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
摘要:在新課改日漸深化的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師要改善傳統教學模式帶來的各種教學弊端,就需要積極引入新的教學方式。其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適應了新時期教與學需要的學習方式,將其應用于高中數學教學中具有重要教學價值。教師要合理應用多種合作方式,才會更好適應教學要求,全面促進高中生數學成績和綜合能力提高。本文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進行了探討,希望可以對高中數學教師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高中數學;實踐應用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前言: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不僅可以有效帶動高中生之間的互動,還可以使其對數學知識更深刻的研究、探討,幫助其夯實知識基礎,提高數學成績。高中數學教師要注重把握好小組內人員分配的合理性,并注重以生動的方式,布置合作探究任務,使高中生在合作中深入互動,才會更有效促進合作學習質量提高,進而達到理想的教學目的。
一、合理分組奠定良好合作基礎
合理分組是成功應用這一教學模式的基礎。通過合理分組,不僅可以有效促進小組內高中生的密切合作,還可以使合作效果更加明顯。對高中生合理分組,教師要考慮到每名高中生的學習水平、理解能力不同等因素,避免讓學習成績優秀的高中生分在一個小組中,而是要讓每個小組中人員分配比例均衡,讓每個小組中學習成績優秀和稍差的高中生人數基本相等,才可以有效帶動全體高中生的共同進步。另外,教師要注重結合作任務的難度和數學知識性質合理安排小組人數。一般情況下,合作學習的任務較難,可以讓高中生六人左右一組,學習任務難度一般,就可以讓高中生四人左右一組,通過合理分組,會達到更理想的教學效果。
另外,教師要注重在每個小組中確定一名組長帶領整個小組進行學習,促使小組中更積極的互動、合作,可以進一步促進合作效果提升。同時,使高中生通過合作建立更完善的知識結構。如,《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引導高中生回顧之前所學習的集合基本運算、集合間基本關系的數學知識。之后,再引導高中生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探究充分條件、必要條件的概念。并且,讓高中生在自主合作學習后列舉相應的案例。接著,再將兩名學習成績較好和學習成績一般的高中生組合成一個小組,在選出組長后,讓其在組長的帶領下對數學知識進行系統的自主探究。通過合理分配小組成員,高中生的合作不僅會有條不紊的進行,還可以讓其最大限度獲取數學知識,有效提高學習質量。在此過程中,可以指導組長對小組成員的學習情況加以記錄、匯總,之后再上報給教師,教師在此基礎上對教學方案加以調整,就會使教學有效性進一步提升。
二、構建問題情境引導深入合作
問題是高中生學習、應用數學知識的關鍵所在,教師要結合知識點創設生動的問題情境,才會使高中生的合作探究興趣更加充足,引導其深入進行合作。另外,教師要注重創設問題情境時,積極拉近與生活之間的距離,使高中生對問題的陌生感明顯降低,才可以更有效激發其動力,并讓其求知欲更加強烈。在設計問題時,教師也要注重把握好問題的難度,既不能使問題過于簡單,也不能過高設計問題的難度,才可以促使高中生熱情投入到學習任務探究中,從而達到良好的合作學習效果。并且,教師要積極應用信息技術,構建生動、立體的問題情境,使高中生的視覺受到強烈沖擊,會更有效帶動高中生的合作熱情,并啟發其思維,從而快速解題。
如,《等式性質與不等式性質》一課,要讓高中生了解現實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著的不等關系;會從實際問題中找出不等關系,并且可以列出不等式和不等式組。指導高中生合作前,教師可以先列舉生活中的案例:“車輛在道路上行駛時,會有限速40km/h的路標,提示司機在部分路段行駛時,車輛的速度v不可以超過40km/h,用不等式表示即為v≤40。此后,再利用多媒體展示問題情境:“在一杯含有a克糖的b克糖水中,再加入m克糖,則這杯水變甜了,請根據這一事實提煉出一道不等式;某電腦用戶計劃使用不超過500元資金購買單價分別為60元、70元的單片軟件和盒裝磁盤,根據需要至少要買3片和2盒,如何用不等式關系表示購買軟件和磁盤的不等關系?請列舉生活中包含不等式關系的實例?!?。并且,讓高中生展開合作學習。通過科學設計問題情境,高中生可以更扎實掌握這部分知識,并且會有效促進其知識應用能力提高。
三、創新合作方式促使主動提問
讓高中生對數學知識產生質疑,是促進其學習成績提高的重要因素。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會發現,一些高中生并不善于主動提問,直接影響了其數學成績和知識基礎的構建。往往教師鼓勵高中生積極提問,也較難收獲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為了使高中生可以充分融入到教學活動中,主動、大膽提問,教師可以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布置合作學習任務后,同時布置提問任務。不僅可以使高中生踴躍提問,還可以有效培養高中生的主動提問意識,讓其對數學知識更扎實的掌握和理解,從而使其數學基礎得以夯實。通過創新合作方式,高中生的學習熱情也會得到良好調動,對于其思維能力發展,也有積極的作用。在高中生積極提問的情況下,課堂上的氣氛也會更具活力,合作質量和教學水平也會顯著提升。
如,《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一課,教師就可以創新教學和合作方式,可以先將高中生分成四人一組,然后再布置合作任務:“對課程內容進行合作探究,并且互相提問。并且,每名同學的問題不可以少于四個。”,在教師的指導下,高中生不僅會踴躍融入到學習活動中,還會更積極、認真探索,找尋自己的疑惑之處,并進行深入探究,對于學習質量提高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總結:
數學對高中生高考成績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教師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可以有效帶動其數學成績提高,并促進其思維水平提升。教師要注重合理對高中生加以分組,并巧妙應用信息技術配合教學開展,可以有效提升高中生的合作熱情和動力。另外,教師要注重創新合作方式,促使高中生高質量合作,才會更有效幫助其夯實數學基礎,教學效果也會明顯改善。
參考文獻
[1]后曉剛.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考試周刊,2019(A5):79-80.
[2]安文盛.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提升高中數學教學實效[J].學周刊,2019(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