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艷麗
摘要:在初中化學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激發學生對化學學習的熱情,提高他們的興趣,給予學生鼓勵,增強學生自信,激發學生的潛力,同時提高課堂的互動性。本文也據此提出了教師精心備課,提高教學效率;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通過實驗教學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發揮其學習主動性;巧用思維導圖,梳理知識體系四個教學方法,具體內容如下所述。
關鍵詞:高效課堂;構建方法;初中化學
引言
現如今,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化,對于初中化學的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培養大批高素質人才勢在必行,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幫助初中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引領他們走上個性化發展之路,充分發揮主體優勢,創造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具有重要意義。充分體現化學教學的創新性,教學效率更高,取得最優化教學效果后,學生們學以致用所學知識信心十足,學科成績隨之進步,自主探究與實踐環節,一定會有出色的表現。
一、設計趣味性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對于初中生來說,化學是一門陌生的學科,有部分學生潛意識認為化學知識是抽象的、難懂的、難學的,為了打破部分學生的固有印象,教師可以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來實現,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學習充滿興趣時,就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化學學習課堂中,從而促進初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構造.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從設計趣味性教學內容入手,根據教學的具體內容設計出符合學生個性特點的教學方案,充分調動起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并讓學生對化學產生出濃厚的興趣,進而引導學生不斷靠近知識的真諦,消除學生對化學學習的抗拒心理,讓學生真正地愛上化學課堂,促進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深入理解和靈活應用,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講授“氫氧化鈣與二氧化碳反應”的相關知識時,教師提出這樣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在下雨天的時候,同學們有沒有發現有時學校的墻會“出汗”,這是為什么呢?通過這一具有趣味性的問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的思考,有提前復習且思維活躍的學生馬上就能想到:“因為刷墻用的白灰的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鈣,其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會生成水.”通過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自主探究,從而加深學生理解氫氧化鈣與二氧化碳反應的原理.
二、進行情境有效創設
初中化學教學之所以存在教學低效化問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化學教師選擇應用的教學方法不當,使得教學過程十分枯燥乏味,大多數學生無法集中注意力,學習知識,積極思考,并將知識經驗轉化為個人能力[3]。針對這一問題的有效解決,化學教師應在情境教學法的應用上下足功夫。首先,需要結合主要的教學內容,創設學生樂于接受的生活化情境,讓他們發現化學教材內容、現實生活之間存在的“關聯”,集中全部注意力,進行相關問題的探究,輕松突破自我。其次,需要通過高效課堂的有效構建,創設不同的情境,如游戲化情境、問題情境等,更好地提供教學服務,來滿足不同學生的認知需求,同時增強他們的認知發展信心。比如,在教學“鐵生銹的條件”一項內容使,課上列舉出生活事例,激發學生興趣,通過一些事例的探討研究,充分理解所學知識,要比教師一味地進行理論知識灌輸指導好得多。緊接著,可以引發學生們的回憶,讓他們回憶自己的生活,嘗試列舉出更多的生活用品,進入化學實驗的操作環節,憑借所學知識,完成實驗感悟,真正體會到化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三)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
如今,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是教學改革的趨勢所在。多媒體作為一種教學輔助工具,在初中化學的教學中同樣能起到突出作用。多媒體技術能夠將音頻、視頻、圖片等多種教學資源合為一體,因此多媒體技術所能創設的情境更加多元化,也更為直觀清晰,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化學教師可以通過現代化的多媒體技術和設備,為廣大學生創設超越刻板教學模式和時空的學習情境,用視頻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化學的魅力。例如,在初中化學《常見的酸和堿》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分組指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在課堂開始前,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幾張日常生活中與酸、堿有關的圖片,如皮蛋、醋、小蘇打、檸檬、酸奶、茶葉等。之后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在生活中還會遇到哪些帶有酸堿性的東西,是如何發現他們帶有酸堿性的。在討論結束后,可以讓學生分享小組里的討論結果,并全班一起討論。最后,教師再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并為學生講解區分這些東西的酸堿性。在導入環節結束后,教師開始正式進入課本內容的學習,為學生系統地介紹物品的酸堿性,之后分發一些酸堿值試紙和一些常見物品(低酸堿性物品,避免灼傷學生)到小組里,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觀察酸堿性不同,實驗的結果就不同。教師可以先為學生示范如何使用試紙。在使用時,直接撕下一條試紙,用一根干燥無污染的玻璃棒或膠頭滴管蘸取一滴物品滴在試紙中間部分,注意要從正上方滴取溶液。然后觀察試紙顏色變化,與標準色卡進行對比,得出溶液酸堿性數值結論。這種學習方法不僅可以訓練學生的實驗實操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的態度,從而為以后的學習化學奠定良好基礎。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化學教師應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探索教學方法的創新,在教學中不但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深入研究化學教材內容,還應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能力,借助先進的教學設備,根據教學內容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促進初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構造.
參考文獻
[1]陳依萍.初中化學高效課堂培養的策略[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20(05):25.
[2]李轉梅.淺談如何營造初中化學高效課堂[J].當代家庭教育,2020(14):66.
[3]尤海偉.初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學園,2020,13(14):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