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琴
摘要:德育教育工作落實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的人格健全以及長遠發展,所以教師必須要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借助一切可以滲透與融合的機會。教師要先認識到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融合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而后結合文章的實際內容來進行德育教育,保證教學效果更好,能受到更多學生的歡迎。基于此,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與融合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德育教育;小學語文;滲透策略
引言
對小學生開展德育,能夠促使其思想品德與心智得到持續發展,通過“德智并重”的教育,能夠實現小學生的均衡、全面發展,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將德育有效滲透進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
一、小學德育的重要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剛從父母的呵護之下獨立接觸這個世界,面臨著全新的成長環境,難免會有一些畏懼和抵觸的情緒,所以尤其需要小學教師和家長合作起來為小學生的成長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家長對孩子的導向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原生家庭的教育在一個孩子的成長路上顯得尤其重要,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在給孩子做無聲的示范,影響著孩子能否健康成長。當適齡兒童進入小學進行系統的學習后,教師則扮演起小學教育中最重要的引路人角色。加強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務。
二、小學語文教育中滲透德育的有效途徑
(一)德育教育的作業教學滲透與融合
課后作業不僅是檢驗學生課堂知識學習效果的載體,也是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知識、輸出收獲的途徑。所以,教師必須科學運用課后作業讓課后作業承載更多的德育教育內容,能夠與語文教學活動產生更多聯系,例如,教師帶領學生學習文章《司馬光》時,為了更全面地檢驗學生在課上收獲到的德育心得,教師可以采用文章讀后感撰寫的方式讓學生可以將自己的心得體會寫出來。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更加科學地了解到每一位學生內心真實的想法,還可找到機會讓學生將自身感悟出的德育體會表達出來。如果只是在文章學習過程中以告知、糾正的方式讓學生了解每篇課文中蘊含哪些道德品質,雖有一定的教育感化作用,但是并不徹底。所以想要獲得更好的教學德育滲透、融合效果,教師就必須讓學生將自己心中的體會用文字表達出來,如此,才能夠保證學生擁有更深刻的體會,并在其中學習到更多利于自身未來發展的道德品質、價值觀等內容。教師在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應注意展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一個引導者的身份,幫助學生對文章或是課堂教學內容進行理解,但關于感悟與體會方面的認識與收獲則要由學生自己來獲取。
(二)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滲透愛國主義思想教育
愛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對每個中國公民的要求。而語文課文中則蘊含著豐富的愛國主義因素,因此語文教師應該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做好愛國主義思想教育,讓語文課堂與愛國教育有機地統一起來。例如,在講《雷鋒叔叔,你在哪里》一課時,可以引導出其他愛國人士,如朱德、鄧小平等,對學生進行教育,而他們都是熱愛祖國的典型人物,讓學生知道他們的光榮事跡,知道我們祖國如今的繁榮昌盛離不開這些愛國人士。學生通過這樣學習,進行感情朗讀、情景想象、課外拓展,進而受到愛國主義思想的感染,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愛國主義思想教育。
(三)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以身作則
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本身年齡較小,心理與生理發育都不成熟,因此,很多小學生會不自覺地學習自己的榜樣。因此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時刻注意自身的形象,遵守教師行為規范,使小學生通過對于教師的學習能夠得到品德修養的提升,實現教師的全面發展。例如,教師在班級內進行授課的過程中,應當采用多種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使小學生愿意聽課,能夠感受到教師的魅力并進行學習,當學生出現了對于課程內容不理解進而提出問題時,教師應當保持足夠的耐心,不要對學生進行責罵,而在進行授課的過程中,教師也應當保持標準的普通話,為學生起到良好的帶頭作用。在課后與學生進行溝通時,教師也應當保持落落大方的形象、風趣幽默的談吐,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品德,提升小學生的核心素養。
(四)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小學德育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各科教師應當重視對于教材內容的深度挖掘。小學語文課堂可以說是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場所,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挖掘。在教材內容中積極尋找優秀的傳統文化,這樣才能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同時整個教育過程也會顯得十分流暢,不會出現生硬的灌輸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對一些具有優秀傳統文化的課文進行深入挖掘,例如《孔融讓梨》《孔子拜師》這一類文章,既能讓學生學到優秀的思想品質,同時也能發揚傳統文化,這一類課文一般都比較有趣味性,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寓教于樂會使學生從心里喜愛語文知識,同時整個教學過程還能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學生能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無形之中提升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當前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普及,小學階段就應當重視學生的德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通過剖析傳統文化相關的理論知識,繼而全面滲透德育,幫助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形成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有效推動小學生的素質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駱慧英.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與融合分析[J].文理導航(下旬),2020(10):53+56.
[2]陳梅芳.淺析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與融合[J].花炮科技與市場,2020(03):238.
[3]李健民.小學語文教學德育滲透與融合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2020(2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