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佳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盛行,音樂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對音樂課堂進行優化設計,從而使學生能夠主動投入到音樂學習過程中。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設計優化
《隆里格隆》是蘇少版四年級下冊中的內容。本單元的單元要素為:千音萬響,當數人聲最奇妙;傳情達意,把音樂描摹得惟妙惟肖。也就是本單元主要探索的是人聲在音樂中的神奇。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投入真情實感,感受戲曲的魅力。
一、設立三維目標,明確重點難點
新課標要求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具體的教學內容來進行教學目標的確定,并通過三維立體的形式,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素養。例如,在《隆格利隆》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制定以下三維目標,并借助三維目標確定教學重難點,使教學過程更具針對性:
1.知識與能力目標:能夠唱出《隆里格隆》這首歌曲,將歌曲中的輪唱、合唱完整地演繹出來。2.過程與方法目標:能夠體會到京劇的藝術魅力,能夠欣賞、模仿和表演本節課中的音樂活動。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能夠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傳承京劇。
依據以上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夠將歌曲中的輪唱、合唱完整地演繹出來。
難點:兩個聲部的配合演唱。
二、優化導入過程,抓住學生興趣
課程導入環節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起對所學內容的初步認知,并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需要借助優質的課程導入,完成課程的開篇,例如,在《隆格利隆》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京劇中含有本課音樂的片段。
師:大家聽出來我剛剛為大家播放的是什么了嗎?
師:在京劇中經常會出現這樣一個片段,也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通過這樣的形式能使學生在一上課就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
三、設計視聽欣賞,促進審美發展
音樂教學需要引導學生在學會欣賞美妙樂曲的過程中產生不同的感悟,這樣在后期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才能更好地掌握相關音樂知識。
例如,在《隆格利隆》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首先為學生播放出相應的視頻,引導學生觀看。并借助視頻內容引導學生感受音樂的情緒,為學生奠定情感的基礎。并且,通過學生的觀看和傾聽,引導學生思考這首歌曲的歌詞和曲譜有什么特點,使學生能夠對這種“新形勢”的音樂特點進行感悟,然后再為學生總結:像這種歌詞沒有實際意義的歌曲,在京劇中實際上是一種傳統的習慣用詞,一般穿插在實際表演的中間,起到的是過渡作用。另外,這首歌曲是一首分男女生演唱的二聲部歌曲,是因為在京劇中分“生角”和“旦角”,其中生角唱的就是男聲,旦角唱的就是女聲。
教師為學生展示生角和旦角的臉譜,并分別播放生角和旦角演唱的內容,引導學生感受其中的不同。
四、設計智慧學唱,活躍課堂氛圍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進行智慧化的課堂設計,從而使學生感受到音樂學習的樂趣。
例如,在《隆格利隆》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電子白板展示模仿游戲。在電子白板上有一個4×5的平面魔方,其中第一豎列和第三豎列的五個方格都是“隆”,最后一豎列中按照歌詞順序填寫“咚”,第二豎列中的內容為“里格兒”。每個格子都有對應的播放鍵,每行也有對應的播放鍵。當教師按到每一行對應的播放鍵時,播放出本行的歌唱內容,學生跟隨播放內容進行歌唱練習。在有休止符的地方,教師進行重點按鍵,引導學生進行單獨聆聽,讓學生關注休止符的存在。
五、設計角色扮演,促進深度感悟
《隆格利隆》京劇音樂作品,在京劇中有各種各樣的角色,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僅要學會歌曲的唱腔,還要把握歌曲中的各種角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為學生播放出旦角和生角的動作部分,引導學生進行模仿,并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自己是扮演旦角還是生角,從而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更加深刻地了解人物角色在京劇中的不同之處。
綜上所述,在小學音樂教學設計的優化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注重課堂教學的過程,還要從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的確定開始,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更為細致和多元化的優化。在教學過程的設計中要從情境導入、音樂欣賞、作品學習及音樂感悟等多個角度,環環相扣地進行優化,從而使學生在了解音樂的基礎上進行學習。
【參考文獻】
[1]葉萍.小學音樂教學設計的優化策略[J].教育界,2020(15):63-64.
[2]黃佳慧.新課標下如何優化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設計[J].戲劇之家,2020(06):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