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媛媛
【摘要】化學用語是初中化學的基本用語,是化學學習的基本工具,也是初中化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當前初中化學課程教學的一個重點和側眼之處。本文主要通過對學生在使用化學用語失分問題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幾點有效的解決教學對策,目的是為了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得分率。
【關鍵詞】化學用語;有效策略;初中化學
化學用語是初中化學的基本用語,是化學學習的基本工具。化學用語對于剛開始學習化學的學生來講是抽象的、枯燥難懂的。但是,學生剛開始學習化學就接觸了不少的化學用語,比如,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合價、原子結構示意圖,粒子結構示意圖和化學方程式等。而又因為學生缺乏科學的學習方法,還未形成系統的化學微粒觀,因而進入化學用語的學習就會成為學生學習的一個分水嶺。
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歷發現,學生掌握不好化學用語原因有很多。比如,記憶的內容多,零碎又繁瑣;比如,不理解符號的意思,從而也導致常常有學生把化學式的記憶比喻成英語單詞的機械性的背誦;或者書寫不規范,比如,大小寫不分,書寫隨意;或者混淆化學符號周圍的數字的意義,不理解符號所表示的微觀意義;再或者化合價的作用的不理解,導致化學式書寫不正確。以上化學用語的基礎沒有掌握好就會導致化學方程式書寫的崩塌。那么,如何進行初中化學用語的有效性教學?筆者提出以下幾個有效性策略。
一、結合教材,分散難度
許多學生認為,化學用語難學,是因為需要背誦的內容太多。因為有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化學用語的教學缺乏系統的教學計劃,沒有分散化學教學難度,又在較短時間內要求學生背誦大量的化學符號,學習內容多,記憶強度大,布置的任務負擔較重,增加了記憶和書寫的難度。根據教材的編制,我們其實可以知道,從元素符號的認識到常見物質化學式的書寫,從原子結構的認識再到離子結構的辨析,從化合價的理解到常見物質化學式的書寫,到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教材由易到難,由淺及深,把難度分散到不同單元的學習當中,進而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
在我們的日常處理過程中,我們可以結合教材,適當地提前分散某些知識點的教學。比如,在第一節化學課處理完緒言的內容后,可以適當要求學生記憶和書寫1-20號元素符號,并且在一、二單元的教學過程中慢慢滲透簡單物質的化學符號的認識。而在講到第二單元的有關鐵、硫、木炭和氧氣以及制氧的實驗中,對于反應原理的文字表達式和符號表達式也要強調學生記憶,為了后續會更好地理解和書寫化學方程式。在教學中應當遵循學生的思維發展和身心發展的特點,由表及里,由易及難,充分了解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和合理的教學安排,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思維和能力的進一步提高。
二、理解符號的意義,杜絕死記硬背
缺乏理解的背誦是化學用語學習的一大誤區。缺乏對元素符號的理解,一味地進行機械性記憶會讓學生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舉步艱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學生對原理的理解和方法的應用。如何引導學生理解化學用語的意義?筆者以原子和離子符號的表示方法為例。在講授離子書寫的過程中,應該先側重于幫助學生理解離子的形成過程,通過圖像演示或者動態flash幫助學生理解原子得失電子的過程,不帶電的原子通過得失電子就會形成帶電的離子,而帶電的離子的電性和電荷數和得失電子的數目有關。在理解了離子形成的過程后,學生才能更好地理解離子表示的意義,然后再結合離子的書寫的規則就能更加牢固地掌握離子的書寫。如果脫離理解,單靠學生機械性背誦離子符號的書寫,就會導致把離子所帶的電性和電荷數混淆,在化學用語的書寫上就容易失分。
三、重視“宏觀-微觀-符號”的三重表征的建立
近年來,我國提出“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倡導要重視各學科學科素養的培養,而學會從宏觀和微觀兩大方面認識物質的組成和構成就是學生學習化學學科應該具備的核心素養之一。而作為一線教師,我們應當思考如何在日常教學中滲透學科素養的培養。
化學用語的學習是枯燥的、抽象的,而把化學用語符號的書寫與物質宏觀、微觀的認識結合起來不僅變得有趣而形象,更重要的是用符號連接了宏觀和微觀的橋梁,更好地落實宏觀辨識和微觀探析的學科素養。比如,講到水的化學式的時候,可以在課上準備好一瓶礦泉水,還有水分子的球棍模型,這樣學生既能認識到水的宏觀組成,也能較好地理解水的微觀構成,學生能更好地理解水的化學式中各元素符號和數字所代表的的意義,從而達到實現“宏觀-微觀-符號”的三重表征的認識的教學目標。在此過程中,既增加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又突破了學生在微觀和化學用語學習過程中的難點。
四、及時鞏固,結合游戲競賽的方式
除了重要的日常教學外,筆者認為,每節課的前2-3分鐘都可以用小組小測、抽查檢測,或者聽寫的方式用來鞏固學生對化學用語的累積,從而引起學生的化學用語的重視。而在上冊的學習中,文字表達式和簡單的化學方程式也是非常值得檢測的兩大部分的內容。雖然文字表達式在課程目標和中考考點中不涉及,但是文字表達式的學習對于后續理解和書寫化學方程式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我們還可以結合游戲競賽的方式來檢測學生們掌握的情況,比如,采取小組競賽、班級競賽、年級比賽,或者通過設置希沃教學平臺中的課堂游戲互動的方式來激勵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提升學生書寫化學方程式的能力。
打好基石,才能建筑大樓。學好化學基本用語,才能學好化學,中考才不會因小失大。但對初三學生而言,化學用語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較長的時間慢慢累積。因此,作為一線教師要不斷反思改進教學方式,不斷地強化學生技能,不斷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黎薇.初中化學用語的教學目標研究[J].化學教育,2017,38(3):38-3.
[2]蔡武昌,蘇艷玲.以學生為中心的初高中“復分解反應”銜接教學[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20(10):57.
責任編輯? 溫鐵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