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建慶
【摘要】為了讓不同層次學生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得到充分發展,樹立學習自信心,增強學習的獲得感,可以采用閱讀分層教學法。本文從英語閱讀綜合素養的分層、英語閱讀課堂教學內容的分層、閱讀作業難易程度的分層三個維度分析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分層教學策略的運用。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分層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1)03—0106—02
初中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受家庭教育背景、成長環境、自身知識結構、自身學習能力、個人興趣愛好、應變能力、思維方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而各不相同,導致初中學生在英語閱讀的學習質量和效率上有著各自的差異,表現為不同層次的學習特征。而我們就是要對班級的每個學生進行綜合考察,進而對每個學生的學習素養進行綜合評定。為了能夠讓整個班級不同層次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都能夠獲得有效提升,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對班級學生采用差異化分層閱讀教學策略就有重要的意義。
一、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自身素養的分層
教師采用分層教學不是歧視學生,而是為了讓學習能力差不多的學生在一起便于彼此交流探討、相互促進。對于優秀學生來說,教師對他們可以提出較高的任務和要求,也可以通過相互交流探討的方式來共同達成目標;對于中等學生而言,他們的學習能力不如優秀生,在學習上有自己的獨特性,有很大的進步可能,有可能會一躍成為優秀學生。學困生基礎較為薄弱,教師要給予更多的鼓勵和贊揚,激發這類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改變他們對學習英語的認知比提升學習內容更重要[1]。分層不是把學生的層次固定下來,而是根據學生的努力程度進行一個動態的調整可以讓學生時刻充滿前進的動力。
二、英語閱讀教學中課堂授課內容的分層
在英語閱讀課堂上,也可以采用分層訓練的方式來調動不同層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都能參與進來。對于一些內容簡短且閱讀難度相對較低的英語閱讀,可以由中等生甚至學困生來完成。如一些淺顯易懂的英語短文,可以讓這兩類學生一邊朗讀,一邊對照問題找尋答案。慢慢地訓練他們閱讀、理解、表達等能力,激發他們對英語閱讀興趣是最重要的。而對于一些難度較大、詞匯較多和語言內涵較深的英語閱讀,需要對優等層的學生精心訓練和指導,讓他們靜下心來感受英文語言中作者在當時的情境下想要表達的情感。通過這類短文的閱讀,可以提高優秀學生對英語的綜合理解和運用能力,以增強學生的挑戰性,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此外,在英語閱讀課上,還可以讓各個層次的學生自由組合成閱讀小組,完成閱讀訓練任務。小組長協調基礎較好的學生完成難度較大的任務,基礎薄弱和基礎一般的學生完成難度較低的閱讀任務,通過團隊分工合作,完成一項包含高、中、低難易程度的任務,從而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協調能力,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夠通過不同的形式共同完成閱讀學習目標。
三、英語閱讀教學中作業難易程度的分層
傳統模式下所有學生的作業都是一樣的。這種作業形式對于基礎好的學生來說,反復重復已經掌握的內容,會讓他們感到疲勞并失去探索的動力;而對于基礎差一些的學生來說,一些自己完全不會的練習,不僅完成起來吃力而且達不到效果,很容易挫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樂趣。這樣就會讓基礎弱的學生越來越厭學,基礎好的學生失去挑戰性。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布置英語閱讀作業時,可以將作業分為三類:基礎類、提高類和綜合類。這三種類型題目分別給基礎薄弱學生、基礎一般、基礎較好的三類學生。基礎薄弱的學生,可以做一些包含基本英語語言知識點的選擇題、填空題、短語翻譯題等;基礎好的學生,給他們布置的題目主要是綜合性的英語閱讀思考,通過閱讀延伸,鍛煉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增強他們不斷探究的求知欲望[2]。
四、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創新實踐的分層
創新實踐活動是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教學內容,其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掌握基本的學習內容后靈活運用所學內容開展各種趣味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在不斷地實踐活動過程中增強自身實踐創新意識,豐富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對英語知識的靈活把握能力。在開展創新實踐活動過程中,由于不同學生對英語知識掌握的情況不同,運用所學知識開展創新活動的意識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采取分層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3]。
