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靜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方案的下發落實,廣大教育者對傳統教學活動中存在的缺陷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并力圖有效突破教育困境,為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氛圍。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快樂教育理念應運而生,在快樂教育理念的影響下,無論是教師的授課模式還是學生的學習方法都會產生變化,并朝著更加高效的方向發展。基于此,本文將結合實際,圍繞“快樂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展開簡要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策略;快樂教育理念
在以往的小學教學活動中,教師陳舊的教育理念和單一的授課模式,使課堂活動氛圍沉悶無趣,學生的學習動力被壓制,思考興趣和參與熱情難以得到切實提升,在這樣的氛圍下進行語文學習,難以真正提升其學習效率。對此,廣大教師要看到快樂教育理念的優勢作用,并在制定教育活動方案時,積極滲透相關理念,使學生可以感受到語文學習的趣味性,并切實提升學習能力。
一、快樂教育的相關概述
(一)主要內涵
當今教育界對快樂教育理念的定義尚不明確,從字面上來看,快樂教育就是能夠使學生感到放松和快樂的學習方式,在快樂教育理念引導下,學生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與師生的互動交流中,并切實體會學習的樂趣,從而增強自主學習動力。從教師角度而言,快樂教育需要為學生創造一種輕松有趣的學習氛圍,使其能夠以飽滿的熱情和高漲的情緒投入到學習探究中。教師提高對快樂教育理念的重視度,整體教育氛圍會不再枯燥乏味,課堂教學形式也會變得豐富多彩,整體會呈現一種開放式狀態,學生也能夠更真切地體會學習帶來的樂趣。
(二)主要特點
快樂教育理念下的教學活動,主張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情境,使其能夠積極參與課堂互動。同時主張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語文學習活動更具民主氣息。在寬松的學習氛圍下進行知識探究,能夠切實增強學生的知識素養,并使其體會語文的趣味性。從快樂教育內涵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1.趣味性。在開展教學活動期間,教師要注重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元素,并將其傳遞給學生,使學生能夠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并提高對學習內容的探究動力。2.和諧性。基于快樂教育理念的小學語文課堂,應該是充滿和諧氣息的,無論是教師和學生之間還是學生和學生之間,都能夠和諧相處,進行良好合作交流,從而切實增強課堂活力。3.開放性。具有開放性氣息的語文課堂,需要教師能夠結合學生的知識需要和能力需要,為其營造一個寬松自由的環境,并把學習思考時間交還給學生,使其能夠積極參與到交流探究中。當學生獲得了充足的交流機會,會在自主探究中獲得快樂的體驗。
二、當今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形式單一,缺乏趣味性
語文教學內容豐富多彩、涉及領域較廣,授課活動應該是趣味盎然的,但是縱觀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活動可以發現,整個課堂時常處于沉悶的狀態。在課上,教師采用的教學形式較為單一,主要以“填鴨式”為主。教師會依照教材內容、教學目標,機械地進行講授活動,學生則沒有過多參與探究交流的機會,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頻率較少,一般是老師講什么就記什么,老師怎么講就怎么聽,學生思考熱情和探究主動性難以切實被調動起來,整個學習過程缺乏靈動性和趣味性,久而久之,學生難以感到語文學習的樂趣,便會降低參與熱情,學習效率也會大打折扣。
(二)教學理念陳舊,缺乏創新性
教師的教學理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具有先進教育理念的教師會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探究氛圍,并點燃其學習思考動力,有效滿足學生的知識需要和能力需要。反之,教育理念尚未得到更新的教師,在制定教學方案時,創新性會明顯下降。比如,部分教師尚未意識到快樂語文課堂活動的實施與開展首先應該踐行以人為本教育理念,要切實看到學生的主體性,只有充分調動其參與熱情,才能夠更好地激活其思考探究興趣,并完成對知識的吸收和把握。但現階段語文課堂的活動模式創新度低,整體呈現落后狀態,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忽視學生個性,缺乏主動性
目前,我國仍然采用班級授課制,這樣的集體教學方法雖然有利于學習效率提高和良好學習風氣的形成,但是也存在很多缺點,比如教師無法準確關注到每位學生的需求,很容易忽視其個性發展和情感需求,且難以與學生形成教育合力。
在班級授課制模式下,教師時常以“一刀切”的方法進行授課,在統一的教學方案、統一的教學思路下,教師的關注點大多放在“應該用什么樣的方法授課”等方面,而不是“學生需要什么樣的學習引導”,久而久之,學生的個性難以獲得切實發展,也不利于其身心健康成長。
(四)課堂活動枯燥,缺乏開放性
縱觀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活動,可以看到,教師在制定教育方案期間,并未著眼于學生的興趣愛好,活動內容枯燥乏味,只是單純地為了達到教育目標而進行授課,而非真正從學生實際需求入手。比如,在進行閱讀講解時,教師會采用提問式展開教學,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解決完了再進行下一個,整個流程被學生熟悉了解,便沒有持續參與的熱情和動力。語文教學內容豐富多彩,整個課堂應該呈現開放式局面,如針對不同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參與不同活動,為學生帶來不同的學習體驗,這樣有助于呈現出更好的教學效果,也更能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
