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智偉
【摘要】近年來,引體向上作為蘭州市中考體育的男生必測項目,備受關注。如何能夠科學有效地進行訓練,快速提高成績,甚至得到滿分,成了廣大體育教師與學生共同努力的方向。本文通過整理文獻資料,并結合十多年的體育教學經驗總結出可供參考的練習方法,供大家借鑒。
【關鍵詞】中考體育;男生;引體向上;成績
【中圖分類號】G633.9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1)01—0126—02
為貫徹落實《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教育廳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甘政辦發〔2014〕94號)[1],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深化學校體育改革,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同時根據《甘肅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做好全省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工作的通知》(甘教體〔2015〕1號)要求[2],蘭州市教育局從2016年開始組織體育測試工作,中考體育統考項目采取3+2的方式,將體育考試成績以50分計入中考總分。其中,必測項目為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男生引體向上、女生仰臥起坐、足球運球。中考體育項目中增加了對男生上肢力量的考核,引體向上成了蘭州市初中男生必須測試的項目。
一、選題依據
蘭州市自2016年將體育考試成績以50分計入中考總分后,中考體育考試男生總體成績低于女生,究其原因是男生在引體向上項目中平均得分低于女生在仰臥起坐上的得分,甚至在每個教學班中都有零分考生出現,這反映出男生上肢力量普遍較弱,想要得到滿分具有很大的難度。因此,引體向上項目已成為最受關注的“焦點”項目。
二、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根據本課題的需要,設立“引體向上”“訓練方法”等關鍵詞,利用中國期刊網、CNKI論文庫等檢索相關論文,并對所獲資料進行分類整理分析。
經驗總結法:筆者在十多年的初中體育教學工作中,發現了一些訓練誤區。通過反復觀察和探索,結合權威文獻資料,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
三、概念的界定
引體向上,是指依靠自身力量克服自身體重向上做功的垂吊練習。主要測試上肢肌肉力量的發展水平,以及臂力和腰腹力量。它是一項多關節復合動作練習,是較好的鍛煉上肢的方法之一,也是衡量男性體質的重要參考標準和項目之一。
1.正確的技術動作
引體向上的標準動作是由懸垂準備、向上引體和向下成直臂懸垂三部分構成的。
懸垂準備:雙手正握單杠(四指在上,大拇指從單杠下方握杠),稍寬于肩,兩臂伸直。向上引體:屈臂發力向上引體,下頜超過橫桿上緣。向下成直臂懸垂:引體完成后,兩臂伸直,恢復懸垂準備姿勢。
2.引體向上運動的參與肌群
(1)運動肌群;①肘關節:肱二頭肌、肱肌、肱橈肌;②肩關節:背闊肌、大圓肌、胸大肌、三角肌后部;③肩胛骨:菱形肌、斜方肌。(2)穩定肌群:①軀干:腹肌、豎脊肌;②肩關節:肌腱袖;③肩胛骨:前鋸肌、菱形肌、斜方肌下部;④前臂:屈腕肌。
四、引體向上教學中存在的誤區
大多數教師都在研究如何提高學生引體向上能力的教學方法,但在探索的過程中,部分體育教師依舊對引體向上練習的方式方法存在著一些認識上的誤區,造成學生提高引體向上成績的效果不是很理想。
誤區一:很多體育教師在日常課堂練習中一味地讓學生通過做俯臥撐來提高引體向上的能力。俯臥撐確實可以增強學生的上肢力量,但是對于提高學生引體向上能力的作用卻相當有限。而引體向上的動作形式是懸垂,鍛煉的肌肉群主要是肱二頭肌、肱肌、背闊肌、菱形肌、斜方肌等。兩者對比之下,可以發現單純練習俯臥撐滿足不了學生完成引體向上動作的全部肌肉需求,只有采取全面、合理、正確的練習方式,才可以快速、有效地提高引體向上成績。
