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福
摘 要:計算教學是小學數學課程的重點內容,能夠使學生掌握基本的計算規則,為今后的數學學習打好基礎。傳統的計算教學方法的單一化問題十分顯著,不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因此應對其進行優化,以提高計算教學的實效性。尤其是在核心素養背景下,更應該加強對計算教學的重視,促進學生能力素養的全面發展,培養高素質人才。應該在實踐中對教學各環節進行針對性改進,以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文章對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計算教學的重要性進行分析,提出小學計算教學的問題,探索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計算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計算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36-011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6.059
計算能力是數學學習的基本能力,也是學好數學的基礎與前提。數學這門學科的邏輯性較強,具有嚴密的計算規則,而對于規則的掌握及靈活運用,是提高數學能力的關鍵。以學生自主性學習的激發為重點,逐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是當前計算教學的關鍵。
一、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計算教學的重要性
在《小學數學課程標準》當中,對于學生核心素養做出明確的規定,其中計算能力是重要組成部分,會對學生的運算能力和實踐能力產生直接影響。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學理念和模式發生了較大的轉變,除了應該關注學生的成績外,更重要的是通過教育教學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為社會培養更多的綜合型人才。計算能力是衡量數學教學質量和學生數學綜合素質的重要指標之一,良好的計算能力同時也可以促進其他學習能力的發展。在此背景下開展計算教學,更加有助于彰顯數學知識的價值,體現教學工作的現實意義。教師應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以便為生活問題的處理提供理論支撐,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1]。在計算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為學生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的塑造提供了保障,能夠讓學生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學科的魅力。
二、小學計算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法單一
單一化的教學方法會對教學工作效率的提升形成限制,無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對數學學科逐漸失去興趣。未能在課堂當中凸顯學生的主體性,對于計算知識及其規律的探索不夠深入,在實際應用中存在認知偏差。教師缺乏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學生的學習十分被動。課堂氛圍十分沉悶,計算教學缺乏趣味性,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十分不利[2]。缺乏對先進教育技術的合理應用,也會導致課堂效果受到影響,學生的學習動力不足。
(二)忽視實踐教學
教師對于理論教學的重視程度較高,尤其是以計算法則的教學為重點,忽視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這也會對核心素養的發展造成負面影響。對于知識的形成過程缺乏關注,未能引導學生深刻感悟數學知識,對于算法的理解不夠深入,導致在計算能力的提升上遇到瓶頸。小學階段是學生思維素養形成的關鍵時期,如果教師未能做好理論與實踐的有效融合,將會限制學生的個人成長。
(三)缺乏目標指引
在小學計算教學中缺乏明確的目標,是導致教學工作效率低下的關鍵問題,同時教育教學資源的利用率不高,不符合現代化教育的發展趨勢。教師對于核心素養概念及內涵的認知程度不足,在教學中無法以先進教學理念作為指導,階段性目標和長期性目標的協同性較差,未能從學生的個性發展特點和實際需求出發制訂目標,導致教學工作的系統性和規范性缺失。
三、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計算教學的策略
(一)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的培養應該從小抓起,學生在該年齡段養成的學習習慣,將會對未來學習產生重大影響。很多學生對于數學課程的興趣不高,是導致其學習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在計算能力的提升上遇到困難。為此,教師應該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工作重點,轉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使其在興趣和好奇心的驅動下自主探索計算知識、算理和算法等。要明確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認知需求,將學生感興趣的事物與計算教學融合在一起,消除學生對數學計算知識的抗拒感,在解決計算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到樂趣,進而對后續學習內容進行自主探究。在不同教學環節引入相應的趣味化知識,活躍課堂學習氛圍,增強學生的交流互動欲望。游戲是小學生非常喜愛的教學形式,可以在計算教學當中融入豐富的課堂小游戲,使學生在解決游戲問題的過程中提高計算能力。比如,可以將“擊鼓傳花”游戲和計算教學進行結合,教師作為課堂游戲的組織者,讓學生利用課本進行“傳令”,在“鼓聲”暫停后由接到課本的學生完成計算任務。
(二)明確教學目標
