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宇虹
摘要:語文學科是小學階段的基礎學科,其承擔著艱巨的教學使命和教學責任。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寫作習慣和良好價值觀念的重要環節,對學生的長遠發展有重要的引導價值。課外閱讀是語文作文教學的催化劑,是豐富語文作文教學的必經之路。
關鍵詞:課外閱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
引言
作文教學是大多小學語文老師認為的教學難點和重點,部分小學生在提升寫作能力時略顯吃力。小學生的年齡因素導致學生自身閱歷不足,閱歷缺失導致學生們作文寫作素材有限,在寫作實踐中常常無所適從。如何豐富學生的語文寫作素材成為語文老師需要認真思考的難題。從課外閱讀著手開拓學生的閱讀素材和閱讀境界,能從根本上提升學生語文作文寫作的水平,起到良好的培養效果。
一、作文在基礎教育階段扮演著獨一無二的角色。
它是將素材儲備再輸出的過程。在其中滲透課外閱讀能提升學生們寫作能力,塑造學生良好的寫作風格與寫作內容,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實力,在寫作中抒發情感和表達思想,具有一定的現實引導價值。傳統語文教學中的教學模式已不適用于當今社會的教育體系,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進步才能提升語文整體的教學水平。就寫作而言,打破傳統作文教學思路,養成閱讀好習慣,同時可積累到大量的好詞佳句,提高對文章的分析能力,長此以往,學生的文化水平及文學素養會整體提高,寫作能力也會逐步上升,在巨大的成就感下會情不自禁地引發學生創作動力,拓寬學生閱讀的便捷,從而增強自信心。比如以三年級下冊《荷花》一課為例,本文出自著名現代作家、教育家葉圣陶之手,主要闡述了作者通過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排比等描繪了一副"活靈活現的荷花美景圖"。文章語句優美,筆法通暢,是學生寫作的參考之作,學習了本節內容教師可引導學生運用本文的修辭手法,寫一篇大自然美麗景色的作文,從而來提升學生的寫作手法。因為文章僅限的內容不能有效地打開學生創作靈感,所以教師可引導學生閱讀一些關于寫景的課外書籍由此捕捉寫作靈感,激發寫作興趣。
二、課外閱讀在激趣方面能發揮助力作用
(一)語文老師要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推薦合適的書目,學生能在課外閱讀中陶醉于文字的世界,在快樂閱讀中產生良好的閱讀意識,激發學生將所讀以寫作的形式表現出來的欲望,以課外閱讀為出發點激發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二)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年幼的小學生若要寫出好作品好文章,肚子里需要有素材和墨水。例如,在學習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的《天窗》一文后,語文老師引導學生閱讀與大自然相關的文章,激發學生對大自然奧秘的探索之情,以天窗為契機激發學生看世界的情趣。在與自然界相關的課外閱讀中,學生可以接觸和學習生字、生詞,在閱讀和模仿他人的寫作中積累如何組織語言讓文字更有魅力的技巧,面對寫自然界的寫作要求時,寫出來的文章更飽滿且更有魅力,不斷在實踐中提升學生們的寫作水平。
(三)促進學生良好價值觀的構建。學生的課外閱讀過程不單單是吸收文字的過程,更是吸收他人觀點與想法的過程。小學階段的學生本身年齡較小,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塑型的關鍵期,積極向上的課外讀物能幫助學生在課外閱讀實踐中端正個人的人生態度,樹立良好的思想品質,在以讀促寫的過程中表達積極向上的思想境界。例如,在學習《精衛填海》的故事時,語文老師引導學生課外閱讀相關的神話故事,在神話故事中感受神話人物不屈不撓的魅力,實現對學生價值觀的正面引導。語文老師需要認識到課外讀物在學生價值觀引導和建設過程中的良好作用,積極推薦適合學生閱讀的良好讀物,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實現思想層面的成長和蛻變。
三、以課外閱讀為依托做好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措施
(一)指導學生正確選擇課外書目。小學生的判斷力不足且自制力不足,語文老師作為重要的引導者需要指引學生閱讀正確的書目,這是實現有效課外閱讀的起點。比如在《一次難忘的旅行》中描繪的雄偉的萬里長城;依山傍水的頤和園;以及《濟南之旅》中車水馬龍的十字街頭等,都可為學生提供有利的素材。
(二)培育學生堅定的課外閱讀意志。課外閱讀是一種閱讀行為和閱讀習慣,語文老師要鍛煉學生良好的閱讀品質和閱讀意志。例如,在口語交際教學《我愛閱讀》的內容時,語文老師組織學生結合個人課外閱讀經驗探討課外閱讀的有益之處,暢談個人在課外閱讀中看到的精彩世界。
四、結語
總而言之,學生在正向觀念的引導下,逐漸形成堅定地課外閱讀品質,不斷提升個人的寫作能力,為個人良好閱讀行為夯實基礎。語文老師要指導學生選擇良好的課外書目,培育學生堅定的課外閱讀意志,創新作文教學的形式不斷在課外閱讀中積累大量素材,激發想象力,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司輝通.談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讀寫算,2021(18):195-196.
[2]馬鳳艷.試論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及應用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07):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