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經過筆者調查發現,大部分高職院校的內部設施不夠完善,這會影響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高職院校內包含很多專業,財務管理專業就是其中之一。財務管理專業與其他專業不同,學生在學習財務管理時,需要進行實踐,通過實踐來提升自身的財務管理能力。高職院校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時,要從學生的職業能力出發,明確課堂的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制定教學計劃,改變自身的教學方法。與此同時,學校要對教師進行培訓,強化學校內部的師資力量,以此來增強學生的職業能力。
關鍵詞:職業能力:高職院校:財務管理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現在,我國開始進入信息時代,信息技術得到多個企業的應用,高職院校也是一樣的,學生在學習財務管理時,教師除了教授學生財務管理方面的知識,還要讓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現在是信息時代,教師要讓學生學會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財務管理。高職院校主要是為社會培養技術方面的人才,以此來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要有較強的操作能力,這樣才能滿足企業對財務管理人才的要求。從目前情況來看,高職院校內的學生職業能力相對較弱,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高職院校的教師在教學時要增強學生的職業能力,豐富學生的專業知識,以此來滿足企業的需求。
一、財務管理專業建設期間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專業特色
經過筆者調查發現,大部分高職院校對財務管理專業并不重視,沒有制定培養目標,在課程設置方面,多以理論為主,缺乏實踐,教師所使用的教學方法比較落后,運用這種教學方法培養出的學生,無法滿足企業的需要,會對學生今后的就業產生影響。教師在進行財務管理教學時,沒有明確財務管理的重要性,不注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在上課時,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向,講述的內容也缺乏專業特色,這會降低學生的財務管理能力。
(二)教學內容不夠完善
高職院校的教師在進行財務管理教學時,會按照課本上內容進行教學。課本上的內容多以理論知識為主。教師沒有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講解,導致學生無法將課本上的內容與實際聯系在一起,對學生今后的實習、工作有消極影響。教師在講授財務管理知識時,教學方法缺乏特色,學生在學習時,無法提起興趣,會降低課堂教學效率。在進行財務管理教學時,教師沒有結合實際案例對學生進行教學,財務管理知識本身就比較枯燥,不容易理解,如果教師不結合實際案例,學生無法理解本節課的內容。在上課時,教師沒有與學生互動,也沒有活躍課堂氣氛,長期下去,會打消學生的的積極性,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無法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
(三)教師自身能力不足
高職院校內的教師缺乏實踐經驗,大部分教師空有一身理論知識,缺乏實踐操作能力,在畢業之后直接到學校任職,沒有從事過財務管理等相關工作,缺乏實踐經驗。教師并不了解企業的需求,也無法根據企業的需求對學生進行職業能力培養,正因如此,才會降低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能力。
二、高職財務管理專業建設途徑
(一)明確培養目標
高職院校內的財務管理專業,包含會計和金融,主要偏向于管理方面,因此高職院校在培養財務管理型人才時,主要培養學生的管理能力。在學生今后的工作當中,會涉及到決策、領導方面,為此,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決策以及組織管理能力。要想讓學生具備較強的決策、管理能力,教師要從學生的專業入手,傳授學生管理方面的技能,增強學生的職業能力。在教學時,教師要樹立一個教育目標,按照這個目標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師在傳授學生職業技能的同時,也要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學生空有理論或空有專業技能,都無法進行財務管理。此外,這是要提升學生財務核算的能力,還要讓學生具備籌劃能力,將學生培養成綜合型人才,以此來滿足企業對于人才的需求。
(二)課程體系
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需要學習很多內容,因為財務管理會涉及很多的知識,教師在講授財務管理知識時,可以適當的組織學生進行職業技能訓練。在訓練之前,教師要制定一套完善的訓練方案,按照相關流程進行訓練。除此之外,教師還要組織學生進行實踐訓練,在實踐過程中,檢查學生的的職業能力以及專業技能。在實踐期間,學生要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這樣才能應對實踐過程中出現的突發狀況。高校領導可以與企業協商,讓企業給學生提供一個實訓平臺,增加學生的實踐經驗,在實訓過程中,學生的職業能力會得到提升。教師可以適當的組織學生進行拓展訓練,在拓展訓練時,教師要結合企業以及市場的需求,對學生進行訓練。
(三)增強教師的教學能力
高職院校的領導要定期組織教師進行培訓,在聘用教師時,要查看教師是否具有相關證書,還要詢問教師是否具有實踐經驗。高職院校的領導,要定期組織教師到企業進行學習,與企業領導進行溝通,增加教師的職業經驗,教師有了豐富的職業經驗,才能更好的進行財務管理教學。
結束語
根據上文可知,高職院校的教師,在進行財務管理教學時,要制定教學目標,將學生培養成專業型人才。除此之外,教師要還要增強學生的職業能力,讓學生熟練的掌握信息技術。在上課時,教師要著重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還要豐富學生的理論基礎,讓學生將理論知識運用到財務管理當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財務管理教學的內容。教師要合理把控時間,結合本節課的教學情況,為學生拓展財務管理方面的知識,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教師要定期組織學生參加實踐活動,通過實踐活動,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以及相關技能,滿足企業對于人才的需求,為學生今后的就業,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賀旭紅.“雙高”背景下高職省一流特色專業群建設研究與實踐——以湖南財經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現代企業財務管理專業群為例[J].2019,41(08):126-127.
[2]李銳.基于高職教育內涵式發展視角的河南高職院校財務管理特色專業建設研究[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9(31):57-59.DOI:1
作者簡介:余夢婕(1989.06-)女,重慶涪陵人,漢族,碩士,助教,研究方向:財務管理、資本市場、財政與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