一是興趣分層。在設計創新活動的主題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興趣差異進行分層,將同一興趣下的學生劃分到相同的主題之中;二是能力分層。根據不同的創新主題,對相同興趣主題下的學生進行分層,并制定不同的創新實踐任務;三是創新實踐活動分層。當學生能夠根據教師提供的教學主題開展實踐活動后,教師就應該組織學生通過分層的方式分別開展創新實踐活動。在參加實踐活動過程中教師應特別注意學生們的個體表現,鼓勵不同層次的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創新實踐;四是成果展示分層。當學生完成創新實踐活動后,由于不同層次下的學生完成質量不同,對于一些學困生在創新過程中很有可能會出現很多問題也容易出現特別的創新點,因此教師應正確對待每一位同學的成果。通過合理分層的方式鼓勵同學們在創新中提升自身實踐能力。
五、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評價方式的分層
課程評價是開展教學活動過程的一個重要過程,它不僅僅是教師對學生開展學習活動過程中的表現進行判斷的一種重要方式,同時也是提升學生學習動力、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自信心的一個重要途徑。在傳統的英語閱讀評價過程中,教師常用的評價方式有語言評價、分數評價兩種,且評價過程中教師往往帶有一定的主觀情感,嚴重影響了評價結果的公平性。為了更好地將評價的價值發揮到最大,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應采用分層評價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根據學生的個人能力、性格特點、課堂表現情況給予不同層次的評價,鼓勵學生更加積極地開展英語閱讀學習活動。評價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教學特點以及教學需求進行分層教學評價,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考核標準以及評價標準,從而使分層模式在英語課程教學中更加全面、系統和有效。
對于一些學習成績優秀、課堂表現良好的學生,教師可以給予一些積極、肯定的評價,鼓勵學生再接再厲,取得更好的成績。與此同時,為了不讓優秀學生內心形成過強的浮躁心理,教師還應適當地給予一些建議,通過指出學習過程中的錯誤觀點,提出閱讀學習活動過程中的不足等方式讓學生保持冷靜的頭腦。另外,教師的評價還應有一些啟發性,鼓勵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反思,引導學生開展創新實踐活動。其次,對于一些學習成績中等、課堂表現一般的學生,教師在評價過程中應在肯定學生表現的同時給予言語、物質方面的激勵,引導這些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向更高難度的內容學習,引導學生開展創新實踐活動。當學生們能夠再次完成教師提出的任務后,教師應給與更加肯定的評價。而對于任務完成失敗的同學,教師也應給與肯定評價。最后,對于一些學習成績較差、課堂表現較差的學生來說,教師在評價過程中應添加更多鼓勵、贊美的言語。
英語分層教學指的是結合學生個體化的差異以及學生的基礎和具體需求,利用不同的教學媒介進行語言輸入。合理的分層設計可以讓學生獲得有效地語言輸入,實現學生的個性化教育,達到優化教學的目的。在分層之前,教師需要對全體同學的性格特征以及學習速率進行全面系統地了解,明確學生語言輸入的難度,盡可能通過分層教學地有效實施,縮小學生之間的差距,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水平。分層教學的最終目標是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獲得幫助,而是讓每一個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學習過程中有成就感、愉悅感,從而樹立起英語閱讀學習的興趣,最終推動教學目標的實現,引導學生在英語閱讀方面成為更好的自己。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分層教學策略可以多樣化、豐富化,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分層教學。
參考文獻
[1]楊雪花.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分層教學策略的運用[J].內江科技,2018,39(10):124-125.
[2]么少云.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分層教學策略的運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5(11):281-282.
[3]黨迎利.初中英語分層法教學模式的有效實施[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93-94.
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