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動下,教育工作者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以及掌握知識,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創新教學方式,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形成一種聯系,從而降低學習難度。當前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生活化教學成為教師所研究的重點內容。地理學科是高中課堂的重點內容,其具有大量抽象化的知識,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存在困難。在“互聯網+”背景之下,教師可以利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從而更好地將生活化課堂的優勢發揮出來。文章主要分析了高中地理課堂實施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意義以及具體措施,進一步對高中地理課堂質量進行提高。
關鍵詞:“互聯網+”;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學;策略
一、引言
在當前的教育理念中,核心素養成為教學的重點。因此高中地理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將這一理念較好地融入課堂內容之中,從而才能達到教學要求。而在“互聯網+”背景之下如何更好地將生活化教學模式融入地理課堂之中是當前教師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首先,文章介紹了生活化教學的內涵以及生活化教學的意義;其次,詳細分析了生活化教學的現狀;最后,給出在“互聯網+”背景之下如何進行生活化教學的具體策略。通過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將所學習的地理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之中,并且還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對學生日后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幫助作用。
二、生活化教學的主要內涵
“生活化教學”主要闡述教育與我們生活之間的聯系。簡單來說,就是將教育融入生活實際之中,引導學生通過生活中真實發生的案例,從而使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知識。教師在使用生活化教學模式進行教學的時候,要從生活實際中挖掘教材,引導學生去尋找生活中見到的地理現象以及地理知識,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程度。除此之外,高中地理教師在教授學生地理知識的時候會下意識地引導學生將地理知識與生活進行聯系,面對生活中出現的現象學會用地理的視角去看待。長此以往,學生自然能夠形成較好的地理思想。
三、高中地理實施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意義
(一)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才的要求也有了極大的轉變。當前社會中不僅對人才有著較高的專業知識以及技能的需求,同時還要求人才的綜合素質較高。高中地理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時候對于傳統的人才培養觀念需要進行一定的轉變。為了培養符合社會要求的人才,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的理論知識的培養,同時在設置教學目標的時候還要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生活化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課堂的運用,對于實現這一教學目標就有著極大的幫助。通過這一教學模式,學生不僅可以學習到很多與地理相關的知識,同時還能將其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在生活之中感受地理知識并對其有著更加清楚的理解。
(二)有助于師生情感的增進
地理現象在我們現實生活之中隨處可見,因此其與我們的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高中地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采用生活化教學模式,可以使得課堂氛圍變得十分活躍。除此之外,教師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還增加了師生之間的話題,在交流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得以增強。教師在課堂中使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與其進行互動,在互動的過程中教師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對地理知識學習的興趣,同時還能使得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得以激發,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
(三)有助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高中地理教師在使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化教學模式就是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地理現象,將所學習的地理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除此之外,學生可以將在地理學科中所養成的良好習慣運用到其他學科之中,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幫助學生在社會中得以更好地發展。
四、高中地理生活化現狀
(一)教學案例的典型性和操作性不足
雖說在高中地理課堂中使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學習有著較大的幫助作用,但是地理教師在使用該教學模式的時候,卻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其中,教師在使用教學案例的過程中缺乏較充足的典型性以及操作性是主要問題之一。教師不可能對每一位學生的生活經驗有著十分詳細的了解,因此地理教師在課堂中引入案例的時候,如果沒有充分的準備,那么這個案例就很有可能不具有較強的典型性以及操作性。而這種生活性的案例案件,不僅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甚至對學生的學習起著消極作用。
(二)課堂缺乏必要的思維引導
高中地理教師在使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中,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就是在課堂上沒有較好的思維引導。當前的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為了滿足當前教育部門的要求,過多地使用生活化教學模式,使得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進行過多的交流,雖然會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但是也會在很大程度上耽誤課堂時間。教師為了取得較好的課堂效果,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不僅利用多媒體手段,同時還會使用情境教學以及小組討論等形式。過多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并不能把握學習的重點內容,不能較好地提升學習效率。除此之外,地理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還不能有效引導學生去將所學的地理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在一起,從而也不能正確地評價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這都使得生活化的教學模式的效果不能完全發揮出來。
