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是高中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無論對學科教學,還是對學生未來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要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教師就要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不斷優化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文章對高中數學教學現狀、高中數學教學低效原因進行分析,對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 高中數學;數學教學;策略;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2)03-0087-03
高中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階段,而高中數學學習主要集中于課堂,這就要求教師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是高中數學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具有教學目標明晰、學生全員參與、教學方式靈活、師生良性互動、教學評價多元等特點。高中階段的數學課程有著較強的邏輯性和關聯性,而課堂教學對學生數學成績的提高起著關鍵性的作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直接決定著課堂教學質量。為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本文對高中數學教學現狀、高中數學教學低效原因進行分析,對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策略進行探究。
一、高中數學教學現狀分析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數學教學也在發生著變化,教師教學流程以及課堂教學設計正在向多元化方向發展,課堂教學質量也隨之提高。但在教學實踐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導致高中數學教學效率不高。
1.課堂教學氛圍枯燥
受課程教學內容的影響,高中數學教學往往缺乏有效的課堂互動,課堂教學氛圍枯燥,導致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較低。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部分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以及教學資源的選擇,大多圍繞高考,而忽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日常教學以及作業練習,大多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不顧及學生的長遠發展。在教學中,部分教師往往會以教學經驗為依據,用自己認為最有效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這樣的課堂往往是教師占據著主體地位,課堂教學成了教師的“一言堂”。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被動,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低下。此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更多關注的是知識的傳授,而忽略學生的探究,導致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只是停留在機械性的記憶上,缺乏深入的理解和認知,無法做到靈活運用。
2.忽視教學情境的創設
現代教學理念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教學情境的創設,引導學生主動經歷知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印象。然而,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忽視教學情境的創設,一味地追求課堂教學容量。部分教師按照以往的教學經驗為學生畫重點、講授重點,要求學生記憶和掌握重點。部分教師的教學大多圍繞教材以及習題,教學目標是提高學生應試能力,對于創設具體的教學情境、再現知識的形成過程和引導學生在參與探究的過程中經歷知識的形成和發展并不重視。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雖然能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但是對這一教學方法缺乏深入的理解,僅僅是為了創設情境而創設情境,教學設計與課堂教學融合程度不高,教學過程單一枯燥,難以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3.不注重課堂互動
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根據學生的學習反饋情況,提出各種問題,與學生進行積極互動,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究,提升學生學習能力,提高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然而,在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不注重課堂互動,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少,導致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低下。
二、高中數學教學低效的原因分析
1.學生方面的原因
在高中數學課堂中,大多數學生是在被動的狀態下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看似很忙碌,特別勤奮,但內心非常反感,學習效率自然較低。在這種學習狀態下,學生難以領會數學問題的本質,只是機械地對問題進行解答。少數學生缺乏自主學習和自我管理意識,在學習過程中,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缺少科學的學習方法,過分依賴教師的督促與引導,學習質量低下。
2.教師方面的原因
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專業能力以及多樣化教學方法對學生學習質量都有直接的影響。相關研究表明,部分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更多的是依賴以往的教學經驗,并沒有與時俱進地進行教學創新,融入現代教學思想,貫徹落實新課改教學要求。在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下,教師的備課過程和教學設計缺乏創新,不從學生學習需求角度出發,導致課堂教學過程隨意性大,難以實現教學目標。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轉變教學思想,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地位,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舊以灌輸為主,與學生的互動較少,只是一味地要求學生熟記各種數學公式,忽略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下。
三、新課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策略
1.轉變教學觀念,優化課堂設計
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數學課堂,并不是單一知識灌輸的課堂,而是基于師生之間有效溝通與互動、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學習質量的課堂。基于此,教師要立足于學生學習反饋,多元化設計課堂教學流程,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為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創造有利條件。為此,在課堂教學設計中,教師應當以課程教學標準為導向,圍繞學生學習需求進行多樣化課堂設計,以突出學生課堂主體地位。具體而言,教師在教學中要革新教學觀念,以現代教學思想為指導,強化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動參與意識,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在探究和實踐中實現知識的吸收和內化。教師要將課堂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通過設計多樣化學習任務,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學生自主參與和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引導學生在經歷知識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提高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從而實現對數學知識的靈活運用,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2.發揮引導作用,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某一事物或某一門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自發地去學習,并在此過程中真正體會到學習的樂趣。高中數學作為一門重要課程,有較強的理論性和抽象性,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一定的困難,如果教師再采用單一、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不僅無法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熱情,反而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學的心理。為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程度。在整個教學中,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更多的是發揮教學主導作用,對學生進行引導。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從實際出發,全面創新教學模式。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深入研讀教材,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講解。