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勝
摘要:數學課程的教學在小學甚至更高階段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要求教師從小學開始就注重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為學生的未來打下良好的數學基礎。為此,對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策略進行了研究,以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數學本身具有強烈的理性思維特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點,學生能夠更好地融會貫通,靈活運用。小學教育既是學生數學學習的初級階段,又是培養思維能力的黃金階段,需要教師在解決難題的同時,注重學生的培養,為培養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數學人才,必須具備數學思維能力。
一、促進學生對數學內涵的認識,培養數學思維
數學是思想上的重要啟迪,它對學生將來的學習生涯有很大影響。教師只有確立清晰的教學目標,不斷優化和完善教學方式方法,促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引學習中,深刻把握數學內涵,提高學生數學素質和數學能力。在數學思維的指導下,通過對具體的數學方法的指導,不斷改善學生的知識理解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學會自主解決難題。首先將數學思想和方法相整合。在教學中教師要明確教學方向,將教學任務與思想方法相結合,使學生的思維方式更加簡潔有效,通過對知識進行推理和分析,迅速找出解題方法。比如,教師在教學“簡易方程”這部分知識時,可以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加深學生對對等式意義的理解。利用方程思想開展例題講解,可以促進學生解題能力的提升,讓他們更好地去驗證和推理這一思想觀點。其次要發展學生思靈敏度和深度,在實際解題中尋找更加簡單有效的方法,逐步培養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
二、教學活動的游戲化,培養數學思維能力
小學生的思維活動更為豐富,注意力集中、自我控制的能力較強,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形式能吸引學生的注意,保持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教學設計中,游戲化教學是一種更為有趣的教學活動,它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教師能夠合理安排游戲教學的時間和內容。比如,在“數學廣角-推理”課中,老師可以將猜謎游戲作為課程內容。教師可將珠子藏起來,引導學生猜珠子的顏色,呈現簡單的推理方法,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推理的實際運用,掌握后逐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三、利用小組合作教學法,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鑒于不同學生思維能力的差異,在課堂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應制定小組合作教學法,使學生加深集體自主學習的學習與學習。在小組活動中,教師應根據教材內容合理分組,讓學生在小組活動中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多語境發散思維能力,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和質量。比如,在課堂上向學生講解知識內容的“概率與統計”部分時,教師要在講完基礎知識后,讓學生分組統計某一生活事件,了解其特征。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課堂上統計學生的生日或家庭成員地址統計。老師應該讓學生在小組活動中明確自己的分工,并結合收集到的內容來論證自己的收獲,你在資料收集與統計中需要注意什么問題。教師將學習任務分配給學生之后,要求學生在小組內做簡單的分工,如誰負責采集數據,誰負責數據的分類整合等,這些都需要學生在小組工作中建立發散思維。既有利于學生更加靈活、聰明地學習,又有利于促進學生思維水平的有效提高。又比如,在課堂上向學生講解“生活中的比”知識的內容時,教師仍然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深入生活,收集生活中的一些比例,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能力去理解和觀察,并積極收集生活中的一些現象,不僅可以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的應用,還可以幫助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提高思維,多角度學習和記憶相關知識,鍛煉學生多方面的思考能力,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聯系生活實際,加強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
數學是一門可以應用于現實生活的學科,這就意味著數學與現實生活有著必然的聯系。實踐操作促使學生靈活思考,真正加強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數學教師要做的就是從教科書中提取出相關的信息和生活要素,把它們延伸到現實生活中,通過生活實例來推動教與學的全面融合,使學生聽得津津有味的同時,專心思考,認真探究,也能有效地降低題目的難度和理解難度。另外一個好處就是把課堂教學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從另一角度去看待和分析問題,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潛能。這樣,數學教師就可以放心大膽地把教學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甚至可以利用這一方法和方法加強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相信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結束語:小學數學是培養學生良好數學思維品質的重要學科。身為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探索、創新與學生學習需求相適應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數學教學水平,發展學生優秀的數學思維和學習習慣,是提高數學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張儀榮.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小學生(中旬刊),2020(11)
[2]張永生.試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