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維海
摘要:數學是一門邏輯性極強、對思維能力要求較高的學科。小學生正處于形象思維高度發展時期,他們對于數學的學習存在一定困難。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不僅要掌握課本中的基礎知識,還要能夠將學到的知識進行有效運用,以此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基于此,以下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策略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在現階段的數學學習過程中,尤其對于四五年級的小學生來講,其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思維能力,對于一些比較困難的數學題,會下意識地逃避。比如對于數學題目中的應用題型,有很大一部分學生一看到應用題就產生退縮和畏懼心態,這是萬萬不行的,所以培養學生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是必要的一個層面。
一、小組化教學
通過小組教學,提高小學中年級學生在數學教學中“解決問題”能力。小組教學制度在小學中年級的教學領域中特別常見,此教學方法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例如,在水平位移、旋轉和軸對稱的教學中,小組之間的教學不僅可以加強自己解決問題的相關知識,還可以促進小組成員的發展。另外,小組教學使教師更容易管理和熟悉學生的學習情況。鑒于小學中年級數學教學的特殊性,教師較少能夠針對某位學生進行單個題目的解答教學,因此通過小組學習,可以讓學生在小組討論中獲取各種解決問題的技巧。
二、綜合分析
要實現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就要讓學生能夠正確的分析問題,既能夠全面看待問題的諸多方面,又能夠迅速把握關鍵。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所需要做的,就是建立起教學引導,逐步引導學生找出解決問題的條件或因素,促使學生能夠完成對于問題的綜合分析,進而有效解決問題。如在學習“分數乘法”相關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來對于問題中存在已知與未知進行分析,如“小明的身高比小紅的身高矮1/8,小紅的身高是165厘米,那么小紅比小明實際高幾厘米?”這一問題中,可得到的已知條件是小紅的身高,以及小明的身高比小紅矮1/8,而要完成解答,還需要知道小明的實際身高,因此,學生就需要利用已知,來求導未知,再通過得出的結論進行比較,完成最后問題的解答。通過這樣的逐層引導,學生能夠逐步掌握將復雜問題簡單化,先解決潛在的小問題,再利用已知解決大問題的有效策略,進一步提升自身解決問題的具體能力。綜合分析不僅體現在對內容、對題目的分析,還體現在對于方法、思維方面的分析。依舊以上文中提到的題目為例,在這一題目中,學生首先要形成反向思維,即對于題目中的問題進行分析,“小明比小紅矮幾厘米?”這個問題中,需要學生得出小紅和小明分別的身高,然后回到題中,可以找到與小紅和小明身高相關的已知條件,進而完成思維上的推導,利用能能力解決實際問題。
三、競賽化教學
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競爭機制上表現出積極性、自主性。比如,在三位數乘一位數中,教師可以指引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回答問題,教師隨機寫出基于本堂教學知識的例題,要求學生進行搶答,教師總結每位同學的搶答成績,最后在本節教學結束后選出得分最多的同學并給予獎勵。一般而言,學生對教師提出的問題漠不關心,而采取競賽化的教學可以促使學生在一種高壓力的環境下,促進學生思考的動力,從而加深學生在數學專項問題的解決方式,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有所提高。
四、融入實際問題,強化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
在學生已經熟練掌握知識的前提下,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如何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在學生對實際問題進行思考和探究解決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將自身所掌握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問題中,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的數學思維得到鍛煉,同時能夠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鞏固和運用,進而促使學生在生活中能夠更好地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
五、直觀性教學,弱化難點
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重視到學生的學習問題。在日常課程中,對于學生會遇到的問題,教師要認真解決,認真傾聽,這不僅對學生來說是一種尊重,而且對于數學問題本身也起著弱化作用。在授課過程中,要施行階段性的反饋制度,通過邊講邊評的方法做到及時解決學生的疑問點。這是很重要的。教學要具有直觀性,要讓學生能夠在上課之前明確教師所講授的是哪一章節的內容,從而可以做好心理準備。對于學生的疑問點,最好的做法便是當堂問題當堂解決,如果做不到及時解決,也應該在作業布置的過程中有所側重,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也是學生和教師互相溝通的過程,學生也能夠從這個過程中感受到自身的重要性,從而對于其建立對本節科目的信心以及建立對數學的信心有著直接的影響。將小問題及時進行解決就不會堆積成為大的難題,因此需要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形成出現問題及時解決的習慣,做好心態上的引領。
結束語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越來越需要全面發展的人才,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進行基礎知識的教學,還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學習能力進行培養。通過教學活動的開展,激發并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良好的解決問題能力,能夠有效幫助學生進行日后的學習和生活,并能夠積極促進學生順應社會的變革。通過對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能夠促進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有效幫助學生提升數學的學習成績和數學學科素養,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成孟婷.淺談小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J].基礎教育論壇,2021(29):79-80.
[2]蘇陽.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方法芻議[C]//2021年“互聯網環境下的基礎教育改革與創新”研討會論文集.,2021:173-174.
[3]董文.探究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22):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