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立德樹人是我國教育的根本任務,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指標體系是教師制定教學目標的依據,是培養學生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以及關鍵能力的關鍵。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必須通過課堂教學來實現,教師如何基于物理核心素養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并且行之有效地開展教學實踐成為教師首要解決的問題。文章首先從物理核心素養的概述入手,具體指出高中物理教學的現狀,闡述基于學科核心素養下高中物理教學目標的設立原則,最終總結基于學科素養視野下高中物理教學目標完成策略,為當前教師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學科素養;高中物理;物理教學;教學目標
一、 引言
新時代的教學更加注重對學科素養的培養,教師從知識本位走向核心素養的時代成為全球性的教育趨勢。教師要注重跟隨物理核心素養的內涵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展開具體的教學設計,從而落實“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提升物理教學的質量。
二、 物理核心素養的概述
物理核心素養是物理學科本質和育人價值的具體體現,是對課程目標的提煉和升華。物理核心素養對高中物理教學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教師能夠根據物理核心素養的內涵做出針對性的調整和指導,引導學生通過物理學習,逐步形成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需要的正確價值觀念和關鍵能力。
物理核心素養主要包含四方面的內容,分別是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以及科學態度與責任。物理觀念是物理教學的核心,是指學生從物理學視角對物質、運動以及相互作用等知識的基本認識,是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問題的基礎。科學思維是指學生在物理學習上的創造性見解和品質,包含模型建構、科學推理、科學論證以及質疑創新等多個要素,包含學生對自我知識的檢驗和修正能力。科學探究是指學生對物理問題的猜想、假設、設計、實驗過程,是學生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是學生對學習過程交流、評估和反思的能力,包含問題、證據、解釋、交流等多個要素。最后,科學態度與責任是學生對物理學科本質的認識,包含科學本質、科學態度、社會責任等多個要素,是學生物理觀念和科學思維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三、 高中物理教學的現狀
(一)教學目標設定不合理
現階段,高中物理教學目標設定不合理,教學效果存在偏差是最大問題。傳統的物理教學從教學計劃、教學大綱、題海戰術三方面出發制定教學目標。重知識、輕能力的教學目標不再適應于教學發展的需要,物理教學的發展以及教師對自身的定位不明確,導致教學目標的設定不合理,不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忽視了對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培養,扼殺了學生的物理創新思維,影響教學質量。
(二)學生和教師缺乏溝通
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是物理教學必不可少的環節。根據實際的教學研究發現,很多教師在教學中缺乏和學生的互動交流,沒有針對課堂中講解的知識設計互動環節,通過提問、活動、游戲等多種形式增進和學生溝通交流,檢驗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情況,而是仍然以知識講解為中心,沒有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導致課堂提問等環節達不到應有的效果,不利于教師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影響教學發展。
(三)實驗教學形式化嚴重
實驗教學是高中物理教學的重要內容,是培養學生科學探究意識的重要途徑。然而,物理教學在實驗教學中過于重視形式,沒有注重學生在物理實驗中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在教師提供的實驗模板下開展實驗學習,沒有創新思想,也沒有實驗的主動權,與實驗教學的初衷背道而馳,降低了實驗教學的效果。
四、 基于學科核心素養下高中物理教學目標的設立原則
一方面,分析教學背景是制定教學目標的前提。基于學科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目標的制定必須緊密結合教學背景,從課程標準、教學內容以及學生情況三個方面出發確定教學目標,以保證教學目標的合理性,為教學指明正確的方向。物理課程標準規定了物理課程的性質、課程目標、內容目標以及實施建議,因此教師需要重視對課程標準的分析。教學內容不單單指的是交流中的內容,還要包含對所教內容的深入和拓展,具有重要的教學價值。最后,學生的情況是教學目標設立的關鍵,是教學的出發點,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過程中要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展開教學,圍繞學情設立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以保證學生學習的效率,提升物理教學的質量。
另一方面,物理核心素養是制定教學目標的關鍵。教學目標是指教學在教學中師生預期達到的學習結果或是標準。確定教學目標除了分析課程標準、教材、學情等方面的情況以外,教師還要注重對物理核心素養的分析,用清晰規范的行為動詞細化教學目標,緊緊圍繞“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以及科學態度與責任”四個方面明晰教學的主線,針對學生的認知發展制定教學目標,突出教學的重難點,以根據教學目標制定科學有效的系統方案,構建高效物理教學課堂。
五、 基于學科素養視野下高中物理教學目標完成策略
(一)創設教學情境,培養物理觀念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理念”,他主張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倡導教師始終做到“教學做合一”。生活和教育的關系密不可分,高中物理教學也必須要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出發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從生活經驗出發感受物理知識,落實“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與此同時,教師要注重創設的情境應該緊緊圍繞物理教學的內容,充分聯系學生,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幫助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情境下更好地進入物理學習的狀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促進教學高效發展。
