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圓
摘要:數學課程改革的實行,使探究式教學成為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熱點。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探究式教學能夠營造課堂交流氛圍,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能力與創新思維,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溝通意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探究性教學有助于豐富教師的知識儲備,促進教師全面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關鍵詞:探究式教學? ?高中數學? ?實踐
探究的本質是不斷探究未知,是一種理性的探究。探究性教學是指在教師的幫助和支持下,學生圍繞某些問題、文本或材料,自主尋求或構建答案、意義,以及理解信息的活動過程。
一、高中數學探究性教學現狀分析
第一,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會經常設計問題情境,然后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在必要時,教師會對問題進行提示和引導,使課堂探究得以順利進行,這說明探究式教學的應用越來越普遍。同時,教師會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通過復習引入新知識教學,這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建構方法。
第二,在其他教學模式中,教師越來越考慮學生的個人情況,并以問題教學為中心,注重師生之間的交流。但是,有些教師目的性很強,不愿意在解決問題或復習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探究,希望通過直接講解的方式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第三,教師越來越重視探究性教學,也越來越重視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發揮數學小組的優勢,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為數學交流創造一個平等的環境。這樣一來,學生會慢慢敢于提問,也敢于與教師討論,整體的教學氛圍比較和諧。
第四,當學生面對數學解題訓練時,思考較少,模仿較多,并以一種解決方法為標準,只有少數學生會考慮數學問題的多種解決方法和各種變化。
二、探究式教學在高中數學課堂中的實踐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教師能夠享受互聯網教學資源帶來的好處,也更傾向于利用互聯網中的教學資源分析教學,但這樣的教學效果會大打折扣。因此,在備課時,教師必須針對性分析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開展探究式教學,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同時,教師要分析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研究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做到因材施教,培養每一個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在觀察教學狀況時,教師要重點關注教學內容,根據教學內容設置多樣化的問題情境,并引導學生通過合作交流進行探究。如教師可以用懸念式的問題情境營造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探究好奇性;教師可以利用講述小故事的方法,引導學生投入課堂教學,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踴躍提問或回答問題,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獲得新知。
此外,梳理教學重點是幫助學生掌握數學課堂節奏的重要方法,教師引導學生掌握教學重點和難點,可以幫助學生真正理解課堂教學的關鍵內容,促使學生探究新知識。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確定教學重點,并圍繞教學重點設計教學活動,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讓學生自主探究教學難點,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不僅如此,學生還缺乏將教學難點與舊知識關聯學習的能力,所以教師要協助學生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加強師生的合作與交流,真正做到教、學、做三位一體的結合。因此,教師要積極思考,探究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找到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的最優化教學方案,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根據學生的學習反饋調整教學方法,從而豐富教學經驗,幫助學生完善數學知識框架,增強學生數學實踐能力。
三、結語
總而言之,探究式教學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所以教師要深入研究數學教學內容,提升探究式教學的兼容性,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調動學生的探究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韓金玲.高中數學探究式教學的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7).
[2]王麗.探究式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1).
[3]高娟,郭凱.探究式教學在高中數學課堂中的運用與實踐[J].中學教學參考,2019(26).
(作者單位:山東省聊城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