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亦文
摘要:在小學教育體系之中,小學數學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積極意義主要表現在對小學生思維能力和思維方式的培養上。而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學則停留在較為傳統的教學方式上,在進行教學時教師只注重課本知識的講解,沒有將思維方式的訓練融入其中。本文以學習遷移作為大背景,就小學階段的數學思維訓練策略進行探討,以期能夠使學生的思維方式更加靈活,思維能力有所提升。
關鍵詞:學習遷移;小學數學;思維訓練策略
引言
在小學階段,數學教育設置的主要目的就是想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將從中學到的歸納、數形結合、分類討論這些方法合理有效的運用于實際生活之中,將遇到的問題加以解決,以培養數學本質方面的探索能力。這也就要求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學方案要結合學生的特點進行編寫,在保證教學目標的情況下,對學生的思維方式進行訓練使其思維能力有所提升。
一、激發學生思維動機的基本方法
(一)通過創設一定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思維動機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比較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且不具備良好的想象力,基于此,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師應該運用創建情境的方式進行教學,將數學問題融入其中將孩子的思維動機喚醒。例如教師可以將動畫片之中的各種元素靈活運用在實際的問題之中,動畫片是學生感興趣的元素,教師可以將動畫片作為媒介開展教學,使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將學生的思維動機激發出來。
(二)通過提問激發學生的思維動機
在開展提問環節時,教師應該注重提問是否有效,有效的進行提問不僅能夠將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了解清楚,還能夠使師生進行的交流更加順暢,同時也促進了師生關系的和諧。例如在進行“三角形內角和”這部分的學習時,老師可以將銳角、直角、鈍角三角形準備出來,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角,對三角形三個內角之間所存在的關系進行猜測,并讓學生說出原因。以這樣的方式將同學對于課堂的激情喚醒,使其思維能力得到一定的鍛煉。
二、進行思維訓練的具體策略
(一)比較訓練
在進行數學教學時,老師多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訓練題目重復且單一,在進行練習時學生的練習是機械化的重復的,這導致了學生對于知識的學習熱情逐漸減退,對學習內容不再感興趣,與此同時,也導致了學生思維的僵化,使其思維能力不能得到鍛煉。為此,教師可以學習遷移規律,引導學生在相關遷移比較的訓練中開闊視野,拓展思維,以此達到訓練思維的目的,避免機械重復的無效訓練,促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比較中得到有效的訓練,其思維能力也得到質的提升。
(二)遞進訓練
在小學階段數學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學習時,要注重數學知識學習訓練的層次性,對學生訓練進行引導的過程中要采取層層推進的模式,層層推進的模式對于數學教學來講更具優勢,能夠使學生所掌握的數學學科的基礎知識更加踏實,除此之外通過遞進遷移,學生能夠更好地提升其思維能力。以“認識平行四邊形”這一課為例,想要使學生更好的對平行四邊形的相關特點進行掌握,可以采取遞進訓練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發展。首先,對四邊形的相關知識進行復習,以此為基礎將“平行四邊形”的概念引入,將其所具有的特點進行闡述;之后在進行課件設計時,將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一般平行四邊形、一般四邊形等圖形放入同一張PPT中,讓學生對這些圖形進行觀察與研究,讓同學從中找出平行四邊形有哪些,并說出原因;而后在組建的學習小組之中進行深入的研究;最后,展開整個班級的交流探究,使同學們達成共識,將平行四邊形所具備的特點牢牢掌握。遞進式的訓練賦有層次,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更加的腳踏實地,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大有益處。
(三)方式轉變
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所運用的思維訓練方式不能過于單一,應該有效的結合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以及教材中相關知識的特點,在進行數學學習訓練時要注意訓練方式的轉變,以此為基礎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培養。以“位置”的相關知識點為例,在“行”與“列”相關知識的了解時,可以進行引導方式如下。首先將“行”與“列”的有關知識點進行明確,使學生擁有相關的基礎知識;其次,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其基于班級表達對“行”與“列”的理解;在打牢基礎以后,教師應該將訓練方式進行轉變,展示設計好的課件,以操場上自己班級所站的隊列照片為PPT展示圖片,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找到自己所站位置的“行”與“列”分別是多少,采取這樣有趣的的訓練方式,使學生更加積極的參與其中,讓學生在知識遷移中訓練,在多種變換方式訓練中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拓展實踐
在小學數學教師進行知識的傳授時,不應該受到課本的局限,而是應該將課本中的數學知識加以延伸,延伸到日常的生活之中,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進一步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這種形式是對學習的有效遷移,能夠更加有效的對學生思維進行培養和提升。以“時、分、秒”相關的數學知識為例,可以這樣引導學生進行運用拓展的:1.鼓勵學生到生活中觀察,看看商場中電子鐘的時間顯示燈;2.跟家長交流有關“時、分、秒”的知識,請家長談談在工作單位里的作息時間,跟體育教師交流體育比賽的秒表如何計算比賽時間的等等;3.引導全班進行交流。這樣,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拓展學習平臺中學習了數學知識,對數學知識有了更為深入地掌握,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提升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發展。
三、結語
這種遷移式的學習方式,不僅能夠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理解得更加深刻,還能讓他們的思維得到延伸。在小學數學學習中,不能讓學生的思維只停留在一個層面,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遷移學習讓學生從多方面思考,或者由淺入深地學習掌握數學知識。數學學習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這都與學生的思維有很緊密的關系。教師在教學中還可以采用一些教學策略創新學生的思維,這樣能讓他們的學習態度向更加積極的層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林偉春.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策略[J].新課程,2021(20):200.
[2]車詩.巧妙生發由此及彼——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學習遷移[J].試題與研究,2021(08):88-89.
[3]周相梅.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合理應用學習遷移的基本策略[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中小學素質教育創新研究大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4]唐弦弦.學習遷移視閾下的小學數學思維訓練教學芻議[J].當代家庭教育,2019(0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