三、快樂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
(一)構建教學情境,豐富學生課堂體驗
語文教材內容十分豐富,在開展教學期間,如果教師一味地依照課本內容,單純地進行口頭講解,難以促使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基于此,教師可以做好準備工作,準確分析教材,運用多樣化資源,為學生構建豐富教學情境,以此增強學生的課堂體驗。教學情境形式豐富多彩,有音樂情境、視頻情境、游戲情境、語言情境等,在授課期間,教師要選擇對應情境形式,促使學生能夠感到語文學習的樂趣,進而不斷增強參與探究的動力。
比如,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好與之同名的歌曲,在課上播放,用動人的音樂渲染一種悲傷氛圍,以此奠定學習基調,使學生可以更好地走入故事主人公的內心世界,從而加深對故事的理解與感受。最后,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創設語言情境,使學生結合如下問題展開交流討論:賣火柴的小女孩如此悲慘,你們可以為她改寫命運嗎?在相關問題的引導下,可以使學生展開想象,并進行自由交流,以此使學生獲得參與課堂的積極性,進而全面提升教學效率。
(二)更新教育理念,制定創新活動方案
基于快樂教育理念下的語文活動,需要教師保持創新心態,并積極制定創新活動方案,以此為學生帶來全新的學習體驗,并使語文課堂更加輕松愉快。學生處于一種放松的氛圍下進行語文學習,可以加強對知識的吸收與理解,并使自身思維能力、理解能力、探究能力得到切實發展。
比如,學習《兩小兒辯日》這則文言文時,為了使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古人為認識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動腦、大膽質疑的精神及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根據課文內容,開展表演活動,學生可以模仿文中人物,并用文言文進行對話,以此提升學生對知識的記憶。這樣的活動形式能極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并使其能發揮主觀能動性,并在自由表演中感受語文學習的樂趣。
基于本課學習,教師還可以組織多樣化活動,如辯論,使學生分為正反兩方,并圍繞相關問題展開交流辯論。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促進學生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的提升,也可以增強學生參與語文活動的積極性,整個課堂會被一種愉快且熱情的氛圍包圍,教學質量也會隨之得到提升。
(三)尊重學生個性,激發學生參與熱情
快樂教育理念下的語文課堂需要教師充分尊重學生個性,使其能快樂成長,當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認可與尊重,同樣會把尊重回饋給教師,從而讓師生關系變得和諧,師生互動變得更加順利流暢。教師和學生都能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態面對教學,整個語文活動質量也會隨之得到提升。
比如,在進行《少年閏土》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活動期間,為了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并使其個性得到自由發展,教師可以把課堂時間交給學生,在課上組織其進行自主探究活動,初步完成對學習內容的熟悉與把握。接著,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并為其引入相關問題,使學生在組內進行交流探討,從而全面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使學生獲得交流、思考的機會,并使其個性得到顯現,從而全面實現快樂教學目標。
(四)構建評價體系,增強學生學習信心
當學生對自身給予充分認可,就會感受到極大的快樂,在進行語文教學活動期間,為了使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看到自己的閃光點,教師可以構建合理的評價體系,并著眼于學生的實際表現對其進行評價,使其獲得正確的自我認知,進而增強學生的信心。
教師的評價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比如在閱讀教學過程中,以往沉默寡言的學生變得主動積極,教師可以及時加以肯定,使學生能夠繼續保持這樣的熱情。又如,在思考探究活動中,學生能從不同角度出發,對問題展開分析,并提出創新思路。基于此,教師也可以及時做出正面評價,使學生可以在肯定中獲得信心。充足的信心能夠帶給學生更強的學習動力,使其愿意迸發更多的熱情參與到學習中,進而獲得對學習的良好體驗。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遵循快樂教育理念,積極制定創新授課方案,能促使學生更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并切實感受語文學習的樂趣,進而提高教育活動質量。
【參考文獻】
[1]曹翠平.探析快樂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01).
[2]崔淑超.快樂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法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19(10).
[3]王梅.探究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貫徹快樂教育理念[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5).
[4]曹慧.快樂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研究[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