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樂
摘要:語文作為日常中使用最為廣泛,應用度最高的一門學科,發揮著基礎性作用,其重要意義不用過多贅述。但目前就小學高年級的語文教育效果無法達到預期值,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其中對學生主體地位的認識不足的問題最為明顯,需要教師適時更新其教學方式。而將“留白藝術”在小學高年級教學中進行應用,可以實現學生主體地位的重塑,幫助學生建立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以及激發學生自主性,進而提升學習效率。因此本文將就“留白藝術”進行介紹,并就其應用給出一定的建議。
關鍵詞: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留白藝術;應用策略
“留白”其最早是作為一種藝術手法存在,指一張畫作中刻意空出來的一部分,以實現畫作其藝術性的表現,在我國古典畫作中尤為常見。而“留白”藝術應用于語文教學之中,有著其較為明顯的目的,即通過給予學生空間,強化學生的思考過程,使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得到加強,是與時代發展要求相符合的。留白藝術能充分發揮學生自我思考的能力,不至于知識由教師全盤輸出,學生僅僅單一吸收,而沒有學生自我思考探究的過程。因此需要在課堂上較為合理地展開教學留白,以實現提升學生自主思考能力的謎底。
一、留白藝術應用于語文教學的優勢
(一)制造引子吸引學生
小學高年級的學生雖年紀有所增長,有一定的自制力,但是仍然具備較強的好奇心,對各種事物都表現出感興趣的特征。因此教學課堂之上,對教學內容刻意的留白,制造引子,能將學生吸引到問題引子中,并展開思考,而后開展語文教學事半功倍。因此,直接的語文教育內容講解,全盤的講授,并不如刻意的留白,對學生產生的吸引力更強烈。
(二)豐富教學形式
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一直存在小學生注意力難以集中,在學習過程中,很難保持對知識長期的關注度,所以教師要采取一定的形式,將教學過程豐富起來,使得課堂氛圍活躍,且充滿趣味性,而后進行知識點的講解,以達教學目的。因此使用留白技術,刻意地停頓能使得教師把握住教學節奏,在學生注意力明顯偏離的時候,使用停頓藝術將注意力重新吸引回來,保證學生的關注度,進而提升語文教學的效率。
(三)給足學生發揮空間
當前我國教育追求培養新時代的人才,注重對學生的創新性與實踐性的培養,為實現這一培養目的,就需要學生學習有其自主性,并能通過自己采取一定的方式解決問題,所以需要教師給予學生空間,供學生自主發揮,展現出學生的探索與思考能力。在這個過程中,鍛煉出學生的個人能力,從多方面提升學生綜合能力。教學中留學的使用能實現為學生開辟自我發揮空間,而這對學生能力的提升極為有效。
二、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留白藝術應用策略
(一)以問題做導向并由學生解決
教學過程中以提問的方式作為導向,是較為常見的一種教學引入的形式。以問題導入后發揮留白藝術的作用,將解決問題的主體交由學生,由學生思考探究進而解決,老師僅僅發揮引導者的作用,控制教學節奏,而非全盤灌輸,并注意教學中的細節,引導學生正確探索。并適時拋出其他問題,讓問題成為導向,引導整篇文章的學習,此舉可以將學習主體作用發揮到最大,提升學生的探究與解決問題的水平以及培養其自主思考的能力。
以實際教學為例,語文教師在講授“觀潮”一文時,首先以什么是奇觀作為開頭,讓學生展開討論,教師引導學生向著自然奇觀上去談論,進而將錢塘江大潮這一奇觀展現在學生面前。在學生觀看完后,提出其何以能為奇觀,究竟它具備哪些讓人驚奇的特征,以及它的奇觀是自然因素還是人文因素系列問題,讓學生在閱讀中思考。在學生閱讀并思考上述問題時,老師將文章大致的脈絡展示出來,并讓學生介紹其讀完文章后對問題的感悟,而后引導學生去探索文章中的內容,補足脈絡中缺失的文章細節,實現帶領學生學習一篇文章的內核,以及其感情的表達。
(二)聯系現實并留有探索空間
語文的底色是實際生活,一定程度地藝術加工使得其具備了一定的藝術性,因此課文的講解需要與現實相聯系,這樣不僅使得學生能豐富見識與社會經驗,也能使得教學內容不局限于文字。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也要把握住聯系現實的度,需要留有一定的空間,供學生課下去探索,去發現其生活中的相關信息,強化學生的體驗感與自我發現的滿足感。
同樣以語文教學文章為例,因“小英雄雨來”的時代與當前時代的背景差異較大,學生難以形成真正的感同身受,以及英雄的勇敢。因此需要教師聯系現實,以讓學生有親臨其境的感覺,以便產生共情,助力學生理解。但教師需要舉一定的例子,其他的生活實例由學生自己去探索。教師將雨來的特征進行總結,并鼓勵學生以“雨來”的特征,發現生活中的“雨來”實例。這樣的探索能更加幫助學生理解文章中英雄的特質。因此聯系現實講解需要留白,供學生去發揮探索,這樣充分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留白藝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使用,能使得學習的主體重回學生身上,并保證學生在課堂上的專注力與興趣。實現這樣目的的需要采用一定的教學手段,以問題做導向并留有空間由學生解決,同時聯系現實進行授課同時留有學生實際探索的空間,這樣將會使得小學高年級的語文教學效果提升。
參考文獻:
[1]湯萬勇.此處無聲勝有聲——也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留白藝術[J].教師,2016(15):1.
[2]汪麗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留白”的藝術[J].山西教育:教學版,2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