教師應該以明確的教學目標作為指引,優化計算教學方案與計劃,使教學工作的推進更具持續性和長效性。要對核心素養的內涵進行深入了解,協調好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之間的關系,以能力素養的培養作為核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具有針對性的練習題為依托,逐步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找到學生在運算中常出現的問題及認知偏差,從而提高計算的準確性和效率。對于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也是計算教學的主要目標,在完成訓練后應該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和總結,找到計算過程中的規律,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意識及思維。加強計算教學的拓展和延伸,防止由于思維局限性而對學生能力培養形成阻礙。將數形結合思維方法融入日常教學當中,使學生的計算能力得到快速提升。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也是計算教學的基本目標,能夠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教育的不斷發展與改革,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估算能力,同時樹立基本的數學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時能夠從不同角度出發,增強數學知識運用的靈活性[3]。
(三)創設教學情境
良好的教學情境可以為學生計算能力的提升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使其在潛移默化當中受到熏陶,激發自主學習意識。尤其是計算教學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和邏輯性特征,在教學情境下對于數學知識的呈現更具直觀性,能夠幫助學生降低理解的難度,加深對知識的記憶,提高實踐運用能力。在創設教學情境時,應該遵循豐富性、趣味性和多元性原則,通過豐富的情境將學生帶入學習狀態當中,避免在學習過程中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情境創設方式也具有多樣性的特點,教師應根據具體教學內容加以合理選擇,提高教學方法的適用性。信息技術與計算教學的融合,是創設教學情境的有效途徑,在圖片、音樂和視頻的多元背景下,學生的情感態度會受到正面引導,從而主動參與計算知識的學習。信息化教學符合現代化教育發展的趨勢和潮流,同時滿足了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比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播放動畫視頻,讓學生數一數一共出現了多少個小兔子,并在數一數和計算的過程中進行思考,將抽象的教學內容以直觀化的形象展示出來。
(四)聯系實際生活
數學是一門與生活聯系十分緊密的學科,因此在教學中也應該以生活化教學為重點,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核心素養。尤其是在傳統教學當中,學生對于計算知識和算法的認知程度不足,與數學學科產生了較大的距離感,從而導致課堂學習效率的質量受到影響。從生活中提取相關素材應用于計算教學當中,能夠消除學生在學習中的疏離感與陌生感,認識到數學計算在生活中的用途。將生活中的現象與計算教學內容相融合,能夠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其在處理數學問題的同時對生活進行反思和總結,提高社會適應能力,這也是素質教育背景下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4]。生活化教學應該與學生的認知特點相契合,避免用學生未能接觸的事物來教學,而應從身邊的小事入手對生活化資源和素材進行整合,充分發揮其在教學中的價值。在生活化場景中,學生能夠獲得沉浸式的體驗,同時體現數學學科的教育價值。在此過程中,應該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使其在解決生活問題的同時提出自己的問題,增強其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意識。
(五)實施分層教學
分層教學法的應用,可以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定相應的教學目標,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既定目標下不斷努力,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認知水平進行分析,確保分層的合理性,幫助學生更加全面地認知自我,在教師的引導和啟發下掌握基礎知識,提高計算能力。尤其是在提問的過程中,也應該加強對層次性問題的合理設置。對于基礎能力較差的學生,應該以低難度問題為主,培養其數學學習興趣,掌握基礎計算知識;對于基礎能力較好的學生,則應該注重能力素養的發展,在快速、準確完成計算的同時,能夠實現知識的拓展與延伸。在不同的層次當中,學生能夠針對自身學習的問題進行不斷改進,從而逐步提高數學核心素養。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也應該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以發展性評價為主,對學生在計算知識學習中的具體表現加以評估。教師應增進與不同層次學生的交流溝通,了解他們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并提供針對性建議,增強計算教學的實效性。
四、結語
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應該以學生計算能力和核心素養的提升為主,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但是,由于教學方法單一、忽視實踐教學和缺乏目標指引等問題的存在,對教學工作造成一定的限制。在新課改背景下,數學教師要積極轉變教育觀念,在準確把握社會發展趨勢和教育改革方向的基礎上,通過激發學習興趣、明確教學目標、創設教學情境、聯系實際生活和實施分層教學等方式,創新計算教學模式,順應素質教育發展趨勢,全面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楊俊平.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研究[J].科技資訊,2020(13):33.
[2]劉芬.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研究[J].華夏教師,2020(12):78.
[3]錢雯.新課改下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4):278.
[4]張金玉.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研究[J].科技資訊,2020(9):190.
[責任編輯 李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