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項目教學法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一種教學方式,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使用該方法,不僅能指引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信息技術理論知識,還可以讓學生在完成具體項目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這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十分有利。本文就項目教學法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展開分析。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項目教學法;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21)28-0046-02
伴隨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其對教育的影響越來越大。在當前教育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課程已經成為很關鍵的一門學科,其在培養學生信息能力、信息素養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為了進一步促進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發展需求,靈活應用多樣化的方式進行知識講解,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信息技術知識,促進學生的發展[1]。
1? ?項目教學法概述
項目教學法是近幾年興起的一種教學方式,其核心在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依據新課標要求,對教學內容及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制定出符合學生發展需求的項目任務,引導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掌握所學知識,這種教學方法對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實踐操作等能力有著顯著的作用。項目教學法以發現學習理論、實用主義理論和建構主義理論等為基礎,需要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而不是被動地學習,學生要依靠自己掌握知識而非等待教師傳授。一般情況下,項目教學法分為項目準備階段、實施階段和總結分析階段,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在應用項目教學法時,應該根據學生的認知狀況和教學內容科學合理地整合項目內容,以便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2]。
2? ?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項目教學法的可行性
研究分析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現狀,會發現項目教學法是比較可行的。
首先是高中生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以接觸到信息技術,加上初中階段學生已經學過一些信息技術知識,因此學生的信息技術基礎相對比較好。在實踐中學生可以熟練地用信息技術查找自己需要的學習資源,并且能用現代化的方式與人進行溝通交流[3]。高中生的思維、言行都與信息化環境有很大關聯,他們也十分愿意用信息技術來進行自我表達。因此,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項目教學法具有良好的基礎。
其次是信息技術課程的實踐性較強,且信息技術的應用范圍很廣,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情況將會直接影響到自身的發展。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的很多內容也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緊密聯系,教師應用項目教學法能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4]。
最后是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應用項目教學法具有良好的環境。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地點為計算機網絡教室,這便于學生自主查找資料,而教師也能利用相關軟件為學生提供學習資料,這為項目教學法的有效開展提供了保障[5]。
3?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項目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3.1? 引導學生深度學習
從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實際來看,許多教師過于重視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導致學生在學習中會出現機械模仿的狀況,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學生進行主動深入的學習。在實際教學中,高中信息技術教師應該對教學方式進行優化創新,轉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進行深層次探索。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頭腦風暴、實踐訓練等方式,指引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6]。
3.2? 提高項目的實踐性
信息技術課程的實踐性比較強,并且信息技術的應用也十分廣泛,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為了突出項目教學法的優勢,應該在設計項目時更加強調實踐性,讓學生在實踐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指引學生靈活運用各種軟件,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3.3? 建立學習共同體
所謂的學習共同體就是讓興趣相同的學生組成一個小組,之后學生將自己搜索到的學習素材在小組中分享,同時,小組中的學生可以相互監督和幫助。在項目活動中建立學習共同體可以讓學生圍繞項目內容進行良好的溝通交流,引導學生取長補短,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在應用項目教學法的時候,可積極主動地融入學習共同體,引導學生高質量完成項目活動,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7]。
4? ?案例分析
筆者下面以“可以復用的代碼”為例具體分析項目教學法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完成以下學習目標:①借助火柴棒擺放數字,從而了解函數的作用;②理解函數的定義、調用方法;③掌握發布共享代碼、導入和使用模塊的方法。在實踐教學中,為了達成教學目標,教師可以設計項目活動“趣味火柴棒”來讓學生展開探究。
4.1? 確定項目主題
項目主題是學生開展項目活動的基礎,學生參加項目活動的積極性與項目主題選擇的合理性有直接關聯。在本節課中,教師選擇的項目主題為“趣味火柴棒”,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要求各組學生用6根火柴棒擺出所有能擺出來的自然數,并且能正好將火柴棒用完。學生在趣味項目的調動下,學習動力會明顯提升,在活動中會更加主動地分析相關資料、信息,掌握完成項目所需要的知識。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和溝通交流來解決項目中的問題,為學生后續項目的完成提供保障。
4.2? 設計項目方案
在設計項目方案的時候,教師應引導學生采用小組合作的方法,對項目要求進行全面分析,并給出設計思路:數字“1”需要的火柴棒最少,因此能擺出的自然數最大是111;對0~111之間的每一個數進行計算,統計需要的火柴棒根數;凡是恰好需要6根火柴棒的數直接輸出。各個小組需要建立具體的項目流程,按照項目流程完成項目活動,并且小組中各個成員要明確自身的職責,緊密配合,從而實現項目活動的有序開展。
4.3? 項目實施
各組學生在確定了項目流程后,需要逐步開展活動。首先列出3個可以用6根火柴棒擺放的數字,并寫出6根火柴棒能擺放的最大的數是多少。接著學生查找符合條件的數的范圍,從0開始,利用窮舉法一一列舉出范圍內的每個數,并分析每個數需要幾根火柴棒,判斷是否用了6根,滿足條件的輸出此數,從而讓計算機找出這些自然數。同時各組學生需要嘗試繪制流程圖,計算一個數需要多少根火柴棒,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根據流程圖寫出相應的代碼。在項目推進中,學生會面臨形式各樣的問題,甚至會超出學習大綱,所以,在實施項目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除了要引導學生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法來解決問題,也需要參與到活動中來,引導和啟發學生,進而讓學生高效地完成項目活動。
4.4? 項目展示與評價
在各個小組的學生完成項目活動后,教師要讓各組學生將自己組的項目成果通過PPT或者是其他方式呈現出來,并且各個小組需要選擇一個代表,為大家講解自己組的項目成果。學生在相互觀摩的過程中會了解到項目活動的價值,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與此同時,教師可引導學生開展小組相互評價、自我評價,最后教師根據學生的項目完成情況、項目成果對學生進行總結性評價。通過多種方式的評價,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且能讓學生了解自己在學習中存在的不足,這對于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課程是高中階段十分重要的課程之一,其對于學生今后的全面發展有極大的影響。為了促進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質量的提升,在實踐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發展需求,靈活應用項目教學法,將教學內容設置成具體的項目,讓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并實現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以此促進學生信息素養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毅,安紅.項目教學法在信息技術教學論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知識文庫,2019(21).
[2]董士林.關于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項目教學法的實踐與思考[J].新課程導學,2019(32).
[3]趙紅彬.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運用項目教學法的探究[J].科學咨詢,2019(18).
[4]許雪康.項目式教學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實踐與反思[J].新課程·下旬,2019(5).
[5]詹雙紅.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項目教學法的實踐探究[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9(10).
[6]程建國.高中信息技術項目教學實踐與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2).
[7]孫永琴.項目式教學法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實踐[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20(8).
【作者簡介】
王國鴿(1982~),陜西武功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信息技術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