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梅
摘 要: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順應文化自信和傳承文化理念的一種表現,不僅能夠推動英語教學的發展,還能為傳承我國傳統文化開辟一條獨特的路徑。基于此,特簡要敘述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的重要價值,從在詞匯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在情境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等方面探索其具體的融入策略,并將其貫穿于英語教學的始終。
關鍵詞:傳統文化;小學英語;重要價值;融入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03-004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3.022
在傳承傳統文化的教育背景下,小學教育和教學也成為傳播和滲透傳統文化元素的重要途徑。而對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的策略進行研究,是為了探索獨特的文化傳播路徑,使傳統文化的價值和作用在英語課堂中得到充分的激發,改善小學生缺乏文化自信的心理現狀,從而實現良好的教學和德育效果。
一、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的重要價值
(一)有利于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
英語學科是一門蘊含著豐富人文元素的語言課程,而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素養,就是將中華文化與西方語言文化相結合的過程,這對于發展和弘揚傳統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融入傳統文化元素的英語教學中,學生不僅能夠拓展知識積累,還能夠為傳承我國文化開辟一條新的道路,從而促進文化的傳播與弘揚[1]。
(二)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
小學階段正是培養學生文化意識和思維的黃金時期,所以在英語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思想,能夠使小學生正確認識和看待中西方文化的異同,并能在拓展文化知識積累、提升文化素養的過程中,認識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悠久的歷史,使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宏觀的文化思維,從而不斷增強小學生的文化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的具體策略
為了構建英語課堂與傳統文化的有機結合,促進優秀文化在英語教學中的傳播和滲透,教師可從學生的根本文化需求出發,以詞匯教學、導入教學、情境教學、交叉教學和活動教學為主要方式,不斷完善和優化傳統文化的融入教學模式。
(一)在詞匯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奠定學生的文化基礎
詞匯是英語學科中的基礎內容,也是影響學生英語閱讀、寫作等學習的關鍵因素。但是在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中,教師在進行詞匯教學時通常都會采取機械式記憶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死記硬背,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很難接觸到詞匯背后的文化元素。因此,為了奠定學生的文化基礎,發揮出傳統文化的有效作用,教師可精心設計詞匯教學計劃,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在詞匯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元素,讓學生在積累詞匯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文化視野[2]。首先,教師對英語詞匯教學中的基礎詞匯、代表性單詞語句等進行深入分析和解讀,探索其背后的文化元素和典故,并利用發散性思維引入中華傳統歷史故事。其次,在課堂教學中根據詞匯的具體含義展開文化教育,讓學生在優秀的文化故事案例中明確詞匯的內涵。比如在進行有關于顏色的詞匯教學時,教師就可以中國古代不同顏色的象征意義開展文化滲透教學。最后,待學生已經逐漸適應了文化教育的模式,也積累了一定的詞匯儲備,教師就可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詞匯中蘊含的傳統文化元素,不斷增強他們的發散性思維和文化探究能力,豐富小學生的英語詞匯學習體驗,拓展小學生的英語詞匯積累,奠定他們的文化基礎。
(二)在導入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啟發學生的文化意識
課前導入是英語課堂教學的開端,對課堂教學的效果會產生重要的影響。然而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在進行課前導入時,通常都以回憶舊知識或者直接引入教學主題的方式,所以導入中就缺乏必要的文化元素。為了啟發學生的文化意識,促進傳統文化與英語教學的有效融合,教師可在導入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以驅動性任務、探究性問題等形式載入文化元素,讓學生在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中完成任務,并在這個過程中受到啟發[3]。首先,教師在備課環節中對課程內容進行分析和解讀,提煉出其與傳統文化的結合點進行重點設計和規劃,根據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文化理解能力設計導入問題;其次,在課前導入階段,結合學生的具體表現,在導入中引出探究中西方文化異同點的問題,并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他們集合不同組員的意見和想法得出最終的答案和結論;再次,教師引導不同的小組間展開辯論,讓他們實現思維的碰撞和交流,在辯論中逐漸深化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理解;最后,教師對不同小組的意見和想法進行歸納和整理,并以文化的異同作為切入點導入課程教學的主題,從而以靈活自然的方式正式進入課堂教學。通過在導入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的方式,不僅能夠啟發小學生的文化意識,還能夠活躍課前導入的氛圍。
