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晶
摘 要:古詩詞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古詩詞具有深刻的意蘊和內涵,能夠給人以美的享受。但古詩詞內容與當今的語言習慣存在一定的差異,導致學生很難理解古詩詞的真正內涵。因此,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古詩詞的學習情境,讓學生通過情境理解古詩詞,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想象能力、分析思考能力,文章就此展開論述。
關鍵詞:古詩詞;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36-007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6.039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環節,古詩詞教學歷來都是重難點問題,傳統層面單一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對古詩詞進行學習和認知。而將情境教學法融入古詩詞教學環節,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情境中感悟古詩詞的內在含義,可以有效提高小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程度,提升小學生的語言核心素養。
一、信息導入,創設情境
隨著信息技術水平的不斷滲透,信息技術與小學教學的融合度也越來越高,它的融入為小學生的學習提供了較多便利條件。由于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較弱,形象思維能力較強,尤其在學習古詩詞的過程中,由于古詩詞內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不便于學生理解,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集音、形、影于一體的優勢,將古詩詞的教學內容以動態、靜態畫面及聲音的方式為學生呈現,并通過這種畫面性較強的方式為學生營造古詩詞學習意境,使學生能夠通過畫面體會到古詩詞的美,也可以為學生營造古詩詞學習的代入感,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1]。教師可以對古詩詞的內容進行分解,將每一句話的內容分別以圖片的形式為學生展示,讓學生根據圖片的內容理解古詩詞的每一個句子,然后以動態畫面的方式,將整個古詩詞的整體含義進行表述。這種既逐級分解又總體整合的情境創設模式,能夠確保學生精準細致地理解古詩詞的內容,也可以讓學生在相對應的情境中更加精準地理解每一句詩詞的含義,從而凸顯信息技術背景下情境教學的重要作用和價值。
二、多元閱讀,體會意境
閱讀是學好語文知識的前提基礎,尤其對于學習古詩文而言。由于古詩文具有較強的節奏韻律感,可以通過多元化的閱讀促進學生理解古詩詞的含義。閱讀的方式有很多種,包括略讀、細讀、齊讀、表演讀等,教師可以結合古詩詞的教學內容與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為學生設置相應的閱讀方式,以確保學生能夠通過閱讀更高效地理解古詩詞內容,體會古詩詞意境,讓古詩詞的內涵及情境通過閱讀得以體現。在閱讀環節,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單獨朗讀,目的在于讓學生對整首詩的內容有一個直觀的了解,也可以通過自主閱讀培養學生的語感,然后讓學生進行自主默讀即細讀,這一階段可以對古詩詞的內容進行進一步認知,體會古詩詞的含義。在學生經過自主朗讀和默讀后,會對古詩詞的內容形成大概的了解,消除對古詩詞的陌生感。然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古詩詞齊讀,這種學生共同大聲朗讀一首古詩詞的模式,能夠有效營造出古詩詞的情境,也能夠激發閱讀者的共鳴,使學生在齊讀的過程中有身臨其境之感。在接下來的環節,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古詩詞的具體含義,增強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能力。最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表演讀,可以讓學生誦讀古詩詞中的一句話,但要注意將句子的情感進行完整展現。古詩文的內涵豐富意蘊深遠,雖然每句字數有限,但仍需通過朗讀體現出古詩文的情境。表演讀在閱讀后期環節的有機融入,是對閱讀進行的升級,由于表演讀增加了感情色彩,因此會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古詩文的情感,增強學生學習古詩詞的人文情懷。
三、抓住意象,解讀重點
古詩詞的意象是作者在創作古詩的過程中,將外在的客觀事物融入主觀情感后的一種表達。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古詩詞,應從理解古詩詞的意象開始,這有助于學生對古詩詞的具體內涵進行更進一步的學習[2]。應該注意的是,意象是一個整體性的內容,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以整篇詩詞為單位,在整體層面捕捉詩詞的意象,避免單獨理解詩詞中的某一個詞或某一句話,這會使詩詞的整體意象被破壞。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閱讀和學習古詩詞后,對古詩詞的意象進行大概繪制,以圖案的方式展現出古詩詞的意象,這會使學生在動手創作的過程中,更加清晰高效地認知古詩詞的意象,便于理解古詩詞的學習重點。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將繪制的古詩詞意向圖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展示,并配以與古詩詞內容相符,與古詩詞意象相契合的音樂作為背景樂,從而更進一步凸顯古詩詞的意象之美,在學生進行自主創設的過程中,也能夠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學生感受到自主學習的樂趣,既降低了古詩詞的教學難度,也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教師還可以將學生繪制的古詩意向視頻圖利用多媒體進行播放,使學生逐一欣賞其他同學的作品,感受作品中的情境,也可以在這一過程中完成對古詩詞的再次梳理,鞏固對古詩詞內涵實質的認知。
