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景慧
摘要:新的教育理念要求學校教師們積極為學生營造有趣的教學課堂,力求突破傳統教學課堂給學生們帶來的教學桎梏和思想局限,讓學生們的學習熱情被激發,從學習當中體會到求知的樂趣,進而提升學生們的整體知識儲備和文化素養。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在學習中最需要的就是激發學習興趣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堅實的學習基礎。所以構建高效數學課堂對于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及提高學生學習水平有著十分重要意義,小學數學教學中要積極創設學習情景,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和素養的提升,本篇文章圍繞情景教學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教學應用展開探討,提供其他教師參考。
關鍵詞:情景教學法;小學數學;激發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其年齡較小,具有一定的教學特殊性,小學教師應該要積極探索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摸準小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學習品質,及時轉變原有的落后的教學方式,充分創新教學模式,這對于提升小學階段的課堂效率是很有幫助的。情景教學方法不僅能夠提高小學生對于課堂教學內容的專注度和興趣,還能夠幫助學生發展思維,讓學生們養成學習中積極動腦的良好學習習慣,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素質。情景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如何有效應用呢?
一、利用實物演示,創設現實情景
實物演示最大的特點就是直觀性,數學教學中許多抽象的知識都可以通過實物演示使其具體化、形象化。利用實物演示創設學習情境,實物演示內容與課堂教學內容相互結合,既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的學習活動中,又可以使學生獲得生動的表象,變抽象為形象,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所學內容。
比如在教學三年級數學“長方形和正方形”時,學生認識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后,課本中有一個猜形狀的練習:信封里裝的是個四邊形,猜一猜可能是什么形狀。題目配有一幅圖:信封里裝了一些四邊形,只露出其中的一部分(露出的是個長方形)。大部分學生能根據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猜可能是長方形或正方形,猜可能是梯形(直角梯形)的學生較少。還有個別空間想象能力較差的學生,只說出了一種可能是長方形。為了讓學生形象直觀的理解,這時老師進行了實物演示。先在透明的信封里,分別放入長方形、正方形、直角梯形,只露出其中的一部分,讓學生清楚地看到可能是三種形狀。再在不透明的信封里,分別放入長方形、正方形、直角梯形,學生猜老師演示驗證。通過兩次演示后,學生們都直觀理解了“三種可能”,輕松愉快的掌握了知識。
二、模擬生活場景,創設生活情景
《新課程標準》指出,我們的教學要盡可能緊密地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生活情境和已有經驗是學生自主開展學習活動的基礎,是學生進行意義建構的前提。教堂教學中聯系生活、結合教學內容創設的生活實際情境,把生活實際問題引入課堂,這些源于學生生活的實際教學情景,學生最感興趣也最易于接納。這樣不但可使教學內容具體化,更能使學生產生學習需要,主動參與學習,提高實踐能力。所以,教師應當把知識融入生活實踐,給學生創設或者模擬身邊的生活場景,把知識生活化,讓學生在熟悉的氛圍中學習知識、運用知識。
如,在教學一年級加減混合運算時,可以創設學生坐公交車的生活化情景。
老師當司機,讓學生做乘客,先上來4個學生。
汽車開動,老師問學生現在車上有幾個人?(4)個。
第一站到了,停車,又上來幾(5)個同學,車再開動,老師問又上來幾個人?(5個),現在汽車上一共有幾個人(9個)。
第二站到了,停車,下去了7個學生,老師問現在車上還有幾個人?(2個)。
這樣抽象出算式4+5-7=2。“坐公交車”的情景如此反復輪流做了幾次,使每個學生都有參加的機會,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理解和掌握了新知。
三、編擬有趣故事,創設故事情景
愛聽故事是小孩子的天性.小學生大多都比較喜歡聽故事,他們覺得故事好玩又有趣。心理專家說過,孩子的成長離不開故事,在故事中成長的孩子更聰明而富有想象力。因此,在開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依據教材內容創設有趣的故事情境,使故事成為學習內容的載體,利用故事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啟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善于學,樂于學,主動學,提高學習效率。
教師編擬了學生喜歡的《西游記》故事作為教學活動的切入點,創設幫助豬八戒分餅的故事情節貫穿整個探究過程,學生興趣盎然地參與了學習的全過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開展游戲活動,創設游戲情景
小學生比較活潑好動,喜歡做游戲。游戲能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課堂里,用心體驗數學,并使其不僅掌握和應用數學知識,而且從中獲得極大的快樂,樹立了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游戲情境教學為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提供了平臺,能極大地發揮學生的潛能,省時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
練習時,可以使用不同的組合形式進行對口令。如師生對口令,先由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全體(或部分學生)說得數,然后讓學生全體(或部分學生)提出問題,教師說得數。也可采用男、女生互對,同桌互對,小組互對等。對口令的過程中,師生要評判對口令是否正確。這樣做,教師與學生的活動融為一體,生生交流、師生交流與學生的全體參與相結合,使學生在多形式的互動中,訓練了思維,培養了學生提出問題,且根據所學的知識迅速準確地回答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蔡軍飛.基于新課標形勢下情景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綜合版),2019(5).
[2]郭宇福.情境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