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海學
摘要:在新時期背景下,教師應積極構建初中數學智慧課堂,更新教學理念,通過注重思維啟發教學、開展課堂合作探究、精簡設計課堂練習這三種方法,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提高教學效率。本文探討了“減負增效”背景下初中數學智慧課堂的實踐策略。
關鍵詞:“減負增效”? ?初中數學? ?智慧課堂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積極開展高效輕松的教學方法,打破學生數學學習機械記憶的現象,將教學關注點從“量”轉變到“質”上,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讓學生在能力范圍內展開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
一、注重思維啟發教學,提升自主探究能力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思維啟發教學,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對自己所學知識進行思考和探究,并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同時,教師要有效啟發學生的數學學習思維,讓學生不再以機械記憶的方式學習數學知識。
如在教學“相交線與平行線”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展示平行線與相交。在屏幕上顯示直線ab與cd相交形成四個角,分別為∠1、∠2、∠3、∠4。然后,教師要講解對頂角的定義,讓學生知道有公共點,沒有公共邊的角叫作對頂角,并讓學生自主觀察屏幕上的圖片,找出圖中的對頂角,學生根據定義自主觀察探究,找出∠1、∠3和∠2、∠4兩組對頂角。教師要傳授學生判定對頂角的方法,分別看是否兩條直線相交,是否有公共點,是否有公共邊。另外,教師還要設計有關對頂角的例題,讓學生及時鞏固判斷對頂角的三個條件,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例題解決中,學生發現只有三個條件全部符合時角才為對頂角。在教師循序漸進地引導下,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不再是機械被動地學習,真正理解和吸收了知識。
二、開展課堂合作探究,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
在智慧課堂構建中,教師引入合作學習能夠營造活躍熱烈、交流共享的課堂學習氛圍,合作探究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是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重要教學模式。如在教學“最短路徑”時,為了有效活躍學生的數學學習思維,挖掘學生合作探究的學習潛能,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解決“修路問題”,發揮集體的智慧,達到一加一大于二的學習效果。學生在小組合作中表現出濃厚的學習熱情,紛紛與他人溝通交流自己的想法,并在交流中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之處,及時更新問題的解決思路,實現以優帶劣的教學效果。在合作學習中,學生想到用“兩點之間線段最短”的規律來解決,將河l視為對稱軸,過河作A村莊的對稱點A',連接B村莊與點A'交l與M,M點即是最佳修路地點。學生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中學習,積極發表自己的想法,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感受到合作探究的樂趣,讓學生收獲問題解決的喜悅感與成功感。
三、精簡設計課堂練習,真正落實“減負增效”
在開展課堂練習時,教師應精心篩選題目,注重“質”而非追求“量”,讓學生在課堂有限時間內通過做練習實現自身數學能力的進步與提升。如在教學“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增添課堂習題練習環節,讓學生在問題解決中強化所學“工程問題”中的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三者之間關系轉化的能力,使學生在難度適宜的數學題目練習中及時鞏固所學新知,發揮課堂習題練習對提升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作用,提高學生數學知識學習的成效,避免學生做無用功。
總而言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開展多元教學模式,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精選課堂習題。這樣的練習有助于實現“減負增效”,減輕學生數學知識學習的負擔和壓力,幫助學生開展高效的數學知識探究活動。
參考文獻:
[1]趙煜璇.巧用微探究,創造高效能——微課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大世界(中旬),2017(8).
[2]張霞.春風十里不如給學生減負——“互聯網+”背景下如何讓數學學習減負增效[J].科普童話,2019(43).
[3]錢慧.從“減負”到“加正”——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實行“減負增效”[J].新課程學習(上),2013(6).
(作者單位:南通崇川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