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濤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深入,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應得到進一步優化,教師要積極引入新的教學理念、授課方式,以此更好地引發學生興趣,強化他們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水平,提升育人質量。微課作為當前較為時興的一種教學輔助方式,能大幅提升學生參與到整本書閱讀的興趣,對提升整本書閱讀教學質量有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鑒于此,本文將針對微課在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實施分析,并提出一些策略,僅供各位同仁參考。
關鍵詞:微課;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應用策略
一、微課的概念及特點分析
微課可以理解為一種教育者借助信息技術手段,結合學生對知識的認知水平、知識儲備、理解程度等因素,結合單元化、模塊化結合的方式實施教學內容展示的一種教學輔助方式。從內核上展開分析,微課涉及對教材資源、內容的拓展,以此引發學生發散性思維。微課的主要特點是用時較少、內容精簡、主題明確、傳播性強、針對性高等,總的來說可以用“短小精悍”幾個字形容。
我們在將微課引入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時,需要對其設計要點實施格外關注。
其一,微課的內容應盡可能精簡。為整本書閱讀教學所設計的每一條微課都不應該很長,一般可控制在3-5分鐘左右,能促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學到更多知識內容。在實施知識點選擇時,教師要采用更為簡單的表達形式,以此讓學生能在幾分鐘內對相應內容有個大致了解,并實施一定程度思考。
其二,微課應具有較強吸引力。學生在觀看微課時,一般都在課前或課后,周圍沒有教師的監督,若是微課視頻的內容不能在一開始就將學生的注意力抓住,那么學生很容易在觀看微課時走神,難以將注意力充分集中在微課上。基于此,我們可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從多角度、全方位提升整本書閱讀微課的吸引力,并著重關注微課視頻在音效設置、視頻色彩搭配等方面是否足夠吸引人。
其三,教師要在微課中設置問題。一般來說,微課時長有限,學生很難在觀看微課時實施深入思考,因此,在設計整本書閱讀的微課時,我們可以結合整本書的內容提出一兩個問題,以此促使學生對微課產生更深入思考。
二、微課在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借助微課創建線索,提升理解水平
與普通閱讀授課不同,整本書閱讀要求學生讀完一整本書,這就需要他們對書中的人物、故事有更為清晰地了解。但是,很多我們在開展整本書閱讀時,會發現學生缺乏主動閱讀興趣,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于,很多小學生難以把握整本書的主旨脈絡,在閱讀時會遇到很大困難。基于此,我們可以利用微課,幫助學生創建明晰的閱讀線索,以此增強學生對整本書中人物間的關系、主要情節等內容產生深入了解,以此激發學生實施整本書閱讀的主動性。
例如,教師結合《紅樓夢》開展整本書閱讀授課時,可以先利用微課對主要人物實施介紹,借此幫助學生理清人物之間的關系,促使故事主線浮現出來。此后,學生可以根據這個主線開展自主的整本書閱讀。通過此方式,學生能更為高效地理解整本書的內容梗概及中心思想,這對提升其閱讀能力、理解水平有極大促進作用。
(二)利用微課實施導入,激發閱讀興趣
在開展整本書閱讀授課時,教師要嘗試從多個角度出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們都知道,如果學生能夠對整本書閱讀活動感興趣,就會在心中產生一種“內驅力”,他們會在這種力量的引導下更為主動地參與到整本書閱讀中,閱讀效率也會有很大程度提升。因此,在開展整本書閱讀授課時,我們可結合整本書閱讀授課內容利用微課實施輔助,這樣能大幅提升課堂的感染力、吸引力,引發學生對整本書閱讀的強烈探求興趣。
例如,在學完《景陽岡》后,我們可以組織學生實施《水滸傳》的整本書閱讀。在閱讀前,我們可以為學生設計“智取生辰綱”“倒拔垂楊柳”等主題的微課,借此讓學生對《水滸傳》這本書產生濃厚的閱讀興趣,為之后提升整本書閱讀質量打下堅實基礎。借助微課導入,能避免學生對整本書閱讀產生畏難心理,是教師合理利用小學生好奇心強這一特點的重要體現。
(三)結合微課開展活動,培養學生閱讀習慣
在整本書閱讀授課中,教師除了能利用微課幫助學生提升閱讀興趣、加深理解水平,還能幫助他們逐漸養成良好的整本書閱讀習慣。在實踐中,我們可開設一個微信公眾號,然后將日常制作的微課分享給學生,讓他們在家里也能接觸到優質書籍,從而營造一個良好的整本書閱讀氛圍。不僅如此,結合時下流行的電視節目,我們可將其制作成微課,讓學生更好地感受文化的魅力,使其學會主動閱讀、自主閱讀。
三、結語
綜上所述,若想提升微課在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水平,我們可以從借助微課創建線索、利用微課實施導入、結合微課開展活動等層面入手,以此在無形中促使整本書閱讀教學質量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張婷婷.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改進研究[D].西南大學,2020.
[2]康家慧.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與實施[D].江蘇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