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強
摘要:體育教學作為素質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不僅關系到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還能夠鍛煉學生的精神品質,讓學生身心都得到發展。為了解決農村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有效獲得體育育人的教學效果,中學體育教師應該采取創新的教學理念,通過多種教學方式將其落實到體育課程中,從而建立更加完善的中學體育教學體系,提高中學體育教學質量和效率,在發展學生智力的同時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關鍵詞:中學體育;教學現狀;改善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中學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重視主要課程的教學質量,也要注重其他課程的推進。中學體育作為一門必修課程,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身體素質,讓學生保持一個良好的精神狀態進行學習,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也有積極意義。由此可以看出,中學體育教學對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一、農村中學體育教學現狀
(一)教育基礎薄弱
作為中學學校中的重要學科,體育課堂的高效教學與訓練對學生的全面、綜合發展起到了非常關鍵的推動作用,但是當前農村中學階段體育學科相對薄弱的教育基礎,對其教學質量的提升產生了嚴重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第一,教學資源分布存在問題。相較于城市中學體育教學與訓練,農村中學體育教育存在的問題有很多、差別很大。第二,傳統的“重智育輕體育”的教育理念嚴重阻礙了農村中學體育教學與訓練的發展。第三,大部分農村中學為了使升學率達到標準,忽略了體育學科教育,將體育學科作為副科,甚至不能保證開課率,這些較差的教育基礎條件嚴重限制了農村中學體育教學與訓練的發展。
(二)教育觀念落后
在新課程標準全面落實的大環境下,素質教育已經成為人們重點關注的內容。但是,在實際的農村中學體育教育改革中,并沒有高效的引導與監督環節,教師思想觀念仍處于陳舊狀態,這些現象的存在導致我國農村中學體育教育不被重視。在這種情況下,落后的體育教育觀念導致農村中學領導在體育教學決策、管理過程中遇到了很大的阻礙,體育教學與訓練的效果很難發揮,進而嚴重影響了農村中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二、農村中學體育教學改善策略
(一)轉變觀念
轉變教育觀念對于推動農村中學體育教育發展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從根本上為農村體育教育發展提供了助力。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很多人員需要轉變觀念。就教育主管部門而言,應當高度認識中學體育教學對于學生發展的推動作用,在政策方面給予充分引導;在制度方面給予全面保障,通過日益加大的監管力度,創設農村中學體育教學與訓練發展的新局面。就學校而言,應當通過理念的轉變,不斷完善農村中學校內學生活動場地以及體育器材建設,進而保證農村體育課程的正常開課率,為正常的體育教學秩序提供保障。就教師而言,應當通過更新觀念,進一步推進體育教學新課改進程,全面實行體育新課標的內容。就學生而言,應當通過觀念的轉變,掌握相應的鍛煉方法,注重不同體育項目的方法訓練,而不是單純學習理論知識。就家長而言,應當明確體育技能是學生成長道路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中學階段的學生應當實現全面發展。
(二)重視發揮合作的作用
教師在開展農村體育教學時,可以嘗試加入合作教學模式,在讓學生的身體得到鍛煉的同時,增強學生的合作能力和意識。在農村,常常存在一些因為家庭因素,或其他因素而性格孤僻的學生,他們在平時很少有機會和其他學生交流,形成了惡性循環。教師在教書育人的同時必須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而體育課上的合作教學就是一個很好的能讓這些學生融入集體的方法。在合作活動中,參與其中的成員會不自覺地與他人交流,也會不知不覺地形成集體榮譽感,當充分感受到自己身在集體中時,心理上的壓力也會相應減少,可以很大程度地幫助學生走出心理問題的陰影,打開學生的心扉。
有許多體育運動都是自帶合作屬性的,比如籃球、足球等,如果沒有場地,一些單人運動也可以通過一些方法變成團隊活動。就以乒乓球為例,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兩組,或更多組,每次由每隊各派一名隊員進行比拼,獲勝的一方可以繼續下一輪的比拼,而失敗的一方則要隊伍重新派出一個學生參加比賽,直到某一個隊伍的學生全部戰敗,那么另一隊則取得勝利,這樣就可以用很簡單的方式,將單人運動拓展為團隊運動。同樣的方法,幾乎適用于所有的運動,比如踢毽子、跳繩,甚至是猜拳、斗雞、跳花繩等。
(三)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
首先,農村中學體育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時,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將理論與實踐進行有機結合,從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相較于理論性,體育教學更加注重實踐性,這就要求農村體育教師要更多地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活動,切實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為此,教師可以通過啟發和引導學生的教學方法,為學生設置符合農村中學生身心特點的學習任務和學習目標,引導學生更好地完成體育教學目標。
例如,在目前的體育運動中,有氧運動是一項受到很多農村學生青睞的運動,它不僅可以改善人體心肺功能,還能夠幫助學生塑造更加優美的身形。然而如果體育教師只是要求學生在操場上跑步,那么,很多學生都沒有興趣參加。根據調查可以發現,相較于單一的跑步訓練,很多學生都更喜歡球類運動。所以,教師可以適當為學生安排一些球類運動,這樣不僅滿足學生的興趣需求,也能夠達到增強心肺功能的健身效果。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農村中學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讓學生獲得更好的成長與發展。因此,中學體育教師應該要以學生的身心特點為基礎,聯系教材內容,通過多種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的參與度,讓學生都可以主動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讓學生在鍛煉身體素質的同時還可以保持健康,從而進一步提高中學體育的教學質量,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參考文獻
[1]石良濤.農村中學體育教學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20(21).
[2]吳寒.農村中學體育課教學策略的研究[J].新課程,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