.精心選拔一支高效率的班干部隊伍
班干部是一個班級的核心,一支強有力的班干部隊伍有助于一個班級形成良好的班風、班紀和良好的學習氛圍。所以,班干部要做到積極向上,正直熱情,熱愛集體,樂于助人,團結同學,有奉獻精神,責任感強,能在同學中起到帶頭模范作用,具有感召力和集體凝聚力,還要有一定的組織和管理能力,有辨別是非的能力,能處理好工作和學習的關系。
2.實行“班長負責制”
教師首先應教育學生牢固樹立自己是班集體的主人,是這個集體的一份子,應該群策群力地搞好集體的觀念。其次應充分發揮他們在自我管理中的主導作用,盡可能地讓所有學生都參與班級管理。教師可實行班長、值周班長、值日班長三級班級管理體系。值周班長由班長以外班委輪流擔任,值日班長由全班學生輪流擔任。班長對班級負責,值周班長除對所值周負責外還對具體班委工作負責、值日班長對當天班級所有工作負責。
3.制定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
在班級管理中班級規章制度,是建立自我管理的標桿。班級里一定要有一套完善的規章制度,這樣工作才有依據,用墻上的規章制度來代替教師的說教。學生犯錯誤后能公正處理,做好事能公正獎勵。有了賞罰制度,學生的心中有所敬畏,學生行為才會增強自覺性。班級規章制度由學生自行制定,要與學校的校規、校紀相一致。可以在班會上讓學生討論,由班干部組織學生舉手表決,發揚民主,師生充分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制定出學生生活、學習等方面,全體同學認可的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以保證學生自我管理有章可循。從課堂紀律、自習紀律、考勤制度、值日安排等方面,由學生參與建章立制。對此學生們反映強烈、積極參與,使班級各項日常管理工作條理化、規范化。
4.建立健全班級民主量化管理制度
班級民主量化管理制度應該本著民主的原則,在班級制定的規章制度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管理制度。實行操行量化考核,操行量化實行滿分制,學期過程中按照班級的規章制度對每位學生予以獎扣分,學期結束每位學生的得分將成為學期操行等級評定及評優的依據。在班內實行民主量化管理的平臺,把管理自己、教育自己的權利還給學生。在健全的班級民主管理體系下,學生享有管理自己、教育自己的權利,能形成班級特有的制度文化。
四、總結
班級自我管理就是使學生成為班級的主人,教師要做好宣傳教育、使學生養成遵規守紀的習慣,要不斷學習摸索、研究學生特點、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教師要起好調控的作用,把握好節奏和度,協調好學生間的一些矛盾。創設適宜的內外環境、使班級自我管理工作有條不絮、順利開展下去。
參考文獻:
[1]郭亞煕.讓規則代替嘮叨.《基礎教育》.2005(5)
[2]薛美紅.談職校班集體學生自我管理模式的建構.《考試周刊》.2009.(42)
[3]方國慶.淺談高職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養.《中國專業技術教育》.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