同時,要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數學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從生活化角度出發,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第二,注重多媒體教學等方式的綜合運用。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圖片、視頻等內容融入教學,從視覺、聽覺等多方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教學的直觀性、生動性和趣味性,增加課堂知識容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例如,在教學“拋物線”這部分知識內容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播放NBA片段,讓學生認識到一個完美的投球就能形成一條拋物線。以這樣的方式引入教學內容,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第三,精心設計課堂導入,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如何在課堂一開始就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是廣大數學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教師可運用和本節課內容相關的故事、新聞、圖片等導入新課,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開啟本節課教學。
3.深入解讀教材,創設教學情境
深入解讀教材,是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具體而言,在深入解讀教材的過程中,教師要了解教材的主要思想,明確各章節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在梳理知識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數學知識重點,并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設計教學流程,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從生活化角度進行解讀,進行多元化教學情境設計,幫助學生理解、吸收數學知識。有效的教學情境必須要有直觀形象的特征,這樣能夠促使學生在學習時對知識內容產生直觀的感性認識,加深印象,在面對具體的數學問題時也會有更強的敏感度,在不斷深入學習的過程中逐步形成數學思維,深入理解數學知識。例如,在教學二次函數相關知識時,教師可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形式將y=ax2+bx+c(a≠0)的圖像展示出來,引導學生對圖像進行觀察和分析,進而概括出函數圖像的位置關系。教師通過創設具體的教學情境,能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從單一的感性認識出發,結合相關問題的引導,在不斷深入的探究學習過程中逐步深化為理性認識,提高數學思維的靈活性。
4.強化自主學習,培養獨立意識
數學課程作為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課程之一,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數學思維以及邏輯能力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教師在日常課堂教學設計中,除了要強調知識的傳授外,還要從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角度入手,靈活設計課堂教學方式,強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引導學生養成獨立意識。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模式相融合的教學策略,將小組合作學習、任務驅動學習等進行有效融合,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參與探究。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例,教師可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在小組內部討論交流,對知識點進行總結。在此過程中,教師不要過多干預,要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的學習模式能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作用,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教學“統計”這部分知識內容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探討三種統計方法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和分析,激活學生思維。
四、結語
總之,數學是高中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無論對學科教學,還是對學生未來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因此,教師要與時俱進,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在以往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分析教學現狀以及不足,立足學生學習實際,多樣化設計課堂教學流程。要在深入分析教材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課堂所學知識,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與發展過程,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印象,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繆亦男,祖晶晶.構建高效課堂彰顯高中數學理性之美[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11).
[2]陳先英.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初探——談課堂中問題情境的創設[J].中學數學,2020(07).
[3]姜曉麗.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J].數學教學通訊,2019(33).
[4]冷海云.新課程標準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與實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6).
[5]張平.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策略探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07).
[6]王友智.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初探[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18(27).
[7]趙艷會,閆德明.基于新課程的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之發展審視[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2017(01).
[8]李春丹.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6.
[9]盧建玲.新課程視閾下高中數學有效性教學的缺失與追探[J].六盤水師范學院學報,2014(01).
[10]常磊.高中數學問題情境創設的有效性實證研究[J].教學與管理,2013(06).
Exploration of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Wang Yuansheng
(Yongding No.1 Middle School of Fujian, Longyan 364100, China)
Abstract: Mathematic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enior middle school curriculum system,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se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nd far-reaching impact on both subject teaching and students' future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xt of new curriculum teach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se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take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as the guidance, constantly optimize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teaching methods,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mobiliz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e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low efficiency of se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explores the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se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Key words: se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mathematics teaching; strategy; effectiveness
作者簡介:汪元生(1974-),男,福建龍巖人,一級教師,從事高中數學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