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坤敏
摘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推進,越來越多的學校在對學生進行教學和培養的過程中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己進行思考并解決相應的問題,學生在這一過程中能夠得到更加充分的鍛煉,對于學生而言,也能夠在不同程度上健全其人格完整。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生培養;獨立思考能力
引言:
不同的學生在遇到數學問題的時候會從不同的方向進行思考,這就需要教師更加注重對于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并且這樣的行為習慣和能力能夠伴隨學生終身,除了數學學科以外也會在其他方面得到體現。
一、小學數學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啟蒙的關鍵環節,在這一過程中應當對學生的思想啟蒙以及獨立思考能力進行培養,才能夠保障學生發展更為全面。教師在這一過程成應當對學生起到正向的積極作用,充分培養學生在遇到問題時獨立思考并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讓學生聽取別人的解決方式不加思考的進行行動。對于學生而言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和提升能夠健全學生的人格,學生在遇到問題的時候第一反應是自己思考并解決問題而不是尋求幫助,讓別人來幫助自己解決問題,這樣的行為模式是不利于學生成長的。
獨立思考能力是分為獨立和思考兩個方面的,獨立對于學生而言就是成長的過程,讓學生減少對他人的依賴,自己開展某些行動,通過自己的能力去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也能夠得到提升和鍛煉。思考是讓學生的大腦能夠進行運用,每個人對于事物的看法和觀點是不同的,小學階段的學生也是如此,在面對同一問題的時候對于事物不同的思考角度和思考方式也會得到不同的結果。
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具體措施
(一)為學生提供充足的獨立思考的機會
小學階段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更加多動,對于數學內容的思考也會更加多元化,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尊重學生在不同階段的發展特點,不能夠用一刀切的方式開展教學工作,這樣的教學方式也不利于對學生心智的培養。教師在課堂授課的過程中對于學生產生錯誤的問題和地方應當進行適當的引導并且保護學生在這一階段的心理健康,讓其余同學能夠用更加包容的態度對待錯誤,并且積極對學生的錯誤進行改正,對于學生的思考方式和行為邏輯進行引導才能夠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教師除了在課堂授課的過程中應當讓學生進行充分的思考以外在課后練習時也可以給學生提出更有難度的要求,讓學生能夠發散思維進行思考,提出不同的解決方案和思路,并且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對優秀的學生進行點評,樹立相應的榜樣,讓學生對此進行模仿。對愛思考的學生進行鼓勵也能夠推動整個班級良好風氣的建設,讓班級的學生更加自主自覺的進行思考,此外教師也也應當避免抄作業這樣的現象出現,讓學生能夠獨立完成作業,也是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一種培養。
(二)營造活躍的師生互動的課堂氛圍
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盡量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才能夠讓學生更加輕松的進行數學課堂內容的學習,尤其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自身更為多動并且思想也比較活躍,這是小學階段學生的天性,教師如果過渡壓抑學生的天性會讓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覺得數學更為枯燥乏味。學生無法很好的投入到教師課堂正常的教學環節中,教師也無法對學生的知識體系和學習內容進行補充,就會導致學生學不明白,對于知識的理解存在著一知半解的情況,對于后續數學知識內容的學習會覺得更加困難。此外小學階段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也是對學生心理健康和心智發展的一種培養,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減少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逆反心理。
(三)適當地組織數學課外知識競賽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培養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課外競賽的方式增加學生與數學之間的聯系,讓學生能夠更多的在實踐過程中去運用課堂所學習到的數學知識并且通過數學課外競賽的方式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學生在團隊中的協調作用與溝通能力,讓學生在不同的團隊中學會與他人進行溝通。數學課外知識競賽的方式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學生對于知識掌握的寬度和廣度,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相應的競爭機制也能夠增加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和愛好,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讓學生能夠得到全方位的培養和發展。
三、結束語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培養的過程中應當更加注重對學生人格獨立的培養,而學生只有擁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夠獨自行動,不斷的試錯才能夠讓學生吸取相關的經驗教訓,在下一次遇到相同問題的時候減少錯誤,對于學生的過度保護會讓學生失去成長過程中得到鍛煉發展的機會,對于學生而言這也是一種天性的湮滅,并且這樣的行為方式也不利于學生的成長。
參考文獻
[1]盧永艷.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培養策略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20,(02):36+50
[2]余杰.關于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問題的研究[J].學周刊,2020,(09):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