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靜
【摘要】伴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科技的發展,社會對于學生教育等問題的重視程度在不斷提升,在全國教育都在深入推進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小學的教育教學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整個小學學習階段,四年級課程的學習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為保證課堂教學有效性,語文教師需要與時代接軌,從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中掙脫出來,適應時代發展的主旋律,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構建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性強、學生樂于參與的高效的語文課堂。本文以小學語文四年級課堂教學為例,對此課題進行探究,希望能夠對相關教育工作者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生;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多樣化教學
高效課堂的構建在學生學習習慣養成、學習效率提升、學習方法掌握等多方面都體現著不可忽視的重要價值。所謂的“高效課堂”就是指教師立足于相對先進的教學理念,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對課堂整體環節進行創新和優化,促使學生能夠在固定有限的課堂學習時間中,發揮自身最大的潛能,迅速、高效且正確、完整地完成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以此為基礎,確保學生能夠在其它方面諸如認識觀、世界觀的形成等多方面,都獲得更為健康、全面地發展。
一、小學四年級學生語文課程學習的現狀分析
基于我國當前的教育背景,我們不得不承認,在學生的基礎教育上,很多教師仍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一方面,教師教學理念還未全部“更新”完成,課堂教學內容極大化圍繞教學重點、難點,課堂內容無趣且沒有亮點。學生們無法對學習的知識燃起學習欲望,難以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及主觀能動性。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中所使用的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大多都是通過“填鴨式”“灌輸式”的教學模式進行課程教學,未能對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興趣愛好、生活特點等方面進行有效分析,未能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學生喜歡什么、想要什么。再加上,教師未能將主動權交給學生,僅在臺上通過“自導自演”的方式進行授課,學生只能被動地進行知識獲取,與教師的互動更是少之又少,進而導致學生課堂學習體驗感差,學習目的不強,進入學習的“惡性循環”之中。
二、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的有效路徑
(1)構建合理的教學情景,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在小學四年級的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優先將教學資源進行有效的分析與整合,充分依照教材課本將學生所需要的教學資源與自身的個性化發展需求緊密結合,為學生構建出能被他們所接受、可產生濃厚學習興趣的教學情境,進而更好地引導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到教師的教學計劃當中。語文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等新型技術的幫助,在課前為學生搜尋和設計出與課本內容相關的課程資源,在課堂教學時再通過視頻、圖片、游戲互動等方式,將教學內容直觀清晰地呈現在學生們的眼前。
例如,以《白樺》為例,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以體現白樺樹亭亭玉立,豐姿綽約等姿態的視頻和圖片作為開場,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并使其在視覺、聽覺雙重感官的刺激下,如身臨其境般地感受和體會冬天雪景中白樺樹的獨特之美,進而不斷加深學生對整體文章脈絡的閱讀與掌握,在提升學習興趣的基礎上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感受。此外,教師還可以將一些特定季節才會展現自身獨特之美的植物以小卡片的方式制作出來,然后讓學生以組為單位上臺抽取部分卡片,并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通過小組內的溝通交流、思維碰撞,以手中的卡片為引編寫一個故事或者設計一個情景,最后選取組內代表上臺展示最終成果。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可以輕松地引入后續的教學內容,能夠在學生在腦子中植入更多與課程內容相關的記憶碎片,方便學生在腦中進行相關知識的提取與記憶,幫助學生們學習起來更加地輕松愉悅。
(2)提升師生互動程度,為學生塑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中不斷提升師生之間的互動頻率與互動效果。學習氛圍對學生學習興趣、學習效率的巨大影響是眾所周知的。而構建良好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教師起著主導作用。在實際教學中,語文教師要考量班級學生不同的個性特點、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已有語文知識基礎等多方面因素,既要保證在教學中可以有針對性地創設教學內容,還需要思考如何與學生實現深度的、雙向的溝通互動,并以此為基礎為學生設計多樣化的互動教學活動,才能不斷提升學生自主學習、探究討論、思維拓展等相關能力。
(3)“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通過分層教學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從小學四年級學生的年齡層面來看,當前階段的學生心智還不成熟,面對各種事情難以長時間地關注,在新事物的發現與認知上,雖然抱有極強的好奇心,但是也僅僅體現在他們尤其感興趣的事物之上,在學習過程中往往處于被動接受的一方。教師為構建高效語文教學課堂,則可以通過分層教學的模式去開展相關教學活動,在教學的具體實施過程中要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要充分了解和尊重每個學生所體現的差異性特點,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一樣的教學手段,分級分層次地、有區別地給他們選擇相關訓練內容。
例如,學生整體學習能力、知識吸取程度層次不齊,語文教師在展開閱讀教學時則可以依照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分為基礎知識、理解運用、拓展延伸三個層次。針對于第一個層次的學生需要保證其能夠對課程基礎內容進行有效掌握和應用;對于第二個層次的學生則需要保證其能夠結合文章內容進行情感升華,而最后一個層次的學生則需要以本課內容為基礎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不斷延伸更多的知識。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四年級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中,教師需要將課堂主人的指揮棒交給學生,考慮學生喜歡什么樣的教師,喜歡聽什么樣的教學內容,樂于參與到什么樣的學習活動中,才能真正把學生們的語文學習興趣激發出來。
參考文獻:
[1]王祁.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試題與研究,2021(28):13-14.
[2]趙小銘.基于多媒體動畫創設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探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1(28):137-138.
[3]高曉燕.信息技術與閱讀課堂的美麗邂逅——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探索嘗試[J].小學生(下旬刊),2021(10):59.
[4]金璐璐.探討創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價值[J].小學生(下旬刊),2021(10):128-130.
責任編輯? 楊?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