以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冊(2019版)教材為例,當教師在講解《超重和失重》這一章節的內容時,教師會帶領學生通過實驗認識超重和失重的現象,理解產生超重、失重現象的本質。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認識超重和失重現象,教師可以從學生日常生活出發,為學生理解生活中的超重和失重現象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例如,當人們靜止乘電梯時,電梯沒有發出聲音,但是當電梯開始啟動時卻發出了超重警報。這便是教師可以切入的教學點,教師可以以生活中的“電梯現象”為基礎帶領學生展開實驗,幫助學生在實驗中理解生活現象,更好地理解超重和失重的本質,更好地完成物理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物理綜合能力的發展。
(二)引用問題教學,培養科學思維
思維培養是從解決問題開始的。為了更好地落實高中物理教學的目標,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思維,教師要充分借助問題教學法展開教學,引入問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帶領學生根據問題展開進一步的思考,從而引導學生利用舊知識來學習新知識,解決新問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問題的設置直接影響問題教學的效果,故問題設置要緊扣教學目標,層層遞進,針對教學的重難點提出具有邏輯性和針對性的教學問題,讓學生能夠在自身物理學習的基礎上展開知識的探索,便于教師更好地把握教學的節奏,提升物理教學的質量。
以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冊(2019版)教材為例,當教師在講解《牛頓第一定律》這一章節的內容時,教師需要帶領學生理解牛頓第一定律,指導慣性的相關概念,并且能夠用慣性解釋一些現象。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教師可以在開篇就向學生拋下一個導入問題:“有人認為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才能運動,沒有力的作用,物體就要靜止在一個地方。因此,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你們覺得這個說法正確嗎?”在教學前設立這樣的導入問題,幫助學生利用自己所學知識說明自己的想法,教師再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出正確答案,在課程開始前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良好的物理核心素養,更好地落實物理教學目標,提升教學質量。
(三)重視實驗教學,推進科學探究
物理課程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課程。物理實驗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探究能力,幫助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感受物理的魅力,化抽象為具象,在學生親身參與的實驗學習中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為了更好地落實物理教學的目標,教師要注重尊重學生在物理實驗中的主體地位,做到實事求是,讓學生親身參與在物理實驗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思考動手能力,這對學生今后的物理學習具有重要的意義。
以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冊(2019版)教材為例,當教師在講解《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這一章節的內容時,主要通過實驗教學來幫助學生理解速度和加速度成正比,與質量成反比的物理規律,通過具體的實驗幫助學生體會實驗過程的科學性和完整性,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參與到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關系的實驗設計思路中,組織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通過完成物理實驗,做好記錄,從而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更好地落實物理教學目標,發揮實驗教學的最佳效果。
(四)善用物理學史,培養科學態度
物理學史展現了物理的發展歷史,充分體現了物理學科的科學態度和求真精神,對于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責任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物理學科作為一門抽象性很強的學科,教師教學時間短,學生學習任務重,很多教師沒有時間過多的為學生講解物理學史,導致學生沒有體會到物理學家探索物理規律的過程,也難以感受物理發現的艱辛,從而難以真正理解物理,只是模式化的記憶和使用,不利于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發展。因此,教師在物理教學中要善用物理學史,充分抓住講解物理知識的機會,讓學生積極探索物理概念和規律的來源,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更好地完成物理教學的目標。
以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冊(2019版)教材為例,當教師在講解《牛頓第三定律》這一章節的內容時,主要帶領學生從物理知識方面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關系,讓學生通過實驗來明確牛頓第三定律的內容。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物理實驗的作用,教師可以通過牛頓第三定律的物理學史講解來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物理,讓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學會研究物理學現象、總結規律和方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更好地落實物理教學的目標,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六、 結語
綜上所述,教學目標的設立是物理教學必不可少的環節,制約著教學的效率。隨著核心素養的提出和發展,以培養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為主的教學目標成為廣大物理教師首要思考的問題,同時如何針對學生學習展開教學,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也是教師需要認真斟酌的關鍵問題。
為了更好地落實“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提升物理教學效率,教師要注重從具體的教學情境入手,結合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來展開教學,幫助學生形成對物理知識的整體認知,促進學生物理綜合素養的發展,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張倫洋.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物理教學目標的制定[J].中學教學參考,2021(21):56-57.
[2]王瑞.信息技術支持下的高中物理教學模式構建及其教學質量評價研究[D].漢中:陜西理工大學,2021.
[3]龔春燕.新課改下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1(18):57-58.
作者簡介:
劉英俊,陜西省西安市,陜西西安交通大學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