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海濤
摘要:在數學知識體系中,數學思想是學生必備的要素,只有當學生具備了數學思想,他們才能真正理解數學知識的構成及價值,并主動用數學的方式去思考,掌握如何應用數學。從數學知識的教育體系來看,想要做好對學生的數學思想培養,就必須要做好對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工作設計。
關鍵詞:數學思想方法;小學數學;滲透;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基于數學哲學的角度分析,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體系中最具有統攝力、生命力的內容,是否能夠以科學、嚴謹的數學思想方法來指導解決數學問題是衡量學生素養高低的標志之一。所以,小學數學教師應著重分析小學生原有知識圖式和結構,以提高學生教學知識水平為核心,對教學過程進行優化設計,確保小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在最優化的數學教學過程中建構知識新圖式,實現小學數學教學“實、新、趣、效”的高效課堂。
一、數學思想的概念
數學思想其實是一種相當廣泛的概念,一般來說,數學思想特指現實世界中的各種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以一種獨特的思維形態來反應到我們的意識當中,并且,這種思維形態還會不間斷地進行各種思維活動,當這種思維活動完成一個周期之后并得出結果,就意味著我們完成了一個數學問題的思考和解決。從學術角度上來說,數學思想其實就是數學事實和理論經過一系列概括所最終得出的一種本質認識,而這種基本的數學思想還會相應的體現出一種獨特的奠基性、總結性和廣泛性。數學思想在學生學習數學過程中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思維能力,這種思想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進行相關數學知識的理解和判斷,從而幫助學生良好的掌握數學知識的精髓。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與方法的措施
(一)統籌知識體系,挖掘數學思想方法
數學思想方法具有連貫性和內隱性,只有將數學知識體系融會貫通、統籌協調,才能將思想方法串聯至其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組建課程組群,研讀課程標準,嚴謹設計、通盤考慮學習情境創設和教學過程的融合機制,循循善誘地讓學生逐步領悟小學數學中的數學思想。首先要做到將思想顯化,小學數學中數、形、定理等有形知識背后蘊含的數學思想應被充分重視、總體設計,使其明朗化,并多維度、全過程滲透到學生培養的過程中。
(二)為學生創建展示機會,培養學生思想方法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很多新型教學方法的出現,為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帶來很大幫助,其中師生角色互換,由學生扮演教師為全班學生分析題目,這樣的方法非常有效,但是需要教師注意,小學生由于思維能力、表達能力較為薄弱,所以,教師需要給學生留出充足的準備時間,避免學生在課堂展示中出現卡殼現象。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課前準備,小組成員共同分析和討論數學問題的解決方法,最終研究出較為成熟的方法后,小組選出一名代表在班級中展示。考慮到學生可能在學習過程中出現方向的偏移,所以,教師在學生進行知識探究以及結果展示時,可以通過提問、交流等方式與學生進行互動,由此引導學生的思維活動,讓正在展示的小組成員進行反思,讓其他小組成員進行揣摩,幫助他們更好地完成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在強化他們知識記憶的同時,完成對他們數學思想的培養。為了提升學生在展示過程中的主觀體驗,教師除了要為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同時也要給予學生足夠的主權,以確保他們可以在完成展示之后受到良好的情感及思維反饋,由此來促進學生形成數學思維,提升他們的課堂學習效果。
(三)教師課案優化
我們需要進行的就是針對現有的教學課案進行優化,將原有傳統性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和理念進行改革和優化,引入更多創新性和現代數學思想和方法的教學理念,進一步加強教師對于課案的理解,明確教師自身的教學目標。同時,教師在進行實際的教學活動之前,還需要充分的對不同教學情況有著相當的把握和判斷,以確保在出現教學問題時,可以第一時間進行解決和處理。此外,教師還需要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合適的數學思想培育教學,讓每一位學生都體會到公平教育。
(四)實踐中練習,反復體悟數學思想方法
數學思想方法的層次性和多元性決定著課堂教學中數學知識的講授也應是多維度、全方位的。只有在學生的完整學習過程中抓住時機、啟發誘導,才能促使學生習得概念形成、規律發現、問題探究與解決的良好數學素養。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遵循從簡單到復雜、從個別到一般、從感知到理性、從低級到高級的特點,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場景、校園中反復練習,從中學會理解、運用,提升數學綜合素養。
(五)通過數學實踐活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
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只有具備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才能夠真正理解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并將其應用到解題環節中。考慮到小學生有限的認知水平,教師想要完成對學生的數學教育,可以借助實踐類的數學活動來提升學生的體驗,引導他們進行積極的思考。在實際教學環節中,我會以現實生活中的內容為素材,讓學生從生活角度去進行習題的感知和理解,由此讓他們在積極分析和思考的過程中找尋解決問題的方法,完成對數學知識的應用。
結束語
總之,數學思想方法作為一種主觀意識,需要學生在不斷地學習、理解過程中予以形成,教師作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指導者,需要了解學生的思維發展需求,并讓數學知識以符合他們思維能力的方式予以呈現,由此進一步保證學生可以在探究新知的過程中獲得思維能力的鍛煉,做到在滿足學生數學思維構成需求的同時,促進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包志明.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的滲透[J].學周刊,2021(35):35-36.
[2]張亞妮.數學思想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策略探討[J].新課程,2021(44):105.
[3]朱寅山.小學數學教學中思想方法滲透的策略探討[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27):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