(三)忽視課后對學生生活能力的培養
教師在使用生活化教學模式進行地理教學的過程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沒有重視對學生課后生活能力的培養。地理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僅僅將重點放在課本內容上,但是對于學生在課后是否能夠將所學習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卻沒有給予較大的重視。很多地理教師為了讓學生取得更好的學習成績,在日后升學的過程中取得較好的結果,甚至忽視學生課后對知識的轉化能力,不是要求學生機械地背誦知識點,就是讓學生采用題海戰術。這種教學模式使得學生不能將課內與課外有效結合起來,學生不能利用課后時間去探索所學習的知識,那么就不能完全掌握所學習的地理知識。
五、“互聯網+”背景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實施
(一)借助互聯網技術,增強生活化教學情境的效果
學生進入高中階段,所學習的地理知識與初中階段有了很大的不同,抽象性以及復雜性是高中地理的主要特征,因此學生無論是在學習高中地理上,還是在理解知識上都會存在一定的問題。除此之外,以往教師在教授學生地理知識的時候,大多數都是采用單一的教學手段,不能將那些抽象的地理知識變得更加具體化,從而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而在新課改的背景之下,高中地理教師針對傳統的教學手段進行創新,在給學生講述知識的時候采用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的方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使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可以將生活中的現象與所學的地理知識結合起來,這樣可以使得地理知識變得更加具體化,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更加容易地掌握知識。同時,在當前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情況下,教師還可以借用多媒體技術手段,更加直觀地將生活中的地理知識呈現在學生面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師在講授“地理環境”相關內容時,由于生活中的地理環境通過語言很難表現出來。因此教師在授課時,為了取得較好的授課效果,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從而將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創設出來。教師在采用多媒體技術手段進行教學的時候,前期需要搜集大量與課堂內容相關的資料,將其制作成課件。在展示課件內容時,為了更好地吸引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還可以針對一些地理現象進行提問,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各地的地理環境不同。在學生思考討論之后,將正確的答案告訴學生。通過這種學習模式,不僅可以使得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得以激發,同時還能加深學生對于地理知識的理解。
(二)借助互聯網技術,將地理教材和生活教材相結合
地理教材是非常重要的教學素材,里面所展示的內容都是編輯人員自己刪選的。通過學習地理教材,不僅可以使得學生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識,同時還能使得學生將這些知識與生活實際進行聯系,從而使得自身的生活能力得以提高。因此,地理教師在進行授課的時候,一定要深入分析地理教材,從教材中找到與實際生活相關的知識,引導學生通過學習這些知識來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這樣一來,不僅能夠使得學生的地理應用意識得以增強,同時還能增強學生的生活能力。教師在實際教學的時候,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將課本教材與生活教材聯系在一起,從而使得生活化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例如,在學習“地殼運動”這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首先深入分析相關的課本內容,之后將教材中所設計的地震方面的知識與現實生活中的地震畫面結合起來,通過多媒體展示出來。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具體地展現地殼運動的原理,從而使得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地震是如何形成的。
(三)信息化構建生活教學情境
在講解難度較大的地理內容時,為了降低學習難度,增強學生的理解,教師可以借助一些信息化工具從而使得學生對于所學習的知識有著清楚的認識。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合理地使用信息化工具,可以將一些地理現象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增強教學內容的趣味性。比如,教師在講授“水圈和水循環”這一知識時,教師可以列舉學生所熟知的水圈,黃河就是一個不錯的例子。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首先給學生簡要分析黃河特有的地貌特征,幫助學生進一步地對水循環的作用方式有所掌握。之后,教師可以通過動畫的形式將黃河河岸沖擊、河床泥沙累積等現象的原理展現出來,吸引學生對下文學習的興趣。教師還可以適當地對學生進行提問,鼓勵學生深入思考,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六、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的背景之下,為了培養更多符合社會要求的人才,必須創新教學模式。高中地理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借助互聯網先進的技術手段,將課本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緊密聯系。這種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獲得全新的學習體驗,同時還有助于學生地理學習能力的提高,對日后學生的地理學習有著重要的幫助作用。
參考文獻:
[1]管芃,張勝前,張清蘋.依托梧州鄉土地理,培育地理核心素養:以湘教版“地殼的物質組成和物質循環”為例[J].地理教育,2021(9):48-50.
[2]張小君.例談UBD理論在高中地理單元教學設計中的應用[J].新課程,2021(36):22.
[3]葛正紅.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運用地圖培養學生問題意識[J].新課程,2021(36):214.
[4]張明康.基于區域認知的高中地理教材圖像系統的教學研究:以人教版必修3“流域的綜合開發”為例[J].名師在線,2021(24):61-62.
[5]才讓草.基于核心素養的精準教學模式在藏區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文理導航(上旬),2021(9):65-66.
[6]黃瑞.基于美術特長生核心素養培養的高中“地理+美術”學科融合教學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1(16):37-38.
作者簡介:
陳黎明,甘肅省天水市,甘肅省天水市張川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