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瑩宇
摘要:隨著科學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逐漸的步入了互聯網時代,網絡信息技術也成為了人們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小學美術教育工作也要緊跟時代的步伐,將小學美術課堂與互聯網技術進行有效的結合,從而加強對學生美術素養的培養。尤其是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小學美術教育工作得到了更多的關注和重視,所以相關教育工作者要充分的利用互聯網技術和資源,不斷的優化和完善小學美術教學的模式,從而提升美術教學的質量。對此,文章分析了互聯網技術與小學美術有效融合的意義,同時也提出了互聯網時代下,小學美術教學模式的落實策略。
關鍵詞:互聯網;小學美術;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在小學階段開展美術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其可以使學生具備良好的審美能力。但是很多小學美術教師還保留著陳舊的教育觀念,采取傳統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只是單純的講解課本中的內容,導致學生對美術課程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而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有效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其不僅使教學方式得到了優化,同時也豐富了教學內容,對學生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小學美術課堂與互聯網技術結合的意義
1.1突破教學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通過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教師可以充分的發揮美術資源的價值,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生環境,同時還能加強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另一方面,學生可以在課后時間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從而有效的彌補其在課堂上的漏洞。此外,美術課程具有一定的實踐性,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展示圖片和視頻,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還能使其更加專注的投入到學習中,從而提升小學美術教學的質量。
1.2豐富教學手段
在傳統的美術教學工作中,教師只是關注學生的成績,從而嚴重的忽視了美術教學開展的初衷。這樣的教學模式無法提升學生的藝術能力,同時也不能加強學生的審美能力。而在美術課堂上融入互聯網技術,可以促進教師對教學模式的優化和創新,從而有效的提升小學美術課堂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積極的參與到學習活動中。與此同時,通過互聯網技術與美術課堂的結合,可以使相關的教學內容更加簡單易懂,從而提升小學美術課堂的教學效率。
《看誰涂得更好看》一課中 “游戲是兒童的天性”,美術活動與游戲有著內在的聯系,想象和自由創造是美術活動與游戲的共同特性。嘗試以繽紛的色彩組成靈動的畫面,也是兒童喜愛的游戲方式之一。畫筆和色彩對兒童有著強烈的吸引力,自幼兒時期,他們就喜歡在隨意的涂抹之中體味色彩對視覺的沖擊;體味創造的成就感;體味快樂:這種體味是審美的搖籃。在本課學習中使學生積極主動地認識色彩,注意統一糾正某些顏色的不規范名稱。在認識色彩的基礎上讓學生自由選擇畫筆,自由組織、涂色,以點、面、線、圈、刮等不同方法涂色,感受不同的畫筆、不同的方法所帶給畫面的不同視覺感受,也使學生體會到色彩的搭配與組織的變化帶來的不同效果,并且學習敢于大膽組織畫面,為今后的學習與創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2互聯網時代小學美術教育教學模式的實施策略
2.1通過網絡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傳統的教學工作中,教師通常會在課堂上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詳細的講解,然后布置相關的作業加強學生的練習,這樣的教學模式是相對枯燥的,學生會逐漸的失去對美術課程的興趣,從而無法培養其良好的美術素養。所以,為了有效的解決這個問題,相關教育工作者要在課堂上積極的應用網絡技術,通過這樣的方式給學生帶來全新的感受,從而使其沈浸在美術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優化美術教學的效果。尤其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豐富教學的方式和內容,從而加強其對美術教學的興趣,實現預期的教學效果。
2.2利用網絡技術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美術教學的最終目標就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美術的習慣,同時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網絡上的美術知識和相關的資源更加的全面,具有較強的吸引力。所以教師在課前可以引導學生上網查找有關的教學內容,這樣自主學習的過程可以加強其學習能力,使其意識到自己才是學習中的主人公。與此同時,學生可以感受到互聯網學生的便捷和樂趣,從而逐漸的認可這種學習方式。在網絡上學生可以通過自身的能力預習新的課程,同時還能了解到更多課外的知識,這樣不僅提升了學生對美術課程的興趣,同時也逐漸的養成了自主學習的習慣,從而成為學習生活中的主人。
2.3運用信息技術創設美術教學情境
通過對小學生的性格和心理特點的研究發現,在課堂上為其創設美術教學情景,可以有效的提升教學質量。尤其是在互聯網時代的背景下,各種先進的教學工具不斷的被研發出來。比如VR技術和全景影響技術等,這些技術的應用可以打破教學時間和空間的約束,同時也使小學美術課堂更加的豐富多彩。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教師可以開展參觀美術館的全景影響活動,從而使學生親臨其境的感受美術的魅力,從而使其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這樣不僅可以拓展學生的眼界,同時還能提升其對美術知識的興趣。
2.4建立網絡平臺,加強學生的綜合能力
為了實現各種美術資源的傳遞和共享,可以在互聯網技術的幫助下建立相關的網絡平臺,比如常見的微信公眾號等。所以,小學美術教師要對此進行充分的利用,將各種學習內容和布置的任務傳遞到平臺上,同時教師還可以將在網絡上收集的優質資源發送到平臺上,這樣學生就可以隨時隨地的學習,不斷的拓展自身的學習范圍。比如在美術教學工作中,有很多學習內容需要學生進行反復的實踐和練習。這時學生就可以將作品發送到班級群中,通過教師和其他同學的探討來找到自身的不足,從而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另一方面,網絡上還有諸多的藝術網站,學生可以在其中發掘自身所需的美術素材,同時還能對優秀的作品進行欣賞,這樣不僅可拓展學生的思維,同時也加強了其綜合能力。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互聯網時代的背景下,各種先進的網絡技術逐漸的應用到小學美術教育工作中,起到了促進小學美術教學發展的重要作用。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應用,逐漸的拓展了課堂教學的內容,改善了學生的學習氛圍。與此同時,還建立了完善的學習交流平臺,這樣就可以保證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從而有效的提升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曉麗.民間美術在小學美術教育中的作用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8(52):204-205.
[2]黃艷.信息技術帶動下的小學美術教學模式創新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9(05):13+33.
[3]李巖.微課助推小學美術教學效果的提升[J].文教資料,2019(06):100-101.