四、融合場景,展開想象
小學生的自主思維意識缺乏一定的完善性,教師需要為學生設置古詩詞學習目標,使學生的學習更具針對性。為提高學生對古詩詞意境的體會能力,教師可以融合古詩詞的情境描寫內容,對古詩文的情境進行感受,以此體會古詩詞的表達意境。古代詩人在創作古詩的過程中,大都借外界景色描寫抒發自己的情感,同時也會融合一些對外界事物的看法,構成古詩詞的大體內容。由此可見,古詩詞的創作場景也是詩人創作表達情感的載體,教師應引導學生在理解場景描寫的基礎上,去體會詩人的表達意圖,進而體會古詩詞的表達情境。此外,每一首古詩詞都有一個詩眼,通常都是一個詞或一段話,這也是古詩詞的主旨內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學習整首詩的大概含義后,去尋找詩眼,并以詩眼為依據拓展想象,根據詩眼去體會整首詩的內容。也應讓學生將詩眼與整首詩的寫作場景相融合,體會詩眼在場景中的運用,這也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自主思維意識,使學生可以從不同角度,結合詩詞主體去理解詩詞內容,也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刻地感悟古詩詞的意境,讓學生在情境氛圍中,提高古詩詞學習能力。
五、拓展內容,強化理解
小學語文教材都是精心選編的內容,尤其對于具有傳統文化代表性的古詩詞內容,更是內涵豐富,意蘊深遠。同時,古詩詞的內容也都涵蓋了詩人的生平經歷、內心情感,也與當時的社會背景具有較強的關聯性,也在內容中構建了古詩詞的情境。因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古詩詞的意境中去體會古詩詞的魅力,進而嘗試體驗作者創作古詩詞背后的情感經歷,以及當時的創作背景,這有助于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能力。同時,教師也應從理論層面對學生講解古詩詞創作者的情況及作者創作古詩詞的意圖。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將教師講解的理論知識與學生對古詩詞的自主理解進行對比,并分析出其中的差異和共性,從而使學生了解到自主分析中存在的不足,并進行及時改正。但也應注意,學生也會在分析作者及創作背景的過程中,產生不一樣的思想,這種想法未必是不正確的,教師應根據學生的想法進行評定,對于其中具有邏輯思想的想法加以鼓勵,以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六、綜合考查,系統測評
任何一種教學方式除了要傳授學生學習能力之外,也應將關注點放在考查測評方面,以此為學生構建體系化的古詩詞學習空間,確保古詩詞學習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考查可以從學生自評、生生互評、教師點評三個層面導入,且考查內容也應注意多元化,包括學生對古詩詞的意境理解能力、自主創設詩詞意境能力、古詩詞背誦能力、古詩詞的理解能力、紙筆測試結果等[3]。只有通過多元化的考查,才能精準反映學生的古詩詞學習能力,也可以確保教師根據學生的考查結果,對學生開展精準化的教學引導,以提高學生的古詩詞學習能力。在古詩詞學習中,理解古詩詞情境是學好古詩詞的前提,教師可以將考查的主要內容設置為讓學生分別以口述和文字表達的模式對古詩詞的意境進行描述,并讓學生根據一首古詩詞,自主創設詩詞的意境。為確保學生能夠更加清晰地理解自己的古詩詞學習情況,教師可以在測評結束后,利用情境教學法展示古詩詞的情境,讓學生與自己描述的意境進行對比,使學生能夠體會到二者的差異,進而對自身的優勢進行發揚,對自身存在的不足進行完善,以達到通過考查的模式,提高古詩詞學習能力的目的。此外,教師也應對學生的古詩詞考查結果進行測評,并對學生進行分層,可以根據學生的考查結果,將學生分成A、B、C三個等級,這有利于在今后的語文古詩詞教學環節,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創設不同的情境教學模式,這種因材施教的古詩詞教學法,也有利于情境教學法在教學中的開展。對于A組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直接將整體的古詩詞視頻內容對這部分學生進行呈現,讓學生能夠完善系統地感受到古詩詞的情境,提高古詩詞學習能力。而對于B組學生,教師可以將古詩詞的內容以圖片的模式對學生進行分步呈現,以循序漸進的模式提高學生的古詩詞認知能力。C組學生認知能力較低,教師可以通過一句話拓展出圖形的模式,從基礎層面逐步提高學生的古詩詞理解能力。以此達到通過考查對學生實行針對性更強的古詩詞情境教學。
總之,古詩詞學習具有一定難度,尤其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情境教學法,為學生創設身臨其境的古詩詞學習情境,使學生能夠在情境中感知古詩詞的深度內涵,簡化古詩詞的學習難度,提高學生的古詩詞學習主觀能動性。
參考文獻:
[1]韋敏.淺議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應用[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20(10):59.
[2]趙芬.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情境教學策略研究[J].傳播力研究,2020(11):158.
[3]顏建軍.情境教學法在小學古詩詞教學中的應用[J].華夏教師,2019(28):23.
[責任編輯 張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