(三)在交叉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提升學生的文化修養
交叉教學指的是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和融入其他學科的教學思想和內容,而在滲透傳統文化的英語教學中,語文學科就能夠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以往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各學科之間的聯系,將英語作為一個獨立的教學體系,所以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很難了解和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知識。為了促進傳統文化與英語教學的融合發展,不斷提升小學生的文化修養,教師可在交叉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讓學生將英語知識和語文知識聯系在一起,從而讓他們在文化碰撞中拓展文化儲備、提升人文素養。在交叉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主要可分為以下兩點:首先,教師可利用語文學科的古詩詞進行英語教學導入,以凝練和優美的語言形式引發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在解讀和分析古詩詞的過程中了解課程教學的主題,并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其次,教師可開展藝術性翻譯練習,引導學生將英語文本翻譯成優美的中文形式,讓他們在分析和理解的過程中調動傳統語言文化儲備,實現中西方文化的思維轉換。在交叉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不僅能夠推動學生的思維發展,還能夠提升他們的文化修養。
(四)在情境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文化思維
情境教學是利用真實或者模擬場景進行教學的一種方式,它能夠以靈活性的方式和趣味性的教學內容帶給小學生豐富的體驗。但是在當前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將情境教學單純地作為一種活躍課堂氛圍的表達形式,所以其與課程內容和文化元素的融合性也就不強。為了在英語教學中充分地融入傳統文化,不斷培養小學生的文化思維,教師可從課程內容和文化主題入手,在情境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讓小學生在多樣的教學資源以及靈活性的教學中,深入情境內部體會英語文本的內涵和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具體而言,首先,教師可深入鉆研教學內容、課程標準中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以及其中蘊含的傳統文化元素,以此為基礎選擇適宜的情境創設方式,使傳統文化、課程內容和教學目標實現有機結合,從而發揮出情境教學的價值和優勢;其次,在課堂教學中依據情境創設規劃和學生的興趣傾向,構建角色扮演、生活、游戲等情境形式,讓學生在多樣的情境中深入體會文本內容、感知其中的文化元素,并形成比較中西方文化異同的文化思維。比如,在有關節日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就可創設生活教育情境,調動小學生的生活經驗,讓他們回憶中華傳統節日的習俗和特征。在情境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的方式,不僅能夠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還能夠培養他們的文化思維[4]。
(五)在活動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
活動教學是拓展課堂教學范圍、提升學生知識運用能力的一種重要教學形式。但是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為了節省時間、完成教學任務,通常都會忽視實踐教學活動這一環節,所以學生很難在參與英語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接觸和學習中華傳統文化。因此,為了推動中華優秀文化和英語課堂教學的協同發展,增強小學生的文化自信,教師可在活動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依據英語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活動內容和主題,讓學生在實踐中增長知識、提升文化素養。具體而言,開展中華傳統文化與英語學科的融合實踐活動,主要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教師可從英語課程內容中提煉出傳統文化活動的主題,并以此為基礎進行細致的設計和規劃,為活動的順利展開提供保障;其次,通過拜訪文化館、博物館等形式展開傳統文化主題活動,讓學生在親自參與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培養傳統文化素養;再次,在英語課堂中開展活動總結工作,讓學生在英語教學中感受到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在活動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的方式,不僅能夠提升小學生的實踐能力,還能夠進一步增強他們的文化自信心和自尊心。
總而言之,為了更加巧妙地將傳統文化融入英語教學中,教師可將學生的文化發展作為出發點,不斷優化和完善英語教學模式,將優秀傳統文化潛移默化地滲透到教學的內容和形式中,使小學生受到文化的啟迪和熏陶。
參考文獻:
[1] ? 張瓊.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小學英語課堂的策略[J].速讀(中旬),2020(4):101.
[2] ? 湯麗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滲透探討[J].讀與寫,2020(17):141.
[3] ? 鐘開蘭.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的策略[J].中華活頁文選(傳統文化教學與研究),2020(9):36.
[4] ? 孫秀峰.談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有效策略[J].中華活頁文選(傳統文化教學與研究),202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