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蝶
摘要:隨著教育的發展,對中職教學中的學前教育專業有了更高的重視,同時也獲得了越來越多的人認可,所以便對這個專業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不僅要將專業知識掌握牢固,同時還要將自身的責任心,職業素養進行提升,這樣在工作的過程中,才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學中,給幼兒最好的教育。本文就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展開論述,探究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如何對自身的職業能力進行提升,找出最高效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中職教育;學前教育專業;職業能力培養
對于學前教育的學生來說,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在學習的過程中,必須將專業基礎知識掌握牢固,同時還要對自身能力的培養加以重視。因為幼兒這一群體,與其他年級的學生相比較來說,會更加特殊一點,其在教育的過程中,必須將有益的啟示滲透在課堂中,促使幼兒可以在良好教育的基礎上,在學習能力方面有一個突飛猛進的提升。讓幼兒養成良好的習慣,不僅可以使該專業的學生獲得滿足感,同時也可以促進學前教育專業的發展,不斷培養出更加優秀的人才。
一、提高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
為了可以使學生對本專業有一個很好的認知,老師要不斷提高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從而提高學生對學前教育的認可程度,這樣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才會對專業的理論知識進行認真的學習,從而實現理論知識的價值最大化。學生教育和其他的專業相比較來說,學前教育專業對學生的專業能力會更加的嚴格,所以老師在講解知識的過程中,應該更加注意對學生的能力培養,像是動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以及活躍氣氛的能力等等。比如,為了讓學生提高對專業知識的重視程度,老師要在課前對學生明確知識的重要性,這樣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才可以提高自身的積極性,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理論學習中,在不斷地汲取知識的過程中,發現學前教育專業的魅力所在,從而不斷提高自身對幼師行業的喜愛程度。為了加深學生對專業知識的記憶,老師也要進行定期的檢查,這樣才可以督促學生進行溫故而知新,從而促進自身能力的發展,為幼師行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二、老師要科學合理的設置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要求理論知識和技能水平要同步發展,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老師要對教學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這樣才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說,其必須具備過硬的技能,這樣才可以對幼兒展開更加全面的教育。其次,老師在講解知識的過程中,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明確地告知學生,其需要在不斷的努力中成為一名優秀的幼師。其次,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安排,在不影響進度的情況下,對教學內容展開更加詳細的講解,從而使學生在提高技能的同時,可以有一個扎實的理論基礎。比如,老師在講解知識時,必須要求學生將知識與自己所學的專業進行有效的融合,這樣才可以將知識靈活地運用到生活中,不僅可以提高自身的探索能力,同時也可以提高動手實踐能力,因此掌握幼師必備的技能,為自己打下良好的技能基礎。
三、通過各種實踐活動,為學生累積經驗
為了學生可以提高自身的能力,老師可以通過各種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為以后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因為學生在課堂中,只能接受到理論的知識,并無法對自身的技能進行鍛煉,所以老師要經常帶學生進行實踐活動,學生便可以借此機會對自身的技能進行培養,通過不斷的施展,從而明確自己的不足之處,這樣在后續的學習中,便可以針對自己的不足進行有效的學習,推進學生自身朝著全面化的方向發展。以實踐學習活動為例,教師可以創設愉悅的氛圍,引導學生在此基礎上盡情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這樣教師就可以和幼兒實現零距離接觸,從而促使幼兒喜歡上學習活動,這樣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學生會有更多的動力,使自己成為一名更加優秀的幼師,當學生擁有更加專業的理論和技能后,其在后續的工作中,不斷創造出更大的價值,為幼師行業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結語
隨著教育的發展,中職院校的學前教育專業將為幼師行業提供更多的人才,所以老師為了儲存更多的人才,要不斷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引導,通過科學合理的設置教學內容,對學生的理論知識以及技能進行不斷提升,使其在學習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這樣在后續的工作中,才可以通過自身的職業能力對幼兒展開更好的教育,所以老師一定要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其主動探索更深層次的理論知識,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促進學生全方面發展的同時,也可以更好地為學前教育專業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柯亮.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學前教育專業《學前教育學》課程考核模式改革探究[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20(08):8-9.
[2]王文軍,單洪文.基于工匠精神培養高職學前教育學生職業能力[J].遼寧高職學報,2020(08):15.
[3]曹莉.“課崗證賽”融合式學前教育學課程實施的創新[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20(05):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