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蓉
摘要:我國社會經濟正處于轉型的關鍵階段,互聯網技術得到空前發展,并廣泛應用在各個領域中,而教育領域也不例外。鑒于此,中職語文教師應基于“互聯網+”背景下,探尋優化教學成效、打造高效課堂的有效措施,借此來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新穎度,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專注力和活躍度,最終為課程改革工作助力。通過依托互聯網開展語文課堂,能夠有效整合校內外教學資源,拓展學生認知視野和思維體系。本文以教師教學經歷為切入點,立足于“互聯網+”視野下,提出構建高效中職語文課堂的實施路徑,旨在為中職語文教學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中職;語文教學;高效課堂
一、營造濃厚課堂氛圍
處于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教師應充分借助多媒體、投影儀等技術來將枯燥的教材內容以圖文并茂、多姿多彩的形式呈現給學生,使得他們能夠獲得視聽感官的雙重享受,為他們營造和諧、活躍的班級氛圍,吸引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程學習中。以教師講解《荷塘月色》這節課為例,文本主要對月色下荷塘景色進行了細致描述,言語之間流露出作者復雜的情緒,超脫現實不可行的無奈之情。鑒于此,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共享性、豐富性的特點,搜集優質的教學素材,其中可以是影視劇片段剪輯、可以是文字圖片ppt講解,以此來深化學生對文本內容的深度理解和認知。其中以下描述荷葉的語句“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如果僅憑文本內容來想象,是很難切實體會到荷塘夜景的美好的,為此,教師可以將圖片、解說文字以及背景音樂融入ppt課件中,依托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使得學生能夠在音樂和圖片構建的濃厚氛圍和優美情調中,切實感受景色之美和情感之濃。通過利用“互聯網+”技術構建的語文課堂,不僅能夠營造濃厚的課堂氛圍和教學情趣,還能夠切實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和人文素養,最終實現培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
二、拓展語文教學內容
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教師可以摒棄先前的教學模式,借助信息技術來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和優質的學習材料,以此來使得教學內容更為飽滿和深刻,學生也能夠在閱覽生動形象、趣味十足的學習素材時啟發自身的感想認知,為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奠定基礎。若教師仍沿用之前的教學理念,一味地照搬課本,是很難輔助教師完成構建高效課堂的教學任務的。基于此,教師應轉變說教式或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以互聯網為載體探尋合適途徑,對文本內容進行適當延伸和拓展,以此來拓展學生認知范疇、拓展他們知識廣度,培育他們的語文素養,繼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在信息技術不斷優化和革新的背景下,教師應借助互聯網之風,合理延伸教材內容,進一步提升語文課堂的豐富性和延伸性,從而為打造高效課堂奠定基礎。以教師講解《念奴嬌·赤壁懷古》這首古詩詞為例,教師需要通過互聯網來搜集和整合優質的詩詞類參考文獻和拓展材料,并將其融入ppt教學課件中,使得學生能夠借助課外資料來掌握對古代字詞的具體含義,以及了解不同情境下的不同解釋,并引導學生對基礎古詩詞進行思維發散和延伸。比如,教師可以借閱圖書館電子藏書來搜集與蘇東坡相關的創作背景和人生閱歷,并以巧妙地導入方式、以豐富的拓展內容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以飽滿的熱情和積極的心態參與其中。此外,教師還應整理與本首詩詞有關的創作背景,其中包括具體位置、發展走向以及故事結局,使得學生能夠切實感受蘇軾先生的深層情感,并與之產生共鳴,感受作者對英雄人物的崇拜和自身壯志未酬的憤懣,并鼓勵學生結合課外知識進行情景創作,以此來拓展他們的認知視野。
三、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和推進,中職語文教師應充分意識到,除去教授學生基礎知識之外,還應著重培育他們的道德禮儀和品質內涵,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盎ヂ摼W+”發展背景下,教師應乘借信息技術的優勢,采取新穎、有效的方式來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人文素養以及審美情趣。其中教師應探尋在語文課堂上引進互聯網技術的合適契機,借此來為學生創設多姿多彩、圖文并茂的課堂意境,使內容抽象化形象、難懂化簡潔,引導學生以積極、主動的心態參與到課堂小組討論和自主探究中,從而使其能夠直接、快速地把握文本中心思想和核心含義,感受文字背后蘊含的意蘊和感情。以教師講解《鴻門宴》這節課為例,教師可以剪輯《西楚霸王》以及《漢劉邦》等影視劇中的經典片段,依托多媒體播放給學生,并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來開展小組討論和自主探究,對文本中劉邦、項羽以及樊噲等主人公的歷史形象和性格進行深入分析,這樣,不僅能夠使得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認知到自身的知識漏洞和技能短板,還能夠切實提升他們的協作能力,為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打下基礎。
四、結語
總而言之,為適應現代化教育教學發展趨勢,中職語文教師應立足于互聯網+視域下,探尋構建高效語文課堂的有效方式,以此來輔助教師實現課程改革和模式優化,最終為社會發展和國家建設輸送品學兼備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賀敬偉.互聯網+背景下,中職語文混合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語文課內外,2019(033):295.
[2]王亮玲.移動互聯網背景下的中職語文教學實踐與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0(003):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