誤區二:引體向上是動力性的練習。有些體育教師認為,動力性練習是提高學生引體向上成績的重要手段,因此忽略了對學生上肢靜力性力量的練習。但是,靜力性練習是增強核心力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核心力量已經成為力量訓練的新型手段,作為一種全新的體育訓練方式,將其應用在當前初中生普遍薄弱的引體向上訓練中,對提高初中生引體向上的成績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身為體育教師,應該改變數學觀念,增強理論知識的學習,進而有效地將靜力性練習與動力性練習相結合,以此提高引體向上訓練的效率。
誤區三:在日常體育課練習過程中,筆者發現某些學生的上肢力量練習已經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但是在引體向上測試過程中卻完成不了幾個就落下杠來。通過觀察與詢問,發現其原因是學生手部抓握單杠的力量不足。在引體向上運動中,手部承擔著身體的重量以及運動過程中額外的沖擊力,手部抓握力的不足成了制約學生引體向上達到滿分水平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3]。因此,要取得良好的引體向上成績,教師一定不能忽視學生手部握力的專項練習,而要讓手部握力與上肢力量共同發展。
五、教學建議
1.開展分層教學法
初中階段男生處于身體發育高峰期,但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部分發育較早的學生身材高挑、力量好;部分學生發育晚,身材矮小、力量弱小。學生身體體型也存在較大差異,大部分學生擁有正常體型,但部分學生體型瘦弱,部分學生體型過于肥胖。因而體育教師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制訂相對應的練習內容,練習方法也要有針對性。
2.練習上肢力量
上肢肌肉群是完成引體向上的基礎,參與運動的肌肉主要有肱二頭肌、肱肌、背闊肌、大圓肌、胸大肌、菱形肌、斜方肌等,因而教師可以采用針對性的方法來鍛煉相關的肌肉群。
3.練習手部力量
練習引體向上的時候,學生的身體重量完全由雙手承擔,手部的負荷非常大。因此,在練習引體向上的環節中,體育教師必須先對學生的手部抓握力量進行訓練。如可以采用指臥撐、握拳練習(兩臂伸直,雙手使勁握拳后五指用力張開,依次重復練習)、直臂懸垂等方式來增強手部力量。
4.練習腰腹力量
在現行體育中考測試要求中,對于學生完成引體向上時身體擺幅的要求比較模糊,體育教師在引體向上的教學中會在練習前期教授學生借助身體的腰腹部擺動來完成引體向上。這就要求學生要具備良好的腰腹力量,可運用仰臥兩頭起、俯臥兩頭起、仰臥起坐、仰臥舉腿、平板支撐等方式進行練習。
5.引體向上專項練習
(1)直臂懸垂、屈臂懸垂練習。(2)運用橡皮條輔助練習引體向上,即橡皮條一頭系在單杠上,另一頭系在學生腳踝處,學生運用橡皮條的彈性完成引體向上的練習。(3)幫扶引體向上,即學生兩人一組,練習者懸垂吊桿后,另一名學生用雙手托住練習者的髖部,在練習者上拉時,提供助力。(4)斜身引體向上,即練習者握住低單杠,下肢著地,兩臂伸直。練習時,練習者屈肘上拉,至胸部貼杠,停頓3~5秒,依次練習。(5)擺動引體向上,即懸垂吊杠后,身體以髖關節為軸,腰腹部發力,使身體擺動,當身體的髖部擺至最后方時,腹部發力,身體上拉至橫桿上緣下頜超過杠面。
少年強,則國強。增強青少年體質,是實現中國夢的必經途徑。引體向上作為測試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的基礎項目尤為重要。本文針對蘭州市初中男生的引體向上練習方式提出一些淺顯的拙見,旨在促使體育教師從根本上改變觀念,通過多樣化的體育教學式以及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有效提高初中生的引體向上成績,增強青少年的體質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錢鈺,張鵬.教育部新標準向學生體質健康薄弱環節“開刀”初中以上男生必測引體向上[J].基礎教育論壇,2014(09).
[2]沈言雪.杭州市初中生引體向上項目的調查與研究—以杭州市下沙中學為例[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6(24):93-95.
[3]夏麗燕.引體向上教學的常見誤區與改進策[J].江蘇教育研究,2014(09):59-60.
(本文系2019年度蘭州市“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對如何提高蘭州市2019級初中男生引體向上成績的追蹤調查研究》的階段性成果,課題立項號:lZ[